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300件文物到位,毛利人的靈魂在路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7-13 10:13:06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紐西蘭奧塔哥博物館珍藏展”展品昨在上海博物館開箱

工作人員正在展示拷絡瓦斗篷——部落頭領穿的披肩。早報記者 高劍平 圖

來自紐西蘭的Scott Reeves和Craig Scott小心地抬起巨大的木雕戰船艏柱,引來現場一陣相機的快門聲。昨天上午,300多件來自紐西蘭的毛利文物在上海博物館庫房正式開箱,它們將在7月22日至11月6日的上博“毛利人的世界——紐西蘭奧塔哥博物館珍藏展”上亮相。在上海博物館副館長陳克倫主持下,記者目睹了工作人員開箱取出文物的全過程。

在船艏柱的下方刻畫著一位毛利部落的祖先,兩條羽狀的飾帶象徵著神與人的紐帶。這位已近半神的毛利“祖先”,在跨越9000多公里之後,終於在上海又見了天日。毛利文物已經抵滬,但是這些物件的“靈魂”或許還在路上。陳克倫告訴記者:“當我們布展完成,正式開幕之前,會舉行一個小小的儀式。屆時毛利酋長將會出現,由他把這些文物的靈魂拿到展廳裏。舉行這樣的一套儀式也是舉辦展覽的條件之一。因為,紐西蘭社會對毛利文化非常尊重,儘管此次來滬的文物都屬於奧塔哥博物館,它離開當地來中國做展示,仍舊先要得到毛利理事會的同意。”

巨大的獨木舟艏柱,以整塊木料單獨雕刻,一般垂直安裝在船的尾部。

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位於紐西蘭達尼丁市的奧塔哥博物館收藏了超過200萬件毛利人文物。達尼丁市雖然人口只有10萬,但奧塔哥博物館每年要接待超過40萬的參觀者。目前,該館已經成為澳大利亞、紐西蘭及南太平洋諸島每人平均參觀次數最高的博物館。這次上博與奧塔哥博物館合作舉辦的“毛利人的世界——紐西蘭奧塔哥博物館珍藏展”以紐西蘭最大的毛利部落——南島塔胡部落為中心展開。

毛利人素有“太平洋上的航海者”之稱。大約西元13世紀,其祖先駕駛著具有民族特色的大型雙體獨木舟從東波利尼西亞出發,穿越南太平洋,抵達現在的紐西蘭。在這片土地上定居之後,大型航海船逐漸消失在毛利人的日常生活中,取而代之的是適用於近海和湖泊、河流中航行的水上交通工具。這其中,除了運輸、捕魚用的小型獨木舟之外,就是大型戰船了。毛利人在製造戰艦上花費的精力非常可觀,船首船尾都裝飾著精細的木雕部件。而我們所見到的就是只有在戰船上才有的艏柱,它以整塊木料單獨雕刻,一般垂直安裝在船的尾部。

一件由紐西蘭玉雕琢,裝飾以鮑貝的“玉人頸飾”曾在世博會期間到過上海。陳克倫介紹説,與去年有所不同的是,去年它被放在了貴賓廳,僅供VIP觀眾觀賞,而現在則作為主打展品,面向所有參觀者。關於玉人頸飾的由來和象徵意義在不同的毛利部落有不同版本的傳説。其中一個流傳的版本稱,人是由森林之神塔尼瑪胡塔所創造的,而玉人頸飾象徵著這第一個人類的祖先。在另一個版本中,第一件玉人頸飾是在人類誕生前的諸神時代,由生育女神的父親為她製作的。在傳統的毛利社會中,玉人頸飾男女都可佩戴,它是毛利人極為珍視的個人裝飾物,往往作為傳家寶傳給家族後代。

玉人頸飾是毛利人極為珍視的個人裝飾物

毛利人和中國人血緣相近

陳克倫提醒記者注意另一件玉器——“玉錛”,在他看來這個玉錛與中國東南沿海新石器文化時期的石器的形制很像:“從海上到達紐西蘭的毛利人,形成很多個不同的部落。雖然原始,但是至今仍在。有意思的是,從DNA上來分析,毛利人和中國台灣少數民族非常接近,它們跟中國人有非常近的血緣關係。而且,世界上只有三個民族是有玉文化的,那就是中華人、瑪雅人和毛利人。當我們看到這些文物,再聯繫到中國新石器文化的一些內涵,發現許多相似的地方之後,會覺得特別親切。我覺得這個展覽既有觀賞性,也具備有一定的學術性,很有意思。”

用鯨骨製成的扁棍是一種毛利人最原始的武器。但是,“做成這樣精緻,與玉錛一樣,它們都是為了在儀式上使用,而其實用性已經逐漸被剝離掉了。”

相比之下,“拷絡瓦斗篷”的實用性就強得多了。它事實上是一件部落頭領穿的披肩。毛利工匠用蚌殼或小刀刮除劍麻葉的表層以獲取劍麻纖維。這種纖維製成的斗篷主要在正式場合使用,它標誌著穿著者乃至其部落的威望。在亞麻斗篷的基礎上添加裝飾物的斗篷尤其受追捧,將會展出的這件即被編入了幾維鳥(kiwi,紐西蘭國鳥)的羽毛。幾維鳥體形極小,陳克倫在紐西蘭的時候曾特意去動物園想看看,但是對著展示的玻璃櫥窗愣是沒有找到它們。由此,也能看出這一整件用幾維鳥羽毛裝飾的斗篷的珍貴价值。

1:1復原議事廳和木雕大門

然而,對文物的價值,陳克倫有他的看法:“文化價值跟經濟價值要分開來看。有很多文物,其經濟價值並不高,但是它們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現在有些人一開口就問值多少錢,我覺得這是對文化的一種褻瀆。判斷一樣東西的價值可以從各個方面來看,其中,經濟價值恰是一個十分不重要的方面。”接著,他拿來自紐西蘭的毛利文物舉例:“比方説,你看這些東西最早的也就是三四百年前的,而且毛利人在紐西蘭也就總共不過六七百年曆史。但是,我們要看到文化價值與年代久遠與否通常是無關的。更何況,現在我們賣得價格最貴的東西都不是很古老的東西。”

另外,記者獲悉,整個展覽的獨具匠心之處就是按照1:1的比例復原了毛利部族議事廳和在展廳入口佈置的木雕大門。議事廳是毛利部族同一性的表達,象徵著財富與力量;按照毛利人的宇宙觀,木雕大門之內的展廳就成了毛利之域。因此,在最後,陳克倫也不忘提醒:毛利民族有眾多嚴格的禁忌。比如説,食物和飲料是絕對不能靠近具有神聖靈性的物件,包括將出現在本次展覽中的玉器、武器、雕塑等多種類型的展品。因此,請上海的觀眾們也尊重毛利民族的文化傳統,不要將食物或者飲料帶入展廳。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