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澎:策展切忌紙上談兵

時間:2013-02-27 16:23:47 | 來源:京華時報

資訊>展評>

呂澎

從1992年的廣州雙年展、2009年策劃威尼斯雙年展特別機構邀請展、“改造歷史”等。二十多年間,呂澎策劃過不同形式和性質的展覽,積累了不少經驗。呂澎認為,在今天的中國,做一個稱職的策展人不是僅僅限于“主題”或者“觀念”的設置,而應該注重程式的執行。 2009年6月,威尼斯給“馬可波羅的禮物”展覽中的呂澎、張曉剛、周春芽、王廣義(從左到右)。

春節大假剛剛過完,著名策展人、批評家呂澎又踏上了旅途。這次是去巴塞羅那和比利時,為今年“溪山清遠”的系列展聯繫場地,順路又去巴黎和蓬皮杜美術館以及凡爾賽宮談合作。呂澎在旅途中用微信的方式接受了記者採訪。他表示他的所有展覽幾乎都是為藝術史的寫作或推進而舉辦。書寫美術史需要內心有一個嚴肅的立場,書寫永遠是主觀的,但是嚴肅的立場能夠保證這個主觀是負責任的。

計劃與奧利瓦合作威尼斯大展

今年5月將在威尼斯舉行的“歷史之路”大型展覽,是由呂澎與第45屆“威尼斯雙年展”的首席策展人阿基萊•伯尼托•奧利瓦共同策劃。呂澎介紹,展覽將回顧並總結從1993年以來中國當代藝術家參加威尼斯雙年展這20年來的變化,實際上也是對中國當代藝術在全球背景下發展20年的一次回顧。據呂澎介紹,此次展覽將邀請20位藝術家參加,他們中間絕大多數參加過威尼斯雙年展,其中包括方力鈞、岳敏君、王廣義、劉煒、展望、隋建國等。

展覽的準備工作已超過一年了,呂澎最有信心的是,展覽為當代藝術的研究者提供了充分的歷史文獻,其中,他還讓中國美院的一個碩士畢業生寫了一本《歷史之路:威尼斯雙年展與中國當代藝術20年》。整個展覽對於呂澎而言,最大的難點是選擇的標準。過去做一個展覽,對空間、展覽方式、展覽細節、資訊傳遞等等,都沒有太大講究。可是,今天呂澎發現展覽現場必須對觀眾有真正的影響,簡單地將作品挂起來和放在地上的展覽方式不能重復。與此同時,呂澎也在成都當代美術館安排了一個分展場,通過特定的技術,呂澎希望讓成都與威尼斯的展場可以相互交流。

呂澎回憶,與奧利瓦的合作是在2012年4月在威尼斯商量時決定的。當呂澎問奧利瓦:“當年有中國批評家針對你當年把中國藝術家第一次帶到了威尼斯,寫了一篇文章叫作《奧利瓦不是中國美術的救星》,你如何看?”奧利瓦回答説:“當然不是,我只是一個熱愛藝術的義大利人。”

策展

切忌紙上談兵應注重執行

從1992年的廣州雙年展、2009年策劃威尼斯雙年展特別機構邀請展、“給馬可波羅的禮物”、“改造歷史”等。二十多年間,呂澎策劃過不同形式和性質的展覽,積累了不少經驗。對於成功策展人的標準,呂澎説,中國人有一個謙虛的習慣,不能夠自己説自己好,如果一定要回答,他給自己定義為一個有經驗的策展人。呂澎認為,知識總是從書本和經驗中來的。過去讀書多,現在幹活多,這樣可以將書本和實踐結合起來。呂澎説:“那些紙上談兵‘應該如何如何’的人,主要是沒有太多的實踐體會,所以很多都是空話。”

呂澎認為,在今天的中國,做一個稱職的策展人不是僅僅限于“主題”或者“觀念”的設置,而應該注重程式的執行。可是,如果僅僅只有一個所謂的好的“主題”或者“觀念”,卻沒有一個專業的程式執行,連及格的可能性都沒有。在呂澎看來,中國今天的策展人還沒有太多地去注意操作層面上的東西,愛玩弄概念,其實這是很落後的表現。

如何看待自己的展覽,呂澎説:“我認為我的‘溪山清遠’系列展、本屆威尼斯雙年展上的‘歷史之路’以及藝術家個展系列展有不同的定位,各有其長。但有一個共性:它們幾乎都是為藝術史的寫作或推進而舉辦的展覽。” 評論獨立性取決把握與守持

對於有人質疑稱現在的評論多數淪落為“紅包評論”了,呂澎認為這個問題的複雜性不在於批評家是否收錢,而在於批評家的寫作思想是否受到付款的影響。實際情況經常是,作為一個現實的人,批評家需要收入養活自己。但是作為一個批評家,他需要有嚴肅的學術態度和立場。如何處理好學術與金錢的關係,這個問題完全在於批評家本人的把握與守持,在於批評家的學術判斷和道德立場,尤其是在於批評家的智慧。至於收錢與收多少錢、紅包有多大,不是問題的關鍵。

從1989年的《歐洲現代繪畫美學》,1992年與易丹合寫的《中國現代藝術史:1979-1989》,2006年出版《20世紀中國藝術史》,以及2010年出版《中國當代藝術的歷史進程與市場化趨勢》。呂澎説,歷史寫作主要有兩件事,收集資料與判斷資料。這兩件事情説起來輕鬆,做起來複雜。收集多少?收集什麼?何時算收集完成?判斷立場?判斷的知識背景?判斷的語境條件?如何判斷?這些都是問題。但歸根結底,書寫美術史需要內心有一個嚴肅的立場,書寫永遠是主觀的,但是嚴肅的立場能夠保證這個主觀是負責任的。

生活

工作要緊張人生需輕鬆

北京、上海、巴黎、布魯塞爾、紐約、東京,呂澎的行蹤永遠讓人捉摸不透。年過五旬的呂澎永遠像是打了雞血一樣出現在眾多藝術活動上。無論是自己的展覽,還是參加別的研討會,呂澎從來就沒有感到累。呂澎自嘆:“我經常在路上,這決定了這樣的生活是變化無常的,因為‘路上’的事情是不能夠預測的。”

對於自己的作息安排,呂澎説他有時候會列一個時間表,可是,又必須不斷調整時間表。“約好的人改變了計劃,你自己就要改變計劃;説好的資金沒有按時到位,你就必須去尋找資金;頭一個星期出版社説稿子要下廠了,後一個星期出版社説稿子沒有被通過;約好的1號到巴黎,而比利時的事情被人為拖延如此等等。”“無敵金剛”呂澎也感嘆,這個時代就是一個沒有規律的時代,所以生活也就難以有規律。

在沒有規律的生活狀態下,呂澎依然保持著年輕人的活力,問起他如何保養,他笑言:“沒有保養哈!真的沒有,也老了!唯一的秘訣可能就是,具體工作要緊張,宏觀人生需輕鬆。”呂澎説他的人生觀其實也就八個字:無所畏懼、順其自然。

微信採訪工作狂

呂澎的工作特別忙,最近又飛去了巴塞羅那,為了不耽誤採訪進程,我只好選擇電郵採訪。採訪提綱發給呂老師後不到五個小時,我就收到了滿滿的回信,不禁感嘆呂老師驚人的效率。收到郵件的同時立即又收到呂老師的微信,説他馬上趕去機場準備飛巴黎,如有問題請及時微信聯繫。呂老師就是利用上午趕飛機前的幾個小時完成了我的採訪,我甚至開始懷疑呂老師需要睡覺嗎?

認識呂老師早在五年前,在成都的幾年包括來到北京工作,呂老師都時不時發短信關心我的現狀,問我有沒有困難需要幫忙。這位看起來嚴肅的學者,其實也是一位慈愛的父親。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