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風雨飄搖中的曾梵志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7-05 10:16:01 | 文章來源: 畫刊-今日中國美術

圖片資料

當曾梵志先生還在鎮定地遊走于紅地毯時,當香港佳士得還在以曾梵志的作品作為春拍最大買點時,微薄上一位名叫“獨眼狙擊手的眼睛”的一則消息引發了迅速的轉載,評論數量在短時間內成倍增長。表面光鮮的曾大爺,一度作為當代藝術領軍人物的位置正處於風雨飄搖中。

獨眼狙擊手的眼睛在其微網志中透露,“香港佳士得開始造勢,把曾梵志當招牌。佳士得或許還不知道,自從海關約談曾梵志之後,這個自己托市的畫家再也不敢像往年那樣到境外拍賣場上把自己的畫舉回來了。自民生係出事之後,大家對到海外舉牌競拍都感到膽戰心驚。真沒有想到,將當代藝術重拳擊倒的竟然是海關。”他還信誓旦旦地表示,“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曾梵志畫作在國外的第一個高價就是曾梵志委託一個大鼻子朋友幫他自己舉得。沒想到,海關緝私將這些事揭露出來。”有人更詳細地透露,“跟曾夫婦二人認識,確實是有個經紀人團組在負責整個市場運營,有法國人和台灣的幾個。”還有人戲稱這一行為叫“三自一包”,“曾大款很會玩。”

曾梵志和當代藝術的命運和名聲還是很慘,馬德光直接表示,“這個畫家自已炒自已玩,自畫,自賣,自買。這樣的當代藝術就是無知的自戀,或極變態的自慰! ”而網友撒哈拉的駱駝2008評價,“這下好了,當代藝術的底褲都給揭了。”

當然,也有比較公正的説法,有位網友就表示,“當代藝術的水很深,很複雜。客觀的講,曾梵志的畫還是有自己語言的,是否值這個錢另當別論。”曹軍art寫到,“貴圈甚亂!但我還是喜歡曾梵志面具系列,其中的資訊準確了表達了當下中國絕大多數人生存之現狀。”蔣再鳴也持有樂觀的態度,“當代藝術在歷史的長河中非常年輕,但已歷經風雨,倒不了!我對曾梵志的了解是他只會買回早年自己心儀,有特別意義的作品”。大都金玉人匠則説,且不説事件真偽。當藝術品走入市場,作為商品,成熟或不成熟的市場都會有這種現象,完全不必大驚小怪!

其實,獨眼狙擊手的眼睛所爆的料並沒有什麼新鮮之處,海關約談現在沒有任何可供證實的消息;第二,藝術家自己托市在當代藝術中也不是新鮮事。相比國畫家崔如琢在香港佳士得活生生將自己的作品爆炒到一個多億,在北京瀚海托市100%成交的當代書畫價位而言,當代藝術的爆炒頂多算是小巫見大巫。

曾梵志地位和市場的危機,也是中國當代藝術目前處境最為直觀的反映。20世紀90年代中期,曾梵志通過“面具系列”而為人所知,作品成為現代城市生活人與人之間疏遠冷漠,相互猜疑、提防的寫照。“面具系列彷彿是一個夢幻的水晶球,把現實過濾,選擇性地留下人們想要看見的東西,在曾梵志眼中,這個美麗的景象下卻埋藏了人類的虛偽、空虛和心靈的痛苦”,客觀而論,這樣的闡釋也不為過。

曾經有評論認為,“曾梵志坦率的情感投射于畫作中,深入觀者思想,預視中國人必要經歷的精神壓力。”然而,在其現在的作品中,我們已經在一個畫家的作品中看不到這種所謂的坦率感情。畫家最近幾年所謂的亂筆繪畫並沒有帶給我們任何驚奇,反而招來抄襲之嫌,讓人覺得他已變得心浮氣躁,精力早已不在創作和作品了。在去年的香港國際藝術展上,還有幾張曾梵志的油畫,但今年只有一張,究竟是創作力不濟,難出新作?還是其他原因?遊走于各種雜誌封面和名流會晤之間,就像畫中帶著面具的人物一樣,我們看到的也是帶著畫家面具的活動家。

在其市場爆發時期,曾梵志的作品價位一度趕超世界一流大師,最高成交達到7536.75萬港元,其高價成交的作品都是2007年,2008年居多。但在今年,和其他幾個曾經如日中天的當代藝術家作品的市場行情一樣,曾梵志的作品也無可挽回的出現跌價的趨勢,北京藝融“中國現當代藝術”專場上,曾梵志2007年的作品《肖像 07-4》估價550至650萬元,以650萬元落槌。就在一年前,上海道明春拍才拍賣了這件作品,當時的估價為600至800萬元,以680萬元落槌。一年後再度上拍,細算下來,成交價下降了20%。理性思考,弗洛伊德的價位才多高?德國畫家基弗的價位才多少?曾梵志有什麼水準比他們的價位高呢?

當然,曾梵志的買家群體還在護盤,以防價位迅速下跌,就如范曾的市場一樣,即便沒有新入的買家買賬,但已建立的底盤還得護住,不然接鼓傳花這遊戲玩不動,這些可伸可縮的代金券也就砸在自己手上了。而對於目睹泡沫破滅和金融風暴的中國買家而言,手上攥著幾張趙無極、朱德群的作品肯定要比曾梵志的靠譜。

當代藝術的生存從來就不樂觀,加上2005年左右的市場爆炒,亂象更是叢生,在面對市場的利益誘惑下,很多畫家沒能hold住,心態失控,再也回不去了,也脫離了藝術家的身份。而對於一些西方買家的運作,中國的一些藝術家也被罵作是“西方敵對勢力的走狗!”當代藝術從一齣生就遭到眾多人的“鄙視”在白眼下成長的當代藝術,在西方勢力的干預下,再次背負“卑躬屈節、取媚西方、反叛憤世、醜化領袖”等諸多罪名,大眾對當代藝術的心理仍舊體現在兩種層面上:一是好奇,以看戲的姿態對待當代藝術;一是鄙視,深深地鄙視當代藝術,內憂外患,當代藝術的生存一點都不容樂觀,苦的是真正執著于當代藝術創作的藝術家們。

在當代藝術的拍賣場上,自己舉牌或者託人炒高價位已不是新鮮事,托市對於想在藝術市場取得一席之地的當代藝術家而言,早就是心照不宣的潛規則。拍場自推自銷已是這個圈的常態,只是連他們自己都沒想到,這個泡泡吹得這麼大,只是這種底盤能夠托得了多久。儘管微薄的力量有限,也不會對曾大爺的錢途造成多大的影響,至少在這個時候爆料的這樣一則資訊,對本就不景氣的當代藝術也是雪上加霜。至少對於香港佳士得春拍上的曾大爺作品而言,其成交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即便成交,很多人還不得不對成交的真實性打個問號?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