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香港公共藝術搶佔地盤 藝術巴士開進社區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0-16 10:22:41 | 文章來源: 南方都市報


避免消費文化的污染,分享純凈與快樂的藝術

在陳鴻輝演奏過程中,他所面對的不僅是環坐在臺階上的觀眾,還有,奔跑在廣場上游戲的小孩、剛從超市買菜回來的街坊、在星巴克捧著咖啡發呆的學生與白領,還有,停在馬路邊的一輛巴士———這是此次活動的首輛藝術巴士,出自本地著名漫畫家大泥手筆的“綠色城市”藝術巴士。大泥也是“藝術巴士︰走入社群!2012”大會的藝術總監。

在廣場上奔跑的小孩明顯對這巴士更感興趣。“為什麼雲朵上會有風車?”“為什麼小朋友要在雲朵上划船?”“為什麼小企鵝會站在大鯨魚身上”“為什麼燈泡裏會有愛心”……一個3歲左右的小女孩正纏著媽媽講這巴士上“怪誕”的故事。有幾個十幾歲的小孩擠在車門前探著頭想窺視裏面究竟還有什麼洞天。而在同比例縮小的巴士模型面前,一個剛剛學會走的寶寶更是直接把這藝術巴士當起學步玩具來。

“會飛的雲朵上有發電風車,企鵝把鯨魚當成大型交通工具在旅行,女孩抱著愛心燈泡安慰自己受傷的心,獨行的小女孩享受著腳踏車旅行的美好……這一切都是將減碳、節能、環保的元素融入到設計之中。我希望整個設計能帶給市民自由與快樂的綠色世界。”大泥説。在大泥看來,現在在香港城市中行駛的巴士車身印刷的都是廣告,它們帶給港人很多資訊、很多資訊,但是沒有很純凈的資訊與公眾分享。例如,就是純粹地去分享一幅漫畫的美好與快樂。“在接下來的作品徵選中,我同樣也會重視作品是否能帶來快樂的、純凈的情感資訊。”

曾經創作過公車漫畫廣告的大泥認為,與廣告不同,藝術巴士應該避免文字的感染,在巴士不同的角落有不一樣的故事敘述,以避免車身面積過大、車速過快時,視覺上的“猝不及防”。

7歲就隨父母移居紐西蘭的都佩儀,在奧克蘭大學主修的是版畫複製。但她回到香港後,發現在這個城市中,她所學習的傳統藝術根本無生根與發展的可能。她發現,在國外每家每戶家裏都會有畫,週六日的家庭活動就是去畫廊、博物館等,而在香港,逛街成為大眾唯一的活動,藝術場館似乎被認為是中上層人士的特權。“香港人對藝術的認識是膚淺的。在港人看來,藝術往往就是興趣的認識,但我認為,藝術是可以跨過興趣這個層次,它可以幫助人去處理事情,可以促進不同種族與人群之間的共融。” 與其把藝術品放在博物館裏,不如主動放到生活裏。

正是如此,都佩儀進行了一項名為“香港社區藝術”的研究。從2009年以來,她採訪了30多位香港本土藝術家,這些人有些已經嘗試策劃過一些社區藝術,有些是直擊過社區藝術的過程,但都佩儀聽到的共同的聲音是,藝術在香港很難推行,光靠任何一個藝術家的力量都是艱難的。於是,有了這個“藝術巴士”計劃。“當然,我們也曾想過可能是的士藝術。但巴士更為合適。巴士經常在街道中出現,並且與公眾關係密切。我們希望,能夠從學校教育、社區教育層面改變民眾對藝術的認知,鼓勵本土藝術創作,並且將一些正確的訊息帶給民眾。”香港教育學院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主任張址鍵亦是因為“香港社區藝術”項目研究開始專注于社區藝術發展。在他看來,與其把藝術品放在博物館、畫廊裏等著人來看,不如把藝術品就放到民眾的生活裏,化被動為主動。

事實上,藝術與社區的互動是很多香港藝術家、文化人、教育從業者在思考並實踐著的事情。正如,藝術家榮念曾在學校與社區舉行“天天向上雕塑創作作品徵選”,將自己的雕塑作品《天天》作為原型邀請學生與社區居民創作,香港設計中心也曾經策劃過“秦兵馬俑”機器人工作坊與動漫創意比賽,用想像力打通歷史與現代的壁壘……“在過去的5到10年內,香港藝術家開始思考社區藝術的問題,而學校藝術教育對於藝術社區化的普及有著天然的優勢。”都佩儀説。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