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美術館的中國之路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4-08 09:20:18 | 文章來源: 藝術銀行

中國美術館

  

美術館作為現代藝術發展所必需的藝術機構,在中國的發展也經歷了自清末、民國、建國初期、改革開放之後一系列政治體制、社會形態的變遷,從而發展出一段曲折的中國美術館史。從1910年中國清政府在其舉辦的南洋勸業會上,為展出中國書畫與刺繡等作品而開闢的美術館,至今已逾百年。而與國際接軌,打造職能完備的美術館,依舊任重而道遠。

目前國際上已經基本達成共識,美術館作為“藝術類博物館”應具備展覽、收藏、交流、研究、教育等五類主要功能,而在國內卻在近些年才擺脫美術館作為展覽館的固有觀念,並且至今仍在模式上不斷摸索。

建國後,中國的美術館建設,首先是以單一的展覽功能為出發點的,並作為宣傳機器配合1942年的“講話”精神而建立,從建立之初,其功能定位就被行政體制嚴格區分于博物館。比如,1956年上海美術館建館,很快即被更名為“上海美術展覽館”,在近30年的時間裏也“只辦展覽沒有典藏”。1958年,為了向建國10週年獻禮,籌劃建立中國美術館,當時的名稱是“中央美術展覽館”。

儘管以展覽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職能,但彼時數量有限的美術館對中國藝術的發展仍起到十分關鍵的推動作用,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在服務於政策宣傳的指派展覽之外,各美術館在展覽形式和內容上的探索是值得肯定的。作為中國現當代藝術之肇始的“85新潮”,許多關鍵節點也都發生於美術館中。比如,黃永砯與“廈門達達”在福建美術館裏的活動,以及後來作為“85新潮美術”的總結的“中國現代藝術大展”,中國美術館從此長時間遠離當代藝術發展核心地帶,卻因為這一次規模空前的展覽被寫入美術史。

2000年左右開始,整個政治風向對當代藝術實踐開始變得寬鬆,體制內的美術館開始著手推進一些與國際接軌的展覽形式。

上海美術館開風氣之先,在2000年引進“雙年展”的展覽模式,立足於中國,尤其是上海的文化與社會問題,通過當代藝術的方式來對問題進行討論。緊接著廣東美術館在2002年舉辦了“首屆廣州三年展:重新解讀——中國實驗藝術十年”,在中國文化藝術界以及國際上産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這兩個美術館在展覽策劃模式上做出的積極探索與嘗試,顯示了體制內美術館對於國際業態前沿動向的敏感和立足國內現狀的反應能力。接下來的十幾年間,上海雙年展與廣州三年展成為國內美術館標桿性展覽,是體制內的美術館作為“展覽”機構所作出的傑出成績。

2003年首次舉辦的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即“北京雙年展”,因過於受制于體制並缺乏上海和廣州兩地的國際視野與創新活力,並未與後兩者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直到2011年,中國美術館著手打造自己的拳頭産品,推出了“延展生命:國際新媒體藝術三年展”,打出“新媒體”的大牌,才令作為文化藝術中心的北京,有了實質性的美術館雙年/三年展。

除了展覽的策劃與組織能力外,美術館實力的主要衡量指標是館藏。中國的各級美術館由於“先天不足”,館藏相當有限。首先是館藏藝術品數量不夠,沒有系統性的收藏與整理;其次,館藏作品也多集中在中國本土藝術家作品,並沒有打通國際收藏的道路,對國外藝術品的收藏鳳毛麟角。目前,中國美術館收藏外國藝術作品不超過3000件,其中包括俄羅斯和東歐國家的作品、日本浮世繪、現代版畫,以及蒙古、印度等周邊國家的作品。而中國美術館收藏的4幅畢加索油畫,還是德國收藏家路德維希夫婦捐贈的。

另外,除北京畫院美術館、何香凝美術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等少部分美術館擁有固定藏品陳列外,其他美術館大都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固定陳列。收藏藝術品的主要途徑是捐贈和舉辦交流展,並沒有專項資金的支援。中國美術館收藏羅中立的油畫《父親》時,只是象徵性地支付了一筆稿費和工本費用,而如今,甚至一些國外知名美術館、畫廊、相關機構都以相當優厚的條件或價格,收藏中國藝術家的作品,國內美術館失去了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必須進行轉型,以充實自己的收藏。隨著藝術作為一個國家和城市的名片成為全球共識,國家行為對體制內美術館的支援與干涉越來越明顯。2011年2月,文化部和財政部聯合出臺了《關於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意見》中規定,在2011年年底之前國家級、省級美術館全部向公眾免費開放;在2012年年底之前各級美術館全部向公眾免費開放。

美術館免費之後,一個一直存在卻遲遲未得到解決的問題被提上日程,那就是經費問題。據了解,免費開放前的中國美術館與上海美術館屬於全國僅有的兩家享受財政差額撥款的美術館,一般補貼上一年度收入的1/3;免費開放後,這兩家美術館也成為全額撥款單位。財政部教科文司副司長王家新曾測算,2011年中央安排18億元保障美術館等免費開放。依靠政策傾斜、財政撥款,幾個主要的體制內美術館正積極擴張,並著力補充館藏。

由努維爾設計的卡達國際美術館

新的國家美術館的宏偉規劃已經啟動,讓·努維爾(Jean Nouvel)在建築界大腕雲集的競標名單中勝出,擊敗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和弗蘭克·蓋裏(Frank Gehry),接下繼奧運場館以來在中國最炙手可熱的建築工程——中國美術館新館,巨大的新館將位於奧運場館“鳥巢”旁。2012年10月1日,中華藝術宮與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共同開幕,上海藝術博物館系列終於完成了它的完整格局:“上海博物館展示古代藝術,中華藝術宮展示近現代藝術,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示當代藝術。”其轉型和拆分意味著整個上海公立美術館的一次大轉型。

民營美術館,從定性上説,迥異於體制內的美術館。民營美術館的興起,説明瞭民間資本的走向,是政府在文化建設上的重要補充。事實上,民營美術館因具有更大的自由性和文化眼光而被寄予厚望。

從1991年第一家民營美術館——炎黃藝術館開館,中國的民營美術館之路已走過20個年頭。至2012年全國註冊民營美術館大大小小已經發展到1000余家。

1998年可以稱為民營美術館元年,這一年成立的瀋陽東宇美術館、天津泰達美術館、成都上河美術館,三家由企業投資的民營美術館的成立標誌著中國民營美術館的起步,1999年成立的成都現代藝術館緊隨其後。這些美術館對新的藝術形式如錄影、裝置、行為表演的傳播、研究、收藏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1999年天津泰達美術館舉辦的“跨世紀彩虹:艷俗藝術展”和成都現代藝術館的“世紀之門”即是其中的代表性案例。除了對於藝術的推動,這四家民營美術館因為開放的視野和靈活的決策機制,給中國的美術館行業從硬體配置到學術研究、館藏建構、操作規範上都帶來了新鮮血液。

最近在上海開業的龍美術館

從2002年開始,新一輪的民營美術館熱襲來,從今日美術館、上海當代藝術館、證大現代藝術館等機構的興建,到部分民營美術館向非營利公益機構轉型,美術館熱潮漸漸顯露國際化視野,也開啟了對館長負責制、策展人機制等國外現代美術館管理運營模式的借鑒。近年來,外灘美術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民生現代美術館等機構的成立,掀起了更為猛烈的美術館建設熱潮,國外基金和金融機構的介入,與國外美術館等機構日益頻繁的交流,為私立美術館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隨著2012年末北京今日美術館館長更替,劉益謙王薇夫婦捐建的上海龍美術館,鄭好先生創建的昊美術館上海館、溫州館相繼開幕,民營美術館成為跨年話題,並有愈演愈烈之勢。

近期被民生收購的炎黃藝術館

儘管民營美術館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但這些美術館依舊要面對高昂的關稅、投資支援文化藝術事業的免稅政策缺失的現狀,查稅風波之後,風頭正勁的民生美術館也放慢了在北京擴張發展的腳步。另一方面,進入藝術品億元時代,繼續進行藏品購入成本和風險激增,美術館長遠發展所需要的資金投入,僅通過個人財力是很難達到的。我們看到,一批早期建立的民營美術館,都因投資方的經營問題關門大吉或嚴重萎縮,而仍處於發展期的幾家代表性民營美術館,也因收取場租舉辦學術價值不高的展覽而頗受詬病。首先要在經營模式上解決美術館的良性運轉,然後才能談及學術建設、館藏結構、公共教育等美術館功能的問題。以非營利性質吸收社會資金進行建設,幾乎是私立美術館的唯一選擇。

近年成都文軒集團新建的文軒美術館

在國際化視野下,如何充分利用體制內資源,形成並保持自己的學術特色、價值立場,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美術館是體制內美術館面臨的最大問題,而民營美術館則要在堅持民間立場的同時,尋求“民辦公助”的經營模式,從而推動民營美術館的良性發展。明確的學術定位,清晰的價值判斷,豐富的館藏體系,和基於以上要素的教育活動,將是美術館的中國之路仍要努力探索的方向。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