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用自畫像畫盡人生
畫展“梵谷和阿姆斯特丹的畫家們”上,梵谷1887年畫于巴黎的《戴氈帽的自畫像》最光芒四射。
生前被當作瘋子的梵谷,是後印象派畫家,是表現主義先驅,是現代藝術的開拓者。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研究者艾斯澤·迪爾切斯認為梵谷“是一個殉難者、聖徒、救贖者,他的作品寬慰著人類的心靈”。
從1880年獻身藝術到1890年自殺身亡,梵谷短暫的10年藝術生涯裏,畫出2000余幅作品,其中1885年到1889年就畫出35幅自畫像。《戴氈帽的自畫像》是梵谷最有意義的自畫像,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館長塔克·蒂比斯説:“當時巴黎的畫風流行顏色鮮亮,在巴黎待了一年後,弟弟提奧賣不出顏色灰暗的畫就問他:你不能畫一些顏色鮮艷的,好賣的畫嗎?這幅自畫像是梵谷採用鮮亮顏色畫出的第一幅。”
生活在低處,靈魂在高處
1853年3月30日,梵谷在荷蘭南部布拉班的小村莊出生。梵谷家族在荷蘭很有名,他的三個叔叔都是畫商,控制著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古皮爾畫廊一半以上股權。16歲,他就到古皮爾畫廊海牙分店工作。“1873年至1876年間,他輪流在倫敦和巴黎的畫廊擔任助理,這段經歷使他萌發了對藝術的熱愛。”艾斯澤説。
在倫敦,他愛上房東的女兒、已訂婚的厄休拉。這場失敗的初戀讓他抑鬱不堪,從而被炒魷魚。因父親是牧師,梵谷決定子繼父業。他先在布魯塞爾附近的福音學校學習。“1878年,靠父親的引薦他成為波裏那日一個貧窮煤礦區的傳道者。梵谷在傳遞福音方面對窮人投入了過多精力,甚至達到了強迫症的程度。他放棄自己所有的財産,整天穿著破衣爛衫,睡在地板上。由於行為過於偏激,他最終被當地人趕走了。”艾斯澤説。
1880年,27歲的他決定成為為上帝和人類服務的藝術家。艾斯澤説:“梵谷把米勒作為自己的精神領袖,追隨他的腳步,決定成為一名農民畫家。”梵谷深入織布工、農夫、漁夫等底層人中,畫《掘地者》、《吃馬鈴薯者》、《運炭船和兩個人》及織布工系列等。這些畫大量用褐色,這種褐顏料仿佛從農民耕種的土地中提取而來。
這種色彩和主題很難被生活在城市的買家接受。“梵谷寫信責備弟弟沒有盡全力地出售畫作。然而提奧指出,這些都與梵谷的畫面色彩有關。”艾斯澤説,與在古皮爾公司出售的其他繪畫相比,他的畫太過黑暗和陰沉,這件事激發梵谷去現代藝術的發源地:巴黎。
“對藝術的愛讓我失去了真愛”
“如果我沒有去巴黎,之後我將不會變得更好,為了能賺到更多的錢,我不得不做一些事情了。”梵谷1886年2月給提奧發了封簡信後,匆匆赴巴黎。他和提奧住在蒙馬特街,那裏有聚集了許多畫家與作家的紅磨坊舞廳、黑貓餐廳和長鼓咖啡館。
梵谷進了柯爾蒙畫室學人物畫,塔克説:“他在巴黎遇到莫奈等很多著名畫家,非常欣賞他們的作品。”他還和高更相遇,一見如故。艾斯澤説:“梵谷也經常光顧長鼓咖啡館,他用自己的畫換取食物。有時他也展示自己所作的肖像畫,如《阿戈斯蒂娜·塞加托麗在長鼓咖啡館》。梵谷曾與這位大他12歲的美麗婦人有過一段風流韻事。”咖啡館主人阿戈斯蒂娜紅髮高聳,一邊吸煙一邊喝啤酒。高更回憶過“梵谷瘋狂地愛著阿戈斯蒂娜”。但他們的關係只從1886年12月持續到1887年5月。
“阿戈斯蒂娜的生意破産後他們的爭吵接踵而至,梵谷所有挂在咖啡館裏的畫都被債權人所沒收。梵谷憤怒地要求返還他的作品,甚至大聲斥責那裏的服務員,但都無濟於事。”艾斯澤説。那年7月,梵谷寫信給在荷蘭向喬·邦格求婚的提奧:“我覺得我已經失去了對婚姻對孩子的渴望,我經常變得很憂鬱,在35歲這個年齡,我應該有一些不同的感受。有時我責怪這該死的繪畫……對藝術的愛讓我失去了真愛。”
阿戈斯蒂娜之前,梵谷人生中的幾段情也都是悲劇。後來去海牙學畫時,他又和妓女西恩同居,養活她和孩子,並差點就要同她結婚。
“他是歷史上最知名的藝術家之一,可也是歷史上非常難打交道的人之一,簡直就是拿他沒辦法。”艾斯澤補充道,“即使是他的朋友和家人都不願意當他的模特。”塔克説最後只剩下梵谷自己當模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