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馮遠:文化貿易逆差嚴重 中國文化輸出方式蛻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3-09 15:07:52 | 文章來源: 中新社

中國還要“抱著”文化送出去嗎?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遠細讀《政府工作報告》,認為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近年來,伴隨著經濟高速增長,中國各種文化作品和産品通過不同渠道、載體越來越多地走向世界。

有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在境外舉辦中國電影展100次,展映國産影片578部次。“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實施5年,累計助推近2000種圖書走向海外。截至2011年5月,已有101個國家建立了300多所孔子學院和400多個孔子課堂。中國先賢孔子的宣傳片還登陸美國,一度在紐約時代廣場播放。

然而,熱絡、盛況之下,也有問題和隱憂。

2009年一項調查數據顯示,當年中國境外商業演出16373場,演出收益只有7685萬元人民幣,平均每場不到5000元(不含食宿和旅費)。據悉,目前這一情況仍沒有得到明顯改善。此外,與經濟貿易順差相比,中國文化貿易仍存在嚴重逆差。

對此,馮遠認為,“近年的中國文化‘走出去’,很大程度上,是國家、社會砸重金,‘抱著’文化送出去的,”西方的受眾則習慣站在警惕意識形態宣傳的角度看待此舉。

馮遠注意到,此次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一個全新表述:“深入開展對外人文交流,促進中外文化相互借鑒。”

“人文交流”和“文化交流”,就差一個字,卻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和境界。十餘年為中國民間文化遺産搶救奔走呼號的全國政協委員馮驥才,對此也頗有感慨。他説,人文是關乎人的,我們與世界的交流,最本質的就是人與人的交流。

去年10月,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首次確立“文化強國”戰略,勾勒出2020年的文化改革發展路線圖,引起舉世關注。

今年2月15日,《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對外發佈,其中提出“構建人文交流機制,把政府交流和民間交流結合起來”等表述。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對外人文交流”。

有專家認為,這顯示中國文化戰略正迎來大佈局的時代。與此同時,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方式也在悄然醞釀蛻變。

怎樣從“文化交流”蛻變為“人文交流”?本次政協會議上,委員們各有説法。

全國政協委員、京劇藝術家孫萍認為,文化“走出去”應加強管理,遏制層次低下的文化交流氾濫。“走出去容易,但要讓文化真正被接受,走進海外受眾內心世界,還需要下功夫。”

民進中央提交的一項提案也指出,目前,文化“走出去”運作機制的市場化程度偏低,平臺和渠道狹小,缺乏真正意義上以專營中國藝術為主的國際展演經紀機構和經紀人。

提案呼籲加快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建設。據悉,中國已在非洲、歐洲和亞洲的9個國家建立中國文化中心。目前已經在建、商建和提出希望建設中國文化中心的,還有將近40個國家。

全國政協委員、鄭州大學教授張倩紅特別指出,在介紹中國文化時,一定要把握好傳統和現代的比重,現在“走出去”的多是傳統文化,而海外受眾還想看到當代中國文化的追求。

“應開拓多層次對外文化交流,讓更多普通人參與其中。”張倩虹認為,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會使民間與高層、精英階層與普通階層各層面的文化交流更生動和直接。(完)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