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藏家稱捐贈文物難 博物館:文化傳承捐贈人太少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06 14:22:49 | 文章來源: 廣州日報

廣州藝博院院長陳偉安:

吸引私人捐贈

要打“感情牌”

從廣州藝術博物院的前身──廣州美術館1957年建館至今,接受的私人捐贈數量多達1.3萬餘件,佔到所有藏品的一半,其中有許多是國寶級的藏品。

第一個捐贈高峰期是1956年至“文革”前。香港大收藏家楊銓捐贈了796件書畫作品,其中包括一批明清書畫精品,如廣東明代畫家張穆的《七十龍媒圖》;第二個高峰期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容庚先生分四次捐獻了1088件書畫藏品。而我們的鎮院之寶──北宋文同的《墨竹圖》,也是這個時期由廣州收藏家莫元瓚向我們捐贈的;第三個高峰期是上世紀90年代後期。當時,在籌建廣州藝術博物院的過程中,我們形成了一個思路,要建立以個人命名的專館。隨後,我們建立了賴少其、趙少昂、黎雄才、關山月、楊善深、廖冰兄、楊之光、歐初、趙泰來9個專館。他們每個人最少都給我們捐了一百多幅作品,多的有一千多件。

從總體數量上看,前兩個高峰期,我們一共接受私人捐贈三千多件,第三個高峰期,有八千多件。而從2002年至今的10年時間裏,是一千多件。

捐贈為什麼變少了?因為時代背景發生了變化。有境界、有實力的收藏家變少了,遺留在社會上的文物也沒那多了。文物值錢了,很多藏家開始更多地衡量自己的得失。我們接到不少想要捐贈的電話,但裏面真是良莠不齊。有一些人名義上是捐贈,但實際上是想靠著藏品忽悠一點名或利。另外還有一些流傳無序,不是從正規渠道得來的私人藏品,即便能夠鑒定為真,在很多法律問題無法理清的前提下,我們也輕易不碰。我們還是更傾向於接受背景良好,藏品在行內具有口碑的收藏家的藏品。

對於私人捐贈,我們會有審核流程。當然,我們不會上來就提“鑒定”。儘管組織院內外的專家來鑒定是一個必備環節,但這件事我們會做得非常婉轉和慎重,避免傷害藏家的感情。

雖然是捐贈,但政府除了進行表彰還是會給予收藏家一定的物質獎勵。當年楊銓獲贈了一套在華僑新村的別墅,莫元瓚獲得一萬元獎勵,而在我們這兒設專館的藝術家、收藏家,每人獲贈了一套房子,當時的市場價格大概四五十萬。這些物質回報和他們給予的藏品相比是微不足道的。目前,我們會按照文博界的“行規”,給予私人捐贈以藏品市值30%以下的物質獎勵。事實上,真正想捐真東西、好東西的藏家,並不看重物質回報。我們今年就碰到一位姓馬的市民,他要給我們捐一幅葉淺予的精品,品相非常好。但他一不要報酬,二不要宣傳,就是為了給自己的藏品找個好歸宿。

坦白講,目前我們每年的經費,應付徵集藝術品這件事是捉襟見肘的。近年來藝博院會通過做好一些個案,來打動藝術家本人或者他的學生、後代,以獲得無償捐贈。比如2007年我們做的楊善深個展,2009年的丁衍庸個展,2010年的陳大羽個展,都花費了很大的心力,出畫冊,出文集,組織專家開研討會。展覽之後,深受感動的藝術家親屬都贈送給我們許多作品,是完全不要回報的。

儘管我們非常努力地打“感情牌”,但在實踐中,和一些優秀藝術品失之交臂也在所難免。現在的藝術品,特別是古畫,都是天價。即便按照30%的市值給予獎勵,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鼓勵私人捐贈,單靠博物館一己之力是不夠的。我認為,應當按照國際的通行做法,建立一套關於藝術品捐贈的規章制度,一是為捐贈者制定稅收減免的政策,二是設立適當的獎勵基金,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個人捐贈這條對於博物館非常重要的徵集渠道,高效且長期地運作下去。

   上一頁   1   2   3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