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中國研製首個“文物出土現場保護移動實驗室”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24 09:41:34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考古現場出土的文物種類和材質繁多,有壁畫、陶瓷器、紡織品、玉石器、金屬、玻璃、植物纖維、生物體等,為了滿足考古現場開展文物保護工作的實際需要,又要兼顧測定儀器的便攜性、可移動性及其穩定性,在有限的空間內形成考古現場出土文物埋藏土壤和分析檢測的系統,達到查明文物出土現狀的材質和病害基本資訊的目標,項目組對考古現場的檢測需求進行了進一步的細化和分類,在劃分兩個部分的基礎上,選出了為研究和監測這些指標所必須的儀器和設備。建立了分析體系框架,完成了X射線熒光光譜儀、拉曼光譜儀和離子色譜以及近紅外光譜在文物保護和現場檢測應用的分析報告,並結合莫高窟遺址對各種儀器可獲得的資訊進行了試驗,試驗初步證明,以文物出土現場移動實驗室所具備的基本條件,如實驗室空間,實驗室必要的水、電、氣供給以及通風設備等,能夠對各種文物進行相應的檢測,在第一時間,了解文物出土時的物質結構、元素成分、光譜特徵等,建立珍貴文物的出土時的科學檔案,為文物的妥善處理和下一步的保護提供重要的試驗數據。此外,車載各種對文物賦存環境的快速監測儀器,能夠準確獲知文物出土時埋藏土壤的含水量、含鹽量以及酸鹼度等重要參數,為實現考古現場保護的科學化奠定了基礎。同時,通過研究比較國內外各種同類儀器的性能測試指標,並對各類儀器的使用方法和各種指標測試分析手段進行了試驗,制定了各種儀器的操作手冊和各項指標的操作方法,建立了基於無損和快速兩個特點的文物出土現場檢測體系,在山東壽光考古現場的應用證明,在遺跡辨識、文物出土情況分析等方面對大多數考古現場提供有效幫助。山東考古現場對古代制鹽工藝各種遺跡現象的檢測數據表明,所取得的分析數據為考古學家解釋和説明古代的制鹽工具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充分體現了文物出土現場移動實驗室的作用,預示著文物出土現場移動實驗室必將為未來的考古工作提供重要幫助。

運載平臺選型、空間設計以及裝配製造—— 本研究完成主要研究工作為結合我國各種道路狀況和移動實驗室的空間需要選擇了適合的搭載底盤,並根據野外工作條件和移動實驗室個單元功能進行室內空間功能劃分,各功能區細節設計,加工材質選擇,固定設備設計加工和安裝,實驗室水路、氣路、電路的設計和安裝,車內工作站的安裝,實驗室內照明系統、空調系統、暖風系統、網路系統的設計和安裝,實驗室特殊通風櫃和文物充氮保存櫃的設計、製作和安裝,實驗室儲物空間的合理設計和製作安裝,實驗室整體VI設計、車模和動畫演示製作等。本單元由清華大學、敦煌研究院、上海博物館、浙江大學、上海格瀾實驗室設備有限公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通力合作完成,最後由鎮江捷城車載無線電廠製作出我國第一台文物出土現場移動實驗室。

新的成果 服務於考古現場

本項目針對我國文物出土現場調查、探測技術缺乏、裝備落後、現場應急保護基礎薄弱的現狀,緊密結合我國目前考古現場的突出技術和裝備需求,遵循將文物保護科學實驗室前移現場並服務於考古發掘和現場保護的理念,開展文物出土現場資訊採集、智慧探測、環境監控、快速分析、應急保護等項目技術研究和裝備研發,制定了系列的文物出土現場保護規範與技術標準,系統整合我國首臺功能全面、技術先進、設備齊全、機動靈活的文物出土現場保護移動實驗室,形成了考古發掘現場調查、探測、保護等系列技術和裝備支撐平臺。

(1)結合考古現場的實際需求,提出了科學試驗室前移現場並服務於考古發掘、資訊提取和應急保護的理念,通過設備整合、裝備研製、軟體開發和標準研製,打造出我國首個考古發掘現場具有綜合功能的技術支撐平臺。

(2)以GIS為核心,整合現代測繪和數字化記錄技術,首次實現了遺跡、遺址、發掘現場的圖像採集、數據測量、數據處理、三維建模與數據傳輸的多手段並用、相互補充的系統整合和軟體開發。

(3)整合現代智慧控制、感測器和數據傳輸技術,研製出我國首臺考古發掘現場智慧預探測系統。考古發掘現場智慧預探測系統,採用視頻探頭、感測器和控制單元小型化、模組化分體組裝式設計,滿足了探測系統沿發掘探孔進入的實際需求。解決了不産生擾動情況下,探測系統進入墓葬探測空間的進入方式之難點。

(4)陜西三座古代墓葬的實地探測,考古發掘現場智慧預探測系統首次實現了發掘前對墓葬內部結構視頻、溫度、濕度、氧氣、二氧化碳、硫化氫、甲烷氣體數據的採集和傳輸。使科學考古發掘預案制定、通過對古代墓葬環境規律的探測研究館藏文物保存最佳環境成為可能。

(5)依據考古發掘現場遺跡遺物的種類和特點,總結提煉現有技術,研製缺環技術,首次研發、整合現場應急保護系列工具包和使用手冊。現場應急保護系列工具包,具有配套齊全、應用靈活、針對性強、專業性高、便於攜帶等特點,充分滿足現場應急保護需求,不僅能夠提高現場保護工作效率,同時能夠保證現場文物的完整提取和科學保護。

(6)研發出文物出土現場溫濕度監測和無線數據傳輸系統。該系統依據考古發掘現場的特點,具有組合靈活、便於布點、數據準確、傳輸穩定、工作範圍環境臨界區間較寬的特點。

(7)通過文物出土現場應用需求和國內外小型便攜儀器設備的調研,篩選出一套適合考古發掘現場環境檢測、材質分析、功能配套、便於攜帶的組合式分析監測系統。實現了對現場出土文物在第一時間的檢測分析和文物出土環境數據採集記錄。

(8)整合現場保護、智慧控制、感測器、現代分析、電腦、通訊、傳輸、數據處理和空間技術等多學科技術和裝備,完成了文物出土現場保護移動試驗室的外觀設計、功能劃分、空間佈局、設備搭載和車輛選型,首次實現了國際上第一個具有綜合功能的文物出土現場保護移動試驗室的系統整合和研發。文物出土現場移動實驗室已被列入國家特種新型車輛。

   上一頁   1   2   3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