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中國研製首個“文物出土現場保護移動實驗室”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24 09:41:34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2012年6月 一輛加長的白色廂式貨車靜靜地停在陜西省高陵縣院張村外的荒野上,車身上的黑色大字格外醒目——文物出土現場保護移動實驗室。車旁十幾米外藍色擋板圍起來的,是剛發現不久正在發掘中的明代家族墓葬。不時有研究人員從車上下來,帶著各種儀器設備進入發掘現場。而車內,幾位年輕的研究人員正在進行監測、分析工作。

這便是被稱為“文物保護航母”的我國首個用於文物保護的“移動實驗室”。

從2009年起,這輛在“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支援下研發、我國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移動實驗室”多次出現在山西、陜西、山東、湖北等地的考古發掘現場,在“實驗室前移至考古現場”的理念下,為考古工作提供系統的技術支援,並在第一時間對出土文物進行應急處理和保護。

考古現場亟待“技術支援”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步伐加快,配合南水北調、西氣東輸、鐵路公路等國家重大基礎建設的考古發掘任務急劇增加,每年達1000多項。這對考古發掘速度和科學性提出了巨大挑戰。現場考古發掘各環節技術支撐不足、出土文物保護方法單一、資訊提取量低等問題,致使許多出土文物、特別是脆弱質文物在第一時間得不到科學有效的保護。

上世紀50年代,定陵墓室打開的一剎那,五彩斑斕的絲織品瞬間失色。這個慘重的教訓,成為我國從此不再允許發掘帝王陵寢的重要原因。而上世紀70年代發掘聞名於世的長沙馬王堆漢墓時,數量巨大、種類眾多的紡織品和竹簡帛書,也由於缺乏有效的現場保護技術,出土時光亮新鮮,出土後迅速氧化變色、變質、變形,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巨大損失。

“實驗室前移至考古現場”的想法便在這種狀況下應運而生。文物出土現場保護移動實驗室課題負責人蘇伯民介紹,“移動實驗室”將有綜合效能的快速、專業化技術裝備和專業人員派向現場,不僅為制定考古發掘預案、考古現場資訊的全方位記錄提供技術設備保障,更重要的是使出土文物在第一時間能得到及時有效的保護。

一場跨學科、跨領域、跨行業、跨部門的聯合技術攻關由此展開。該“移動實驗室”研發課題于2006年10月立項,由敦煌研究院、國家博物館、中國社科院、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和陜西考古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科研人員共46人組成課題組共同研發。

創造數個考古領域第一

2008年7月,陜西西安龐留唐代墓葬發掘現場,炎炎烈日下,研究人員們緊盯著一塊螢幕,上面顯示溫度、濕度、各種氣體濃度的數據不斷變化,而傳回這些數據的正是研製中的“移動實驗室”搭載的考古機器人,它正在未打開的古墓內部進行預先探測。

考古機器人直徑10釐米,高39釐米,可根據需要像“變形金剛”一樣組裝成直筒式和履帶式。“內部溫度為17.5攝氏度、相對濕度82.3%。”當最終的數據傳回,研究人員難掩激動心情,這是我國有史以來,首次探明封閉墓葬文物埋藏環境的溫濕度參數。機器人攜帶的攝像頭還發現了墓葬記憶體在壁畫等珍貴文物。這樣的智慧化預先探測在我國之前的考古工作中從未有過。國家文物局科技保護專家組組長王丹華説:“這不僅有利於考古人員的人身安全,而且對於重要文物出土後保存條件的研究,也將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機器人預先探測是“移動實驗室”的一大“亮點”。但“移動實驗室”創造的考古領域的第一,還遠不止於此。

“移動實驗室”整合了一大批可用於考古和出土文物保護的新技術。針對文物出土現場的重大技術需求,項目組聯合考古、文物保護與修復、智慧技術、圖形圖像、設計、設備製造整合等數十家科研單位,引入多學科相關高端技術並進行二次開發和聯合攻關,研發了針對文物考古工地的三維資訊採集與重建系統、考古輔助快速製圖系統、飛行控制航拍、智慧化預探測系統、考古現場無線環境監測系統以及出土文物應急處置系統技術及裝備,建立了考古現場埋藏環境和出土文物現場分析方法。

最終出現在我們眼前的“移動實驗室”是一輛11米長、2米多寬、1.83米高的白色長方形艙體。採用了先進的移動艙體製作技術,具有隔熱、保溫、防水、室外照明等功能,與承載運輸的卡車底板結合緊密,形成一體,能夠滿足野外環境下實驗室工作的要求。蘇伯民説:“‘移動實驗室’有4項基本功能:發掘前的預探測;通過測繪等手段對遺址空間資訊的記錄;第一時間對各種材質的出土文物進行分析保護;監測文物埋藏環境,為後續保護提供依據。”

實驗室內則另有乾坤。這是一個現代化的文物保護實驗室,廂體內分為兩個區域,前半部分是圖像觀測與數據採集、處理設備,後半部分是出土文物現場保護技術設備。車內幾位研究人員正在不同區域對剛剛從墓葬中採集的樣品進行分析。攜帶型X熒光、拉曼光譜、近紅外光譜儀、X探傷、攜帶型顯微鏡、真空充氮保存櫃等設備一應俱全。人性化的精巧設計為各項實驗工作預留了適合的操作空間,讓功能繁多的不同區域看上去井井有條。“在車上工作還是挺舒服的,並沒有空間跼踀的感覺。”一位研究人員説。

參與項目驗收的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説:“這項研究為最大限度地獲取資訊和及時保護出土文物提供了技術可能,將大大提高我國考古探測和出土文物現場保護能力。”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