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畫廊在798藝術區的生存困惑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3-06 14:38:54 | 文章來源: 東方視覺

我在前幾年就有一個觀點,不把經營放在第一位的畫廊就不是好畫廊;不把好作品賣出好價格的也不是好畫廊——現在再補充一點,把不好的藝術作品賣出好價格,終會受到報應的。有兩種畫廊經營者為典型,一種是把自己當作圈子裏的人,因此在經營理念上一塌糊塗,展覽做得非常奪目,但是經營上完全處於空白一片。另一種把自己太當作生意人,結果這10年就遭遇兩次金融危機,而這次顯然波及面更大,誰是裸遊者,則已一清二楚。有一點大家一定身同感受,很多畫廊老闆不重視自己的“畫廊小姐”,把非常重要的銷售崗位工作拱手相讓,也就埋下明天收穫的苦果。而投資額度在100-300萬一年的中等畫廊,很難看到有5,6個銷售員在做真正的業務拓展與客服工作,更多的都是展務工作人員,其結果可知——實際上在一家創業公司而言,這筆初始的租金為數不了的,但是回報率。現在798最失敗的是,這麼多人每年過億銀子在這裡前仆後繼,卻沒有把“藝術是一樁好生意”大牌立起來,反而很多資金打了水漂。畫廊沒有獨家“功夫”,要在798生存下來,絕非易事。因此最後留下的畫廊都會慢慢的變得非常老實,都會把多餘的精力憋回去,只取一條商業最大化的路線,其結果798就造成了最原始的野蠻競爭,大家都在做相對穩定的市場需求産品線,前幾年符號化作品橫行為典型,結果就是市場面越做越小。

即便表面上看上去最有商業厚度的一些畫廊,藝術經營者面對798過於彈性的租金實在無法接受。理性者諸如當年的“過江龍”林松之翰墨畫廊,我猜退出798之前一定是發了狠心再也不願回來了——潛臺詞是此處不留爺爺自有去處。更有萬分精明的紅門老布朗從798撤退又躲回他的藝術財富之明代箭樓裏,可謂深韻中國古諺“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這些年太多畫廊在798幾乎還沒有留下自己的名號就已經倒下了,有時候想想,藝術界真是苦行僧,很多老闆好不容易苦了一筆錢,卻沒想到在798失了意,完全玩不轉。包括湖南美術出版社本來想做一個北京的前哨站點——“聖之空間”,但可能對很多人來説並不是什麼好夢吧,博弈了幾個展覽都聲勢而實際上撈不到什麼便宜。當然比人民美術出版社在當代藝術領域的“不作為”,前者還是最敢於吃當代藝術的“螃蟹者”。798歸結起來只有兩點:一是比誰的錢投入的多,二是比誰賺回來的錢最多,這才是最刺激的藝術與財富相碰撞的遊戲。有時候在夢中想想1張1萬的畫被炒到100萬,1000萬,前期真的小投入算什麼——這在夢中想想倒是可以,但是現實是,就懷有這樣的“賭徒”心態捆綁了一批又一批自我聰明、感覺良好的人。

身在798,便不是每個人都能割捨得下,説撤退就撤退——在這個行當裏混活,再苦都只能往自己肚子裏咽。台灣來的老牌操盤手索卡畫廊老闆蕭富元坦誠,去年“在北京是虧錢的”。和他一樣感受到行業巨大寒流的老闆在798抓起來一大堆。而連798畫廊“老戲骨”、榮升北京畫廊協會會長的程昕東都認為,“畫廊去年的業績幾乎是持平,持平只是堅持的一個態度,對畫廊的發展來説是不夠的”。3818庫原來的一批畫廊如今差不多只剩下張思永千年時間、藝凱旋兩家畫廊,其他都幾乎都跑得無影無蹤,現在又是新的機構組合。年前我和張思永開玩笑:現在物業管理方“逼走”了標誌性的人物諸如,黃銳、洪晃、徐勇,你和“3+3工坊”的女老闆滿開慧就是798的符號代表了。比如如果我是798的決策者,絕對會把類似跨界女活寶洪晃,這樣一個社會各種資源交匯象徵性人物留在798,而不是拱手相送給歌華集團那邊,這樣做可能更符合798文化創意發展的未來——廢舊的老工廠七星電子廠現在吞噬了這麼多人的“血”,當然恢復了精氣神,但是這種只強調眼前租金的利益,顯然極大了摧毀了畫廊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好比如,宋莊政府層面暫時是不可能讓符號性意義的栗憲庭離開宋莊。這裡開個玩笑,798畢竟是一個地盤不大的創意園區,而宋莊卻是一個土地資源儲備巨大的鄉鎮,考慮的問題格局當然不一樣。

從長遠上看,有四點798是可以解決畫廊機構們之惑的:

一是798藝術節有什麼好做的?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等於浪費掉資源。為什麼798不做一個春秋兩季的“畫廊節”,本身就是最好的藝術博覽會現場,還要讓這麼多畫廊機構到處分散精力去趕場?應該把國內外的各種資源聚合到798,這才是798所要塑造的商業環境,我想這是798讓畫廊生存得更好地解決之道。

二是,畫廊自身應該更多的做成社交空間,銷售放在第一位。畫廊自己不能迷失在798的虛假熱鬧景象中,找到自己的生存定為點和銷售渠道。尤其是畫廊要採用輕畫廊的強概念上來,將能夠“外包”出去的東西都應該“外包”出去,而重心要回到經營的渠道上來。其中把更大的畫廊概念建立在畫廊定位的藝術家工作室中,即能夠把藝術家工作室當作另一種畫廊空間,又相對於畫廊強大的“倉庫”,還可以更好的激活藝術家。

三是,畫廊要尋找匹配,符合自己需求的相應資源,需要把畫廊平臺快速的社會化,讓更多人來推動畫廊的成長。我的意見是要最大化的放大畫廊的行為。讓畫廊的資源建立更廣的平臺上,而不是投資一個巨大的展覽,結果只是自賣自誇。當畫廊定位好藝術家,就像出品方投資電影一樣,需要依託發行方,院線方、宣傳平臺等。

四是,每個畫廊都要找到或培養自己的經營代表性明星,這將是畫廊競爭力的核心所在。讓這些明星把藝術和社會資源整合起來,實現畫廊的生存空間。藝術機構不重視運營人才的吸納和培養,這是極為滯後的觀念。

當然,798是流行強者驕傲的地方。現在剩下的大都是有背景的主,比如李蘭芳經營的凱旋空間和藝凱旋,背後大靠山都是保利拍賣,意在敏銳的動態捕捉藝術市場變化的資訊所在;泰康空間更是富二代出身,是一個不缺錢的主,連雅昌老總萬捷在今年亞布力企業家論壇中都要感謝泰康的老闆陳東升,“我在一個很小的企業的時候,東升給了我第一單業務,同時給了我二十多年的支援。”除了陳老闆鍾愛藝術品的情結和姿態,更是大型金融巨鱷試水藝術品市場的必然標配,798站點更像藝術情報站。佩斯北京更是典型的富二代出身,不過綜觀他們的表現,也只是穩健有餘,談不上可圈可點,並沒有想像的給中國藝術界帶來不一樣的參照係。更多的是打張曉剛等這些表面上看屬於主導市場的“硬派人物”,當然軟不軟只有他們自己試了才真正知曉——對了,這波明星藝術家一做展覽,總讓我不禁想起施瓦辛格不做州長之後重操舊業的落幕感。當然這麼解讀最後被傷了曉剛哥哥的國內眾多擁蹩的心。佩斯北京沒能像尤倫斯那樣趕了中國當代市場的大早,因此也沒能撈到什麼便宜。

2012年總體經營優質級別的林大藝術中心,其核心秘方之一在於不斷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展覽品質,以及馬不停蹄的參加諸多展會,諸如“藝術北京、上海當代藝術博覽會、藝術登陸新加坡、台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和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換句話他們全程參與了亞洲藝術市場的爭奪,積澱和培養了一批穩定的藏家,因此贏得了一席生存之地。最值得注意的是,藝術界又收穫了一位冉冉升起的“經營之星”,在這位年輕女藝術經理人的帶領下該中心充滿與眾不同的活力和能量——推薦看看林大藝術中心藝術經理王一妃的視頻訪談,很多未來想做藝術經理的美女們可以好好當作教科書參考了。此外,需要表明態度的是,我個人情感上還是比較欣賞90後年輕策展人鄭俊龍推薦的類似魔金石這樣小型的空間,一點都不浪費資源,格調不俗,如果這樣的機構在798都無法生存下去,真是沒天理。當然,付曉東攜所攢的策展名氣做的空間站,也有不俗的反響。還有一句話需要提及的是,現在789的藝術機構大多數都有兩樣標配:咖啡館和衍生品中心,這也多少折射了798的環境現實,以及背後隱藏的商業格局重組的風雲變幻。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