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歧觀 • 悖像—向慶華個展昨日舉辦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5-06 13:07:25 | 文章來源: 99藝術網

     

 

      2012年5月5日下午四點,由今日美術館主辦,上海奧賽畫廊協辦的藝術家向慶華“歧觀•悖像”個展在今日美術館1號館3層舉行開幕式。暖暖的立夏,陽光明媚,藝術家向慶華帶著最近三年的新作,猶如一股清涼的春風帶給我們特別的視覺享受。

對歧觀的觀看和對悖像的再現

      此次展覽的策展人李靜暉對向慶華繪畫問題的方式和邊界的討論仍舊是:架上繪畫。三年以來,向慶華的繪畫作品的主題形式是:對歧觀的觀看和對悖像的再現。“歧觀 • 悖像”是説如果將向慶華三年來繪畫實踐的主要特點看作是用一種歧異的觀看方式開展的再觀看活動和悖反的圖像繪畫所得——即歧觀方式與悖像所得的話,那麼,什麼又是其所指的正確觀看方式和正確的圖像所得呢?這就是向慶華作品實踐的問題核心。

手槍可以拆分成兩件完全不相關的東西:手與槍

       展覽的學術主持鮑棟説這三年以來,向慶華所完成的是從抒情敘事性繪畫到分析思辨性繪畫的轉變,這種分析思辨性繪畫也即是一種關於繪畫的繪畫,它不假定任何一種繪畫觀念、風格、流派的天然的、無條件的合法性,它把繪畫的歷史、觀念,以及整個視覺文化存在物都作為了可供利用的資源與有待討論的議題,以至於它更像是一種在畫布上展開的認識與研究,但它畢竟又屬於藝術創造,可以想像、虛構、改造……2009年之後,向慶華的轉變正是觸發于對“符號”的反思,那個系列的繪畫叫做《詞》。他選擇了大量的圖像,然後嘗試著把它們組合成不同的詞語,似乎是要形成一種“圖像字”的表達,但更深處則是在利用圖像與文字之間不對等關係,利用這種視覺與概念之間錯位關係設置了一場觀看與閱讀之間的齟齬。向慶華也正好提供了這樣一個典型案例:兩個矩形嵌套結構,一個叫做“凹”,另一個卻叫做“凸”,即使它們本來看起來沒有任何區別,但經過了語言概念的過濾,觀看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干擾。

一路走來的向慶華

       蔡彭城先生對向慶華藝術之路有了一個大致的梳理,也更加便於了解他:在讀研究生時,向慶華所關注的是他那個事情青年人普遍存在的充滿想像、徬徨、孤獨而又時有傷害的感覺,《妄想集》作品給出了充分的反映;到了《空糾纏》他更加關注青年人之間的戀愛、失戀、悲情、茫然等精神情緒方面的問題,他處於一種感傷的抒情之中。《靜寂與安慰》作品集時,向慶華寄情于山、水、火以及各種野獸珍禽的標本……2009年始向慶華把繪畫性本身作為話語分析的對象,使具體的繪畫本身成為一種真正自覺的自我實踐,並堅持下來。

       70年代的藝術家向慶華有著自己獨特的繪畫邏輯:畫畫不能依據傳統的敘事的邏輯限定的邏輯文學的邏輯,那麼,畫畫應該依據什麼邏輯,繪畫本身的邏輯是什麼?到底繪畫的邏輯怎麼表現,請看展覽作品。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到5月13號。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