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魏女士提供的創作原稿
兩個卡通磁性貼是魏女士從長安大戲院買回來的
自己原創的卡通形象卻被他人做成了小玩意售賣,翰墨青衣戲曲動漫工作室的魏女士昨日微網志直指工藝美術家趙永岐侵權,但趙先生稱自己僅是銷售商。記者調查發現,在售卡通玩偶和魏女士原創的卡通形象相似度很高,且背面標注的專利號或為盜用。魏女士稱,不排除使用法律手段維權。
意外發現作品被盜用
“為何工藝美術大師要竊取我們幾個青年人僅有的一點成果為自己謀利?”昨日,翰墨青衣戲曲動漫工作室創始人之一的魏女士在微網志聲討被侵權行為。
翰墨青衣戲曲動漫工作室由一群80後組成,將傳統戲曲元素與數字藝術相結合,利用中國京劇藝術網等受眾平臺宣傳京劇,還致力於設計研發中國原創戲曲動漫衍生品。為尋創作靈感,1月13日,魏女士等人去長安大戲院看川劇,在大廳櫃檯前看見幾個卡通形象非常眼熟,“拿起來一看,這不就是我們創作的人物形象嗎,怎麼被別人做成了小玩意在賣?”
因為大廳禁止拍照,魏女士只好花180元買下兩個卡通玩意,另有一個價值較高的“貴妃醉酒”形象因零錢不夠沒買。
為了證明是原創,魏女士給記者提供了創作草圖和成圖。記者注意到,雖然魏女士的作品是圖,買回來的小玩意是卡通磁性貼,但兩者造型、神態等基本類似。
稱自己僅是銷售商
魏女士稱,回家後她上網一查,發現這兩個小玩意均是出自“京藝齋”,而京藝齋的所有者卻是一位名叫趙永岐的工藝美術大師,“我很不明白,為何‘大師’要偷別人的作品?我們搭上青春去畫京劇,‘大師’用‘右鍵另存為’就賣錢了。”
昨天,記者見到了魏女士買回來的這兩個“Q版京劇人物磁性貼”,分別是京劇《奇雙會》人物形象李桂芝和趙寵。在卡通形象背後,張貼著一個“京藝齋”的標識。記者查詢發現,趙永岐先生的介紹是臉譜研究、繪畫家,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北京、河北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北京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鄉土協會會員等。
記者聯繫到趙永岐,他承認“京藝齋”的確是自己名下的,但僅是一個銷售商,並不生産任何産品。“這些Q版京劇人物磁性貼都是從上海一家名為申浩工藝品公司進的貨,對於侵權一事無從談起。”趙永岐説,長安大戲院櫃檯所賣小玩意是經銷商從自己那兒批發的。
原創或使用法律維權
記者在這兩個“Q版京劇人物磁性貼”背面發現,並無生産單位等任何資訊,最下方卻有一個專利號:201130483070.4,記者通過“專利資訊服務平臺”查詢發現,該專利號的確存在,但申請人名為“李小園”,地址是江西贛州,另外在該專利號授權保護下的18個套件視圖中,並無李桂芝和趙寵的卡通形象。“由此證明,該專利號很可能是被人隨便拿來忽悠消費者的。”魏女士質疑道。
記者試圖聯繫上海那家公司,但電話一直未通。趙永岐表示,“如果廠家願意接受你採訪,我會給你電話。如果不願意,那我也沒轍。”截至記者發稿時,趙先生未給記者發來廠家負責人電話。
但他表示,事後自己對比了一下,“發現兩個卡通形象雖然外形類似,但顏色上還是有差別的,應該説只有50%相似。”但魏女士則堅持屬於侵權,她表示,不排除使用法律手段來維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