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買(Mumbai 過去叫Bombay)是一個國際能量核心,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繁榮又複雜的大都市。正如1956 年寶萊塢電影《C.I.D.》中一首流行印度歌曲唱的一樣:“噢天啊,在這裡生活真艱難,抬起頭,小心點,親愛的,這就是孟買”1,貧窮和富有緊密地生活在一起,都試圖在這個熱帶城市發揮作用,這座建立在英國帝國廢墟之上的城市,一直擴展延伸到阿拉伯海環繞的半島邊緣。
帕布洛巴索羅繆(1955,新德里)《選自過去的歲月,1976-83 》
帕布洛巴索羅繆是國際知名藝術家,也是獲獎的攝影記者。他早年在孟買生活,他以一個攝影家獨特的角度去探索這座城市。在這些黑白攝影作品中,我們可以捕捉到這座城市的活力、能力和淩亂,生活在社會邊緣的人們的憂傷與美,還有富裕與貧窮,貴賤相處而顯得如此不協調,而這些僅僅只是孟買日復一日真實的生活而已。
孟買卡烏西克穆克賀帕迪《太有趣郵件,鋼鐵、木材、廢舊家用物品、電動馬達和 燈。》
1960 年生於加爾各答,在孟買郊外居住,重新利用日常家用材料和辦公用品來製作富有動感的雕塑。他的《太好玩郵件》是用廚房裏的鍋碗瓢盆、耙子和其他一些變更了用處的碎屑來組裝成一節火車,並讓它在臨時搭起的圓形軌道上無意義地慢跑。
歡愉巴勒莫館
凡妮莎比克羅夫特,影像投影, 2008 影像/聲音/彩色. 音樂: 八大提親Fratres 作曲:Arvo Part. 紀念Benjamin Britten的弦樂和一個鐘之歌- 作曲: Arvo Part. 大提琴和鋼琴Fratres 作曲: Arvo Part 長度 26 25,版本6,米蘭Lia Rumma Gallery 館藏/那不勒斯. 表演:Fondazione GOCA, 巴勒莫, 影像片段。
“歡愉巴勒莫”主題取名源自西西裏歷史學家Nino Basile 創作于1932 年的文章,該文專為巴勒莫的文化歷史遺産而作,基於巴勒莫當代形象的重塑,意在重建20 世紀使巴勒莫作為自由、時尚和工業設計之都而聞名的先鋒精神。二戰轟炸後接踵而至的是廢棄和衰落,而作為自由風格之城,巴勒莫仍舊吸引了一批藝術家來此觀光和創作,他們決定在戰爭的後幾年留在巴勒莫,併為之創造一個當代形象,其有別於電影《豹》(1963 年上映的一部關於巴勒莫的著名電影)形成的刻板印象,那種模式化的形象只會造成文化癱瘓。展覽是存在主義的方式,是一種通過遊覽發掘身份、氣氛以及使巴勒莫區別於其他城市的迷人差異的方式。
凡妮莎比克羅夫特是當代藝術界最具創新精神、最有資質的藝術家之一。她的藝術致力於思考和製造演出,演出載體是年輕女人身體,通常是赤裸的。這一獨特的人體伴隨著特定編舞、音樂、光影變化,譜出一曲現實版的“活人畫”。
幽靈徘徊的莫斯科館安德烈菲利波夫《搖晃的燈火管制》裝置 混合媒體 2011
近20 年來,俄羅斯當代藝術一直致力於尋找自己的國族身份、國族歷史以及最終是自己國族的藝術風格。俄羅斯當代藝術到底在何種程度上和世界其他地方的當代藝術是一致的?它自身是否能成為一個整體,它是否必須“講俄語”,它能夠被“翻譯”嗎?
所有這些問題都還沒有答案。並且,我們認為在這個時期,能夠使藝術“正常”存在的必要標準一條也沒有實現不存在權威性的俄羅斯藝術史,甚至連“傳統”的概念也沒有,(這種傳統的根基是什麼呢是存在於古代俄羅斯聖像畫,還是在18 世紀歐洲化的肖像藝術,抑或20 世紀一二十年代的前衛實驗之中?)也不存在一個教育體制,或是有效的基礎設施。
藝術家(以及普遍意義上的藝術)都處於一種暫停的狀態。
安德烈菲利波夫在他對國族歷史的考察中回溯到將莫斯科作為第三羅馬帝國的想法他堅信俄羅斯歷史只有在拜佔庭文化傳統的語境中才能存在。然而,通過在他的作品中借用革命往昔的隱喻,他強調,在俄羅斯意識裏,拜佔庭模式的帝國和蘇維埃模式的帝國緊密相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