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香港蘇富比 當代板塊失去焦點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0-11 11:45:13 | 文章來源: hiart

劉煒作品《革命家庭系列:晚宴》以1746萬港元成交

10月7日晚7時,香港蘇富比“當代亞洲藝術”專場掀開當代藝術秋拍大幕。儘管同日的中國嘉德香港首拍和香港保利預展吸引了來自大陸的眾多業內人士,但買氣似乎並未在當晚的香港蘇富比拍場上聚集。雖然拍賣現場仍然滿座,但據《頂層雜誌》前主編胡湖觀察,在張曉剛的《天安門1號》拍賣過後,人數已經減少了三分之一。本場拍品共153件,最終成交額為1億1700萬港幣,成交率約為73%——就整體而言,這是一個不好不壞的結果。但全場僅有兩件作品的成交價超過千萬、大部分估值過百萬作品的成交價都限于估值內的現狀,則讓眾多看客感到茫然,甚至有資深經紀人以“七零八落”形容。

《革命家庭系列:晚宴》“尷尬”刷新劉煒成交紀錄

本次專場,香港蘇富比仍以後八九一代藝術家作品為主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劉煒曾參展1993年威尼斯雙年展的《革命家庭系列:晚宴》,以及張曉剛1993年作品《天安門1號》,這同時也是本場拍品中三件估價超過千萬的作品中的兩件。最終這兩件作品均被電話委託競得。張曉剛的《天安門1號》以2082萬港幣成交,成為本場成交之最。而劉煒的《革命家庭系列:晚宴》以1746萬港幣成交,刷新藝術家本人成交紀錄——這固然是一個好消息,但就這件作品的重要性、以及對比劉煒同時代藝術家的最高成交紀錄,不得不説是一個令人略感“尷尬”的好消息。

楊少斌成流拍“重災戶”

本場另外一件估價超過千萬的岳敏君2007年作品《後花園》則遭遇流拍,本場共上拍岳敏君五件油畫作品,三件成交,其中2002年作品《信仰》和2005年作品《帽子》分別以218萬和158萬港幣成交,而估價為250萬至350萬的1992年作品《中國燈籠》則流拍,市場曲線不斷下滑的岳敏君在百萬價位上的表現仍然搖擺不定。楊少斌作品在本場拍賣則遭遇“滑鐵盧”,六件作品上拍,僅1993年的作品《三代》以182萬港幣成交,其餘五件全部流拍。市場對藝術家及其作品的認定正越來越趨於明確堅定。

穩定壓倒一切

一向在拍場中表現驚艷的劉野、曾梵志作品本場雖無亮眼表現,但都順利過關。其中曾梵志2007年作品《火》和2000年作品《無題》分別以842萬和662萬港幣成交,成功突破五百萬港幣大關,另外兩件作品也順利在百萬港幣以上成交。而劉野2001年作品《宗教拯救小豬》也以542萬港幣成交。同樣穩定的還有丁乙,1993年作品《十示93-9》和1994年作品《十示94-7》分別以230萬和158萬港幣成交;方力鈞的《2001.2.1》和《2002.1.3》也分別以290萬(譚國斌競得)和266萬港幣成交。對後八九一代藝術家來説,零流拍顯然已經成為一種奢望,而市場對他們在百萬價位上的支撐相當穩固。

香港蘇富比策略保守?

繼春拍的“沒有主義”板塊獲得成功之後,香港蘇富比本次秋拍推出抽象主義單元,意在引起大家對抽象風格作品的關注,從效果來看,雖然成交較為順利,但在整場低迷的氣氛中,很難引起關注。總結本次香港蘇富比秋拍,實際上仍然延續了以後八九一代為主體的拍場架構,但在重要作品幾乎全部經過換手、並且大陸並無新買家或新的美術館入場的情況下,這一板塊實際上在短時間內已經再無挖掘的必要。而斷層嚴重的中國當代藝術,實際上也沒有可供二級市場操作的選項,再加之大陸買家受關稅問題牽制的現實原因,香港蘇富比本次秋拍失去焦點也就在情理之中。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