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文化邊界的對話
與以往的國際交流展覽相比,此次展覽聚焦于“對話”與“交流”,以全新的視野和組織策劃方式體現國際藝術交流的深度與廣度,特別是在文化層面上不同國家藝術之間的對話。展覽以“對話”為線索組織與策劃每一個環節,以“對話”為關鍵詞串聯起作品之間的內在邏輯,這些“對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與城市歷史對話。卡塞爾有著悠久的城市歷史,2013年是建市1100週年,此次中國當代公共藝術展也是向1100週年慶典的獻禮,展覽中許多作品的創作觀念凸顯與卡塞爾歷史的對話。例如,許江的《葵園》以1000多根6米高銅鑄的葵構築起一方氣勢恢宏的“葵陣”,如同紀念碑般佇立在文獻展主展場前的廣場上,通身斑駁的“葵”,滄桑滿目,讓人不禁回想起卡塞爾這座城市曾經歷的戰爭歷史;鄔建安的《圖騰》靈感來源於中國古老的文學作品《山海經》。在這個展覽中,來自《山海經》的2000多個神話人物精衛、刑天等形象,被置於卡塞爾“酒山”的上,如同顯現于大自然間的一群精靈。作品展示的位置正是德國童話大師格林兄弟曾經寫作的地方,由此形成東西方文學歷史之間的對話。史金淞的《假山石》以中國城市裏被拆掉的建築廢料為材料,通過藝術家的想像與加工,構成獨特的“廢墟園林”的景觀,也由此回應了戰爭給卡塞爾這座城市留下的記憶。
二是與城市藝術和自然景觀的對話。此次展覽的重要特徵是作品的創作觀念與城市藝術和自然景觀相互相映,相得益彰。之所以將這種對話作品作為展覽策劃的重要方面是因為卡塞爾這座城市獨特的藝術與自然景觀,作為世界前沿的當代藝術展覽的舉辦城市,作為德國最中心的城市,這裡不僅可以看到歷屆文獻展留下的重要作品和多個美術館的精彩展覽,還有著悠遠美麗的自然景觀,由此使得作品與城市藝術和自然景觀的對話成為可能。在這次展覽中,管懷賓的《度園》置於第6屆卡塞爾文獻展豪斯·努克的參展作品《景觀幻燈片》前,兩件作品的並置將西方與東方觀看世界的方式,特別是藝術家的觀照視角作了比照,讓觀眾在與作品的互動中感受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不僅如此,透過劉俐蘊的《筆架山》可以看到克雷·奧登博格那件著名的《鋤》 ,通過直接的並置展出,突出地展現了中西當代藝術創作乃至文化上的對話。此外,陳志光的《獅》被置於市政廳門前,與原有門口放置的西方獅子同臺展出,吸引了許多觀眾駐足觀看;牟柏岩的《修》也格外引人注目,在新博物館的墻外,一個巨型的胖人爬到梯子上偷窺美術館,作品的內在邏輯呈現了一種微妙的中西藝術對話;陳文令的《中國風景》塑造了一種迷幻的風景,不同的形象與元素融合粘連在一起,形成有機的整體。這組作品的造型分別來自古代的猛犸象和梅花,藝術家塑造的景觀與城市的自然風景融合在一起,讓人們在經過自然風景的同時也經歷了藝術家創作的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