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馬丁·路德·金雕像 中國藝術家在美引爭議

時間:2011-08-23 11:00:30 | 來源:北京青年報

資訊>展評>

雷宜鋅在泥塑的馬丁·路德·金雕像前作業        

 馬丁·路德·金雕像本月底在華盛頓舉行落成典禮 奧巴馬將親自揭幕———

8月28日,由中國湖南雕塑家雷宜鋅設計製作的美國著名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雕像將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家廣場舉行揭幕儀式,美國總統奧巴馬將親自揭幕。從2007年的設計定標到完工再到即將到來的揭幕,四年多以來,馬丁·路德·金“中國製造”給雷宜鋅帶來的非議、壓力和艱辛難以言表。本報記者採訪到雷宜鋅以及他的支援者和批評者,還原這座備受關注的雕塑逐步成型的過程。

8月8日,中國湖南雕塑家雷宜鋅抵達美國,為8月28日馬丁·路德·金雕像的揭幕儀式做最後的準備。16日,記者在當地時間晚上11點撥通了雷宜鋅的電話。雷宜鋅用略帶嘶啞的聲音操著濃重的湖南口音對記者説,到美國以後每天都很忙碌,很晚才能睡覺。

雕像已經徹底完工

奧巴馬將親自揭幕

雷宜鋅説,雕塑已經完工,這次來美國主要是做最後的掃尾工作,比如拆除腳手架、清理工具、打掃工地。幾天之後,整個馬丁·路德·金紀念堂區域都要正式移交給奧巴馬的安檢團隊,他們將對28日的活動現場進行徹底的安檢,任何人不得再進入。

如今已矗立在華盛頓國家廣場的馬丁·路德·金雕像,眉頭微鎖,表現一種沉思的狀態,眼神凝視前方,炯炯有神。雕像高10米,重1600噸,由159塊花崗岩無縫銜接組成,分成兩個部分,分別名為“絕望之山”和“希望之石”,取自馬丁·路德·金的名言:“我希望,從絕望之山中間劈出一塊希望之石。”

揭幕儀式之所以選在8月28日,是因為1963年的8月28日,馬丁·路德·金髮表了著名演説《我有一個夢想》。據報道,儀式當天將有40萬人參加。雷宜鋅並不清楚自己的名字以及中國身份是否會在儀式上被提及,他只知道,奧巴馬將接見包括他在內的雕塑團隊核心人員。

不過,對於自己在典禮上的身份和待遇,雷宜鋅並不在乎,“經歷了那麼多爭議,儀式上肯定會對我的中國身份淡化處理。”雷宜鋅並沒有像外界猜測的那樣在雕塑上刻下“中國製造”,不過,他在金左手側面的墻壁上,用漢字刻上了自己的名字,“非常顯眼,即使不刻‘中國製造’,觀眾也能一眼看出來這是出自中國雕塑家之手。”

正在大樹下睡覺被叫醒

受邀雕刻馬丁·路德·金

為了紀念馬丁·路德·金,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1996年批准在首都華盛頓傑弗遜紀念堂和林肯紀念堂中間給他建立一座佔地1.6公頃、總耗資1.2億美元的馬丁·路德·金紀念堂,並且建造一個高約10米的雕像。從2000年起,紀念堂基金會開始在全世界範圍內物色雕塑家,不過一直未找到理想人選。

直到2006年6月,負責該項目的基金會執行建築師艾德·傑克遜博士聽説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正在舉行國際石雕研討會,就帶著兩名助手趕往開會地點。因為聖保羅市與長沙市是姐妹城市,因此雷宜鋅也應邀來參會。“遴選組審看我作品的時候,我正在草坪附近的大樹底下睡午覺呢。他們叫醒我,問我是否對雕刻馬丁·路德·金感興趣。”雷宜鋅回憶説。

 我當時感到很吃驚,告訴他們我知道金是民權領袖,毛澤東主席曾寫文章聲援過他,中國人民也曾組織過遊行支援他。”當然,對於雕塑家來説,雕刻名人很正常,但當雷宜鋅聽説這座雕像將要擺放的位置後,還是“嚇了一跳”,“華盛頓國家廣場相當於我國的天安門廣場,就算稱不上世界的心臟,也算是美國的心臟了。”從那時起,雷宜鋅意識到這座雕塑比自己以往的作品都要承載更多的東西。

評審委員會力排眾議

選定中國湖南雕塑家

雷宜鋅對記者説,四年多以來,馬丁·路德·金雕像“中國製造”在美國一共經歷了三輪比較集中的爭議。“任何一次都是漫長的等待,需要很強的承受能力,任何一次通不過,都可能讓你前功盡棄,打道回府。正常情況下,雕塑這樣的一個作品根本不用四年的時間。”

第一輪爭議高潮發生在雷宜鋅的人選披露時。當時有人認為一個美國偉人的雕像,不應由一個以雕刻毛澤東半身像聞名的中國人去負責,應該由一名黑人、至少是一名美國人擔任。有反對者建立了一個名為 “金是我們的”的網站,稱金不容他人染指。還有人提出了“人權”、“宣傳工具”、“中國製造”等多個理由進行反對。

幸運的是,在2007年2月15日舉行的由美國總統指定的藝術家組成的藝術評審委員會會議上,委員們聽了雷宜鋅的説明,一致通過了他的方案。

雷宜鋅對記者説,委員們之所以能夠力排眾議,是看中了自己在造型、寫實能力和建造大型雕塑的經驗。“中國城市發展迅速,而西方的城市已經定型,雕塑家實踐機會少,很難找到像我這樣有這麼多建造大型雕塑經驗的雕塑家。”作為湖南畫院副院長、湖南省雕塑院院長的雷宜鋅在中國是享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知名雕塑家,在全國各地擁有150多座大型作品。

造型表情引起爭議

金的兒子支援解圍

隨著雷宜鋅設計模型的面世,新一輪爭議再次出現,而且比前一輪更加猛烈。這次主要針對的是雷宜鋅對金的造型和設計風格。反對者認為雷宜鋅雕刻的金有濃重的中國色彩,看起來很像列寧或者毛澤東。他外套褶皺部分和夾克尾部很像“中國毛澤東時代的作品”。特別是他表情冷峻嚴肅不夠平和,而且雙臂抱胸,“肢體語言很有對抗性”。

面對這些爭議,雷宜鋅自有道理。他對記者説,金是一個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人,他的面部表情當然應該是堅定和充滿信心的,而不是面帶微笑。雙手抱胸的姿勢,是參考了一張金很著名的照片,恰恰反映了他的含蓄和內斂,同時又充滿張力。“內行都很清楚,如果雙臂張開或者上揚揮手,才會很像列寧或者毛澤東雕像。”至於對衣服上褶皺的指責,雷宜鋅一笑置之,“難道衣服褶子也會打上民族的烙印?”

在這輪爭議的旋渦中,是金的兒子將雷宜鋅“解救”出來。“為了有挑選餘地,我從一開始就製作了四個頭像,後來又按照反對者的意見在電腦中設計了一個面帶微笑的。可最終金的兒子還是堅持眉頭微鎖的第一稿,他説,‘我父親一輩子都在抗爭,我從來沒見他高興過,真不知道那些讓他面帶笑容的人是怎麼想的。’”後來,美國一家報紙還專門到華盛頓國家廣場對民眾做過調查,大部分人都認為:“如果金是個溫順的人,他就不會死。”

不過,這輪爭議期間,雷宜鋅還是對自己的設計進行了一些局部修改,比如由於對金是不是左撇子不能確認,將他左手中拿的筆改成了演講稿。

放大翻制打磨巨石

1600噸花崗岩運往美國

定稿之後,最艱苦的工作才剛剛開始。雷宜鋅説,建造大型雕塑,其難度和工程量堪比建造一座建築。鋼筋、水泥、木材,一樣都不能少,光是雕塑的骨架就有幾百噸。

雷宜鋅先後前往山東、福建等地考察石礦山,最終選定了硬度高的福建泉州瑕紅花崗岩為塑像用材。他先是將小樣放大成1比1大小的泥塑,然後再翻製成過渡性的石膏玻璃鋼模型。2008年下半年,與真實雕像完全相同大小的159塊玻璃鋼發往福建,由一家石雕廠“照葫蘆畫瓢”打磨出159塊、總重達1600噸的巨石。2010年下半年,這159塊巨石從福建啟運,經過一個多月的漂流,抵達美國巴爾的摩的一家倉庫。隨後美國方面動用大型運輸工具,將這批石頭運往華盛頓國家廣場等待安裝。

安裝團隊赴美受阻再起波瀾 親手修改20多天最終完工

最讓人沒想到的是,就在雷宜鋅和他的安裝團隊準備啟程赴美之際,又引發了“搶美國人飯碗”的爭議。美國石匠工會提出必須由美國工人配合雷宜鋅安裝,導致本來已獲得美國簽證的中國安裝團隊被攔下。後來,經過反覆交涉,由於雷宜鋅提出的無縫銜接的技術要求美方無法達到,雙方達成了“十名中方安裝人員加兩名美國石匠”的妥協方案。

經過三個月的緊張工作,雕塑終於于去年年底在華盛頓國家廣場矗立起來。雷宜鋅用他獨特的技巧,讓每兩塊石頭的結合都真正做到了無縫。在藝術上追求完美的雷宜鋅,今年又兩次隻身赴美,親手用刻刀對作品進行最後的修改。“6月份,我頂著太陽幹了20多天。在美國讀書的兒子給我開吊車,我們爺兒倆每天在吊籃裏從早晨5點一直幹到晚上9點,只睡幾個小時。這麼一曬,比以前更黑了。”

過去四年多的每一天都很艱苦,但對於雷宜鋅來説,最快樂的時刻是去年年底雕塑的最後一塊石頭吊裝的時候。“開始起吊的時候,工地上所有的人都放下手頭的工作,在這塊石頭內側的一面簽上自己的名字,永遠封存在雕塑中。”

這塊石頭是“希望之石”最上面的一塊,當時雷宜鋅的操作平臺在10來米高處。向四週望去,他感慨萬千,“馬丁·路德·金周圍是傑弗遜紀念堂、林肯紀念堂、華盛頓紀念碑,被三個總統包圍,這個位置實在是太好了。”不過,這位個性十足的中國藝術家並沒有熱淚盈眶,當時他頭腦中突然想到了美方曾經多次向他認真提出的安全要求,“金的位置這麼好,又這麼堅固,肯定不怕汽車炸彈了。”

歷經非議終獲好評

觀眾感動得流淚

雖然隔著封閉工地,普通公眾揭幕之前尚無法看到雕塑的全貌,但是金的親友以及很多美國政要、相關組織已經來參觀過,他們無一例外毫無保留地將讚美送給雷宜鋅。金的兒子7月初曾對《今日美國》説:“我已經看過將近50尊我父親的雕像,但我覺得其中的47尊算不上佳作——我並非是在貶低這些藝術家。但這位特別的藝術家(雷宜鋅)——他做得很棒。”

2010年12月,美國司法部長霍德爾前來參觀雕像,他用手撫摸著雕像,淚水止不住地流了下來。他説:“沒有金,就沒有我,也沒有奧巴馬的今天。”就在前幾天,一個黑人組織參觀過金的雕像之後先是擁抱雷宜鋅,然後互相擁抱痛哭起來。

雷宜鋅告訴記者,在雕塑施工辦公室裏,擺放著美國各地的很多金的雕塑模型供人們比較鑒賞,“我可以毫不謙虛地説,我的作品是最好的。”

記者注意到,在這四年中雖然美國對雷宜鋅雕刻的金爭議不斷,但隨著雕塑逐步成型,美國媒體上的質疑聲已經很稀少。一些美國網友説:“金不是個民族主義者,他不會介意自己的雕塑‘中國製造’。”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