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的大有文化
逛展覽、聽講座、看好書……,隨著時代的變化,如今的人們更加崇尚“文化過年”。而申城的文化場館也精心準備了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詩情畫意過新年
正值除舊迎新,萬物開春之際,以詩詞迎新年不失為一種獨特的方式。“上圖講座”一如“城市教室”那樣,將“市民課堂”的春節課程設計得既春意濃濃,又經典雅致——大年初四至初六,連續推出三場公益講座“春節特別節目?詩意中國”。三位主講教授將引領市民品味中國古典詩詞裏的詩情畫意,在新春佳節裏感懷前人的激情與智慧,為新年長假的生活增添一份別樣的情懷。
除夕和元日,是標誌著舊年結束、新年開始的兩個緊密相連的節日。歲月輪轉之際,既有年節時刻豐富多彩的儀式、習俗,也最易觸動情思,引發喜憂怨樂的種種感受。2月13日下午2點,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系主任陳引馳博士將在上海圖書館正門四樓多功能廳首場開講“春風送暖入屠蘇——唐詩中的除歲迎新”。初五和初六的相同時段和地點,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駱玉明教授和華東師範大學彭國忠教授分別主講“春江花月夜——唐詩中的愛情”和“簫鼓燈影中的熱鬧和浪漫——宋代元宵詞”,聽眾們將從唐詩宋詞這一中國文學的寶庫中探看除歲迎新的生動圖景,去體會“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美好人生,去感受古人在元宵佳節裏的歡慶場景。
特色展覽免費看
手寫春聯、年畫、中國結、糖畫.,……,一些在當今春節逐漸消失的舊事物在上海市群眾藝術館集體亮相。“金蛇盈喜——第七屆海上年俗風情展”的主題是“各地習俗”。同時,還特地開設了團團圓圓照相館,供觀眾免費拍攝獨具上海味道的全家福。團團圓圓照相館由兩個部分組成,一部分以教室為主題,一部分則以上海家庭元素為主題。觀眾可以前往照相館免費拍攝獨具上海味道的全家福。
據悉,本屆年俗展風情展上呈現了中國南北不同地域人們過年的有趣習俗,以及傳統年節中使用的各種物件,這些展出的物件有很多從明清時代一直流傳至今。記者在現場看到,除了有景泰藍的十二生肖外,還有來自各地的年畫、皮影戲模具等。
上海圖書館則將在春節期間舉辦《金蛇狂舞——上海圖書館新春民俗展》、《烏茲別克油畫展》、《譯海拾珠——近現代上海翻譯文學文獻展》等活動。其中,《烏茲別克油畫展》將展出烏茲別克七位畫家的71幅油畫作品,題材涉及人物、山水、花鳥、建築、靜物,這些來自異域的不同畫風、不同表現手法的藝術精品,從一個側面展示了烏茲別克獨特的藝術和人文風貌以及質樸的民俗風情,也給節日裏的上海市民送來了一道別具風味的文化大餐。
蛇年新春活動多
根據慣例,每年年初一早晨開館,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都會親自迎接新年的第一批觀眾,這已經是上博連續10年來保留的傳統項目了,並且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無論是老上海人和新上海人,根據我們的經驗,他們都非常喜歡上海博物館,認為這是傳承歷史文脈,留守精神家園的最嚮往的窗口之一。所以我們覺得辦這個活動很有意義。”陳燮君説,“一年之計在於春,希望在春節的第一天,就能夠以全新的求知慾望和對中國文化的全新認同開始。而且對很多孩子來説,大年初一是學習的最好起點。”
對於孩子們來説,在上海博物館中還可以進行一次“寒假之旅”。上海博物館提供了印刻生肖、軟陶制玉、趣味墨拓、喜慶賀卡等活動。讓孩子們在手工勞動中,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在2月8日以及2月12日至15日的下午1點30分,還將在上海博物館觀眾活動中心免費播出《考古中國》的紀錄片。
上海圖書館則將在2月13日和14日舉行家庭讀書樂活動、2月23日至24日舉行《元宵節猜燈謎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