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大道之行:中國當代公共藝術展璀璨綻放卡塞爾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0-06 10:04:43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中國駐德國使館大使史明德在展覽開幕式上致辭

開幕嘉賓與策展團隊合影

2012年10月12日,由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德國自由大學聯合卡塞爾市政府、黑森州博物館協會(MHK)主辦的“大道之行:中國當代公共藝術展”在德國文化名城卡塞爾舉行了開幕儀式。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卡塞爾市長貝爾特拉姆·希爾根分別致辭。本次展覽的策展人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余丁、柏林自由大學媒體與藝術學院院長席本哈和開幕嘉賓一起觀看了參展作品並介紹參展藝術家。中國駐德國文化參贊陳平、柏林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陳建陽等中德雙方代表約 300人參加開幕式。展覽將延續到2013年2月。

展覽策展人與參展藝術家合影

在以文獻展著稱的德國卡塞爾,從市中心廣場到商業步行街,從文獻展主展場到河濱綠地,到處可以看到體量巨大的中國藝術作品。今年的文獻展尚未完全撤出,中國藝術就展現在公眾面前,以嶄新的藝術形象和文化面貌吸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在過去的一週裏,德國媒體多次報道展覽,對參展藝術家進行訪談,連續介紹本次展覽,為展覽的開幕作了充分的預熱。 本次展覽歷經近兩年的組織與策劃,從策劃展覽方案到考察場地以及選定作品位置都由中德雙方策展團隊共同討論與確定。面對複雜的布展工作,參展藝術家及其策展團隊卡塞爾經過15天奮戰,終於按期完成了作品安裝與相關準備工作,為德國公眾送來仲秋文化厚禮,讓中國當代藝術在金色的季節綻放卡塞爾這座德國文化名城。

展覽策展人、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在開幕式上接受採訪

 “中國文化年最重要的視覺藝術項目”

此次展覽是2013年在德舉辦中國文化年的重要視覺藝術項目,展覽由21件/組大型作品組成,展覽出作品包括雕塑、裝置、新媒體表演等多種形式,22位參展藝術家都是目前在中國活躍的中青年藝術家,其中還包括幾位最年輕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參展作品分別位於卡塞爾市中心城區的醒目位置,由此讓中國當代藝術走進西方觀眾的生活空間,走進卡塞爾的城市文化與記憶。

開幕嘉賓參觀管懷賓作品

卡塞爾因其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成為展示中國公共藝術的理想場所。作為一座文化名城,卡塞爾以每五年舉辦一次的文獻展而聞名世界。自1955年首次舉辦以來,卡塞爾文獻展以極高的學術性和前瞻性成為國際上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展之一,卡塞爾也成為了當代藝術朝聖者的麥加聖地。今年6月至9月,卡塞爾舉辦了第十三屆文獻展,對國際當代藝術進行一次新的審視,再次吸引國際文化界的密切關注,觀眾量達80萬之眾。本屆卡塞爾文獻展的一個突出特色是關注藝術的公共性,將藝術在公共環境中呈現,使其介入日常生活。卡塞爾市通過50多年曆屆文獻展,也為城市留下了大量公共藝術作品,承載了無數關於藝術和生活的回憶。此次中國當代公共藝術展為這座具有濃郁文化象徵意義的城市增添了新的藝術景觀,以中國當代藝術的最新成果讓西方觀眾了解和認識中國當代藝術特別是公共藝術的發展現狀,由此構成一次別具特色的藝術交流與對話。

許江《葵園》

中國駐德大使史明德在開幕致詞中説,“這個展覽反映了中國當代藝術的活躍發展和蓬勃生機。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國當代藝術也呈現出多元多樣的發展格局。中國藝術家特別是年輕一代藝術家的思想都非常活躍,也很敏銳,他們的藝術表達擁有完全的自由。當然,像所有今天的藝術家一樣,在全球化的文化條件下,如何獲得藝術創造新的靈感和新的表現方式,是一種嚴峻的挑戰。中國社會的變革和現實生活的變遷,以及寬闊的國際藝術交流,為中國藝術家提供了創造了條件,這次展覽的作品就展現了每位藝術家個性的觀念,個性的視角和體驗,還有嶄新的藝術表達方式。展覽面貌豐富多彩,許多作品的體量巨大,十分壯觀。我相信,這個展覽能夠成為德國人民了解中國當代藝術,並且通過當代藝術了解中國當代社會的窗口。”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