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新空間新立場 伊比利亞更名"蜂巢當代藝術中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2-26 16:03:22 | 文章來源: hiart.cn

蜂巢藝術中心的改造工程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之中,預計三月中旬完工

    從去年12月開始,伊比利亞藝術中心便進入了改造階段。就在新空間裝修工程即將結束之時,2月25日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通過官方微網志發佈了更名公告,藝術中心名稱正式改為“蜂巢當代藝術中心”。據了解,對於此次更名夏季風非常慎重,直到上週末才確定了“蜂巢”這一新名稱。

  2012年到2013年,蜂巢當代藝術中心發生了一系列的結構變動。從非營利機構轉型成為商業畫廊,從西班牙藝術基金會與國內藝術中心的雙軌制轉型成為單一結構,更名讓這系列事件有了最後的結果。館長夏季風的微網志名字也同步更名為“蜂巢藝術夏季風”,並在微網志中解釋了“蜂巢”的意義:“意喻人類聚集性生存方式及其思想繁雜性的存在狀況,與當下中國社會結構和當代藝術現狀尤為契合。”這一系列微網志迅速得到業界的反響,幾個小時內轉發達到129條,評論30余條。包括徐累、董文勝、付曉東、臧坤坤等諸多藝術家評論家都給予了祝福。

  夏季風在採訪中坦率的談及空間全面轉型的原因:一是基於國內非營利機制不成熟,讓藝術中心的發展步入了瓶頸;二是中國當代藝術發展三十年來,一直基於西方主導下的當代價值觀,處於邊緣地位。所以從幾年前夏季風就在思考作為一家中國本土當代藝術機構,如何找到正真屬於自己的藝術價值。

  據夏季風介紹蜂巢藝術中心將在2013年全年舉辦三十余個展覽,新空間開幕展將在4月開啟,是由朱朱策劃的“輕逸:一條線索與六張面孔”以及“長物志:申亮個展”與“賀勳個展”。“其中,朱朱策展的‘輕逸’群展,邀請了不同媒介的六位重要藝術家參加:白雙全、洪磊、梁紹基、劉野、徐累、楊福東。展覽規模三個展廳。”

  藝術中心年度展覽安排中可以清晰看到“蜂巢當代藝術中心”全新的價值觀與藝術立場。“輕逸”借用文學概念定位了藝術中心的美學品質。同步展開的全年計劃“長物志”項目,則借用明代文震亨《長物志》中對“物”的理解,由策展人戴卓群邀請包括申亮、盧徵遠、閆冰在內的八位年輕藝術家用個展的形式提供當下的回應。年度計劃中還會側重於“新水墨”的推廣,推出一個重要的“當代水墨展”。夏季風認為:“水墨作為中國本土的藝術形式理應得到尊重和發揚,新水墨應該區別於傳統水墨與實驗水墨,而是基於水墨自身語言發展的新的形式,例如徐累、郝量、武藝、劉慶和都在這方面做出了自己的成果。” 除了自己空間內的三十多個展覽,空間還會為徐累安排今日美術館的個展和李青在上海的個展。

  這些大手筆投入耗費金額估計超過千萬,夏季風坦言:“我們在做這些展覽計劃的時候會有一個週密的財務預算,會謹慎的評估這些投資。”夏季風告訴我們投資信心一方面源於藝術中心簽下了包括劉野、尹朝陽、李青、屠洪濤、賈藹力、徐累、郝量、肖旭、金石在內的20余位優秀藝術家,這些優勢資源能直接轉換成優勢資本;另一方面在市場疲軟期內多做活動反而能獲得事半功倍的宣傳效果。“加上本身我們也做收藏,也有一定的消化能力”,夏季風對於新機構的運營很有底氣的説。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