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觀復博物館進駐深圳 要走自己的路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1-16 16:13:12 | 文章來源: 深圳商報

日前,著名文化學者、觀復博物館館長馬未都先生與招商地産簽約,觀復博物館及觀復寶庫進駐深圳蛇口海上世界,將為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再添一座博物館。為什麼要在深圳建博物館?馬未都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因為深圳年輕,所以要建博物館。

年輕的城市對文化需求更渴望

馬未都坦言,人們對於博物館的概念一般都是比較有底蘊的,較古老的城市才建博物館。因此人們認為深圳很年輕,對他在深圳建博物館不理解。他對此回應説,“現在全社會對文化的需求是非常強烈的,因為我們已經度過了溫飽階段。人對物質的一般性要求都是很容易滿足的,比如吃飽穿暖,但是對於文化的需求是無限大的,一個人不會擁有足夠的文化就不用學習了。其實全社會對於文化的需求都是同樣的,跟年老年輕沒有關係,換句話説年紀越輕的城市反而越是需要,當年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的建造就是因為這個城市太年輕了,並不是因為你的城市古老文化就隨之而來。”

馬未都表示,“其實我們也有很多很古老的城市,但這些城市由於文化過於厚重,覺得自己隨處都是文物,對於文化的關心反而不夠。現在深圳對於文化的關心卻比一些古城更高,因為深圳是一個更新興的城市,只有30多年的歷史,提出建博物館之城,很有遠見。”

之前沒法想像,之後不能復述

不斷有人問馬未都,深圳海上世界的觀復博物館會是一個什麼樣子?他對此的回答是:我的目標很簡單,“你在來之前沒法想像,你來了之後不能復述。”

他介紹説,“現在深圳海上世界的觀復博物館還在設計規劃當中,但大體的方向已經形成。主要的理念是跟設計有關,因為它在整體上是一個設計博物館。海上世界的另一家博物館——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阿爾博特博物館也是設計類博物館。我們會在博物館中大量地解釋每一件中國古代藝術品的設計原則。舉個簡單的例子,為什麼中國最早的壺沒有嘴?今天的壺都是‘大進小出’的,但是早期中國的壺沒有嘴,是什麼時候開始有嘴的?一開始的嘴都是很短的,後來變得越來越長,這都是跟當時的生活習慣有關的。如果這個習慣不出現,這種壺的樣式就不會改變。現在的壺有兩種,一種就是一個眼,還有一種是有兩個眼,這是因為喝茶習慣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我們會在博物館中把古人的設計理念講清楚,有的時候你非常熟悉的東西反而不是很清楚,我們會把古人的創造理念介紹給大家。”

觀復博物館要走自己的路

對於觀復博物館將來的運營模式,馬未都表示,“‘海上世界’我在年輕的時候就來過,現在我的頭髮都白了,可見歷史很長。我們是希望把博物館做成一個品牌,希望博物館能夠良性運轉。我們和其他博物館是不一樣的,我們是靠運營的,不是靠政府撥款,中國3000多家博物館,所有的都是靠政府撥款,而我們主要是靠品牌的力量。我們已經在北京、杭州、廈門和哈爾濱建了4個博物館,現在馬上又要在深圳和上海開辦,加起來是6個博物館,我們最低的目標應該是10個博物館,也有可能是20個,這就形成了一個非常強大的品牌力量。”他表示,“我們發現有這樣的觀眾,他們會把你的所有博物館都看一遍,所以我們每個博物館都是不一樣的,都有當地的特色。”

海上世界是觀復博物館與深圳招商局、招商地産合作的項目,馬未都告訴記者,這個項目已經談了兩年,經過了無數的溝通。“我們一直在講文化創意産業,一直在講文化是生産力、是創造力,怎樣使文化變成一個産業,我們希望以行動回答這個問題。”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