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廣東九成私立博物館為黑戶 馬未都模式難複製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1-16 08:51:26 | 文章來源: 南方網

廣東九成私立博物館沒註冊普遍入不敷出

政府對設立博物館審批過於嚴格,私立博物館普遍經營困難,入不敷出

算上剛剛成立的僑鑫博物館,據不完全統計, 廣東目前現有的私人投資博物館已經達到了200 余家,但由於缺少政府支援,九成的“私博”無法在民政部門登記註冊,更面臨著很多法律的限制、現實的約束,多半經營困難。誰來保護私人博物館?近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廣東省收藏家協會主席陳少湘提交了一份“關於扶持我省私立博物館發展”的參事建議,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關注和高度重視。

九成私立博物館身份尷尬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廣東部分先富起來的文化收藏人士,給廣東聚集了一大批珍貴藏品。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廣東省的藝術品收藏投資者人數已經達到了五十多萬人。他們當中一部分人,將耗費幾十載光陰收集到的藏品,建成了私立博物館供公眾參觀,如汕頭海留閣博物館、潮州華夏文化博物館、珠海聖榮博物館、順德潘源藝術館、中山明清建築家居木雕藝術館、廣州珍寶堂藝術館、廣州東方博物館等,都已成為當地的文化符號。

陳少湘説:“與政府主辦的公立博物館相比,私立博物館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私立博物館的藏品大多具有濃厚的地域性,對於保護某個地域的傳統文化意義重大。

不僅如此,私立博物館又大多呈現專題性的特徵,彌補綜合性公立博物館的不足。”

陳少湘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廣東目前現有的私人投資博物館已經達到了200 余家,但只有10%左右的博物館能在民政部門登記註冊,九成的私立博物館由於無法達到國家有關設立非國有博物館的規定,一直處於無證運作的邊緣狀態。”

“事實上,政府對於設立私立博物館的審批要求過於嚴格, 單是面積就要求必須達到4000 多平方米,但其實很多主題博物館,如手錶,有兩三百平方米的面積其實就夠了。”

因此在參事建議中,陳少湘建議放寬設立私立博物館的準入制度,制定出臺《廣東省私立博物館管理條例》,立例明確私立博物館與公立博物館均擁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和待遇。

後期營運是個無底洞

不能在民政部門登記註冊成為“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最直接影響,就是這些私立博物館不能收取門票,不能進行文化交流 。

“雖然能夠建起博物館的人,誰都不想靠這來賺錢, 也不會在乎這30 元、50 元一張的門票,但門票收入至少能夠給予博物館日常運作一定的補貼。目前廣東的私立博物館普遍經營困難,入不敷出。”

在亞運城亞運文化村內的廣州東方博物館,建築面積8000 多平方米,面積比廣州博物館還大,是廣州地區數一數二的私立博物館,單憑藏家自己的力量做成了一個綜合性的博物館,甚至被列為亞運工程的配套設施。但館長周勇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前期大量的資金已經投下去,但後期的運營很困難。”

他算了一筆賬:“博物館一年光是電費就100 多萬元, 雇了30 人, 一年就要200萬元,雖然門票收50 元/張,但博物館一年打開門就要400 萬元維持運作, 門票收入只是杯水車薪。廣東省博物館有三萬多平方米,人員配置就有500 多人,如果按照這個比例,我們需要近150 人,但我們只請得起30 人。這麼大型的博物館,沒有政府的支援完全沒辦法做下去。”

陳少湘也告訴記者:“目前建立一個私立博物館,小的資金投入兩三百萬元,一年的運營費用就要30 萬元左右。大的資金投入至少五六千萬元,而後期的運營資金更是一個無底洞。如果算上更新藏品的費用,再多的錢都不夠。”

馬未都模式能否複製?

1997 年,北京琉璃廠西街一座面積僅為400 平米的門面誕生了新中國第一傢俬立博物館觀復博物館,它的主人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馬未都,憑藉馬未都的個人魅力, 觀復博物館提供了一個私立博物館的生存樣本。

和所有私立博物館一樣,“觀復” 也被資金困擾。微薄的門票收入與高昂的運營費用相比,顯得微不足道,館址因此從繁華的市中心搬到了郊外。除了門票,“觀復”的收入另有提供收藏知識及鑒定證明的報酬、場地出租及衍生品出售,它們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馬未都的個人名氣。

為了擺脫個人能力的局限,馬未都決定依靠社會力量。“觀復”于2004 年開始理事會制改革,2007 年正式實行理事會制。這樣,來自董事會幾位企業家的撥款、理事們的不定期贊助、博物館會員的會費,使運營資金得到了有效保證。2008 年,“觀復”第一次實現盈虧平衡, 成為全國數千家公私博物館中的特例。2010 年6 月,馬未都又創建了“觀復文化基金會”,他把名下的文物全部捐獻出來, 基金會接受了首批社會捐款1000 余萬元。

陳少湘表示:“這種模式有爭議。在目前文物保護法的制度下,基金會的運作模式並不一定能夠行得通,可能一不小心就會觸犯法律法規,只能夠打打擦邊球。”而周勇也表示:“‘觀復’ 模式在廣東難推廣,我們正在探索一種新的商業模式,至少能讓博物館能夠運營下去。”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