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起至今,中國美協啟動實施了一項“走出去”的創新型文化工程:中國中青年美術家海外研修工程。每年一批學術與創作中堅,每人一個重大選題。首批成果即將公佈面世。這個工程是如何創立、如何實施的?美術家們在海外研修中“拿來”了些什麼東西?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在中國美術史上,曾有過兩次大規模的留學熱潮,一次發生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以徐悲鴻、林風眠為代表,他們的歐洲留學經歷不僅為其藝術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滋養,而且形成了現當代中國美術教育格局。另一次發生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陳丹青、徐冰為代表的一大批中青年美術家沿著前輩“向西方學習”的道路,廣泛接觸西方藝術界,在審視與反觀中完成了自身藝術實踐的一次蛻變。
可以説,20世紀的中國美術是在“西風東漸”的大背景下一路走過來的,然而與洋務運動以來形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主導思想不同,美術界海外留學人員大都抱有比較明確的學習目標,或是開眼界、或是習技法、或是修理論,從一定程度上講,這是一個個體化、鬆散而獨立的學習模式。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中國文化“引進來”與“走出去”步伐加快,各種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動日益頻繁,從早期重廣度、重規模到如今的重深度、重品質,中國美術如何真正“走出去”,真正實現像魯迅先生所説“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的“拿來主義”,並且在國際主流美術舞臺上展示自我風采,成為美術界的當務之急。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2009年一張關於中國中青年美術家海外研修工程的申報公告引發了美術界廣泛關注。
培養人才積蓄力量
“我們的關注對像是中青年美術家,採取向社會發佈申報公告的方式,就是希望這個獲得國家資助的項目,可以惠及最廣泛的群體,通過公平、公正的選拔,切實使其為中國美術儲備優秀人才,積蓄髮展力量。”
2009年底,在中國美協成立60週年慶典——這個回顧與展望中國美術發展的關鍵節點上,張堅、宋曉霞、常寧生、崔冬暉、王端廷、孫韜、陳科、汪瑞作為第一批中國中青年美術家海外研修工程參與者正式被派出。
2009年是中國中青年美術家海外研修工程的啟動之年,這個依靠國家財政支援、由中國美協負責實施的專題美術研修計劃,在新中國歷史上尚屬首次。“我們的關注對像是中青年美術家,採取向社會發佈申報公告的方式,就是希望這個獲得國家資助的項目,可以惠及最廣泛的群體,通過公平、公正的選拔,切實使其為中國美術儲備優秀人才,積蓄髮展力量。”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吳長江表示。
據了解,中國中青年美術家海外研修工程得到財政部、外交部等多部委支援,迄今已有兩批18位研修人員出國學習。作為一項工程,該項目有明確的目標、規程與選拔程式。這18位研修人員,經過中國美協組織的申請徵集歸類、海選劃線、集中答辯等多個程式,在10:1的錄取比例下脫穎而出。可以説,他們代表了中國美術界目前最為優秀的中青年美術家力量。首批派出的8位研修人員,主要以理論研究者為主,他們在各自領域已取得一定成果,並大都有出國留學經歷,這為他們的專題研修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據吳長江介紹,中國中青年美術家海外研修工程的一大亮點,就是每位研修人員都有一個明確的選題,在3個月的時間裏,通過調研考察、採訪交流等方式完成選題,回國後寫出調查報告,結集出版。也就是説,這個項目從一開始就是在一個規劃完備、流程規範的操作機制下進行的,“與先前中國美術界廣泛存在的遊學、留學、訪問等形式不同,該項目成員形成的是有組織、有任務、有針對性的‘學術集團軍’。”
“中國中青年美術家海外研修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走出去’,開闊中青年美術家的眼界,學習研究世界各國優秀藝術的成果和最新動態,以此促進、提升自己的創作實踐與理論水準。多年來,我們一直提倡出作品、出人才,但要具體實施,需要從政府到美術家團體、個人制定有計劃的步驟和措施來保證。人才作為第一資源,是美術事業發展的核心。人才素質高低決定了中國美術發展的品質,從這個層面來説,這個項目就是為美術人才培養和積蓄力量。海外研修計劃就是為美術家創造一個機會、搭建一個平臺,從而在美術界營造一種重視人才,培養、鼓勵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氛圍。”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中國美協副主席馮遠表示。
氛圍營造與機制保證,確保了中國中青年美術家海外研修工程的公平、公正與順利進行。就在首批研修人員成果即將出版之時,我們想知道這些成果會為中國美術未來發展帶來什麼變化,這個項目又會給正在尋求更多國際美術話語權與影響力的中國美術界提供什麼建議呢?
放出眼光發現差異
面對紛繁複雜、價值觀多元的西方美術世界,只有保持“發現之眼”,方能西學中用,成為構建中國美術“主體建構時代”的“文化使者”。
就像當年蘇東坡流放瓊州海峽卻能發現“海南之美”一樣,中國中青年美術家海外研修工程的參與者,需要具有這樣的“發現之眼”。面對紛繁複雜、價值觀多元的西方美術世界,如何能帶回中國美術最需要、也最為適合的東西,是海外研修人員面前的第一道關。畢竟今天的中國美術,已經不是20年前懵懂地將西方百年現代美術“玩個遍”的時代了。我們需要有選擇、有目標地吸收,進而填補研究空白。
從事20世紀中國美術研究的中央美術學院研究員宋曉霞在研修過程中有兩大發現。“一是,在歐洲舉辦的中國藝術展中,中國當代藝術展的數量明顯增多,已超過中國古代藝術展。這説明,在當今世界,中國當代文化和藝術正以其所蘊含的當代中國的巨大能量,在國際文化交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二是,海外當代藝術展覽中的‘中國形象’,是西方文化的表述,它不一定反映中國現實,也不是關於當代中國的客觀知識,而是西方藝術和視覺文化自我認同的隱喻。”宋曉霞説。據她介紹,在巴黎蓬皮杜中心,為配合法國抽象派畫家皮埃爾·蘇拉吉(Pierre Soulages)的回顧展,書店裏與蘇拉吉畫冊並列的是旅法華裔藝術家趙無極1935年至2008年的畫集和多卷本的《抽象藝術》畫集。趙無極作為一個在歐洲為人熟知的抽象畫家,他的中國文化背景,成為構建法國抽象藝術家蘇拉吉的抽象藝術文脈中的文化他者。
“中國藝術品是以文化他者的身份在海外展示,用的是西方文化的邏輯、西方美術史的系統。”宋曉霞表示,國外的藝術有自己的發展脈絡,其藝術品均有明確的“出身背景”,甚至連街邊的塗鴉亦如是。而中國當代藝術則是“橫空出世”,許多作品沒有跟自己的文明建立聯繫,也看不到它在20世紀中國美術中的來路。“建構自己的文脈尤為重要,無論是史學研究、理論批評、展覽策劃還是藝術收藏等等。”宋曉霞強調。聯想起日前在中國美協組織的“十二五”時期中國美術發展戰略座談會上,與會者提及的“主體建構時代”的説法,這裡的“主體”概念,顯然也不是西方眼中的他者,而是建立在自己文化根脈上具有自覺意識的“我者”。這個時候,宋曉霞的《西方當代藝術中的中國形象》海外研修報告,或許正好就為“主體建構時代”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與宋曉霞的“發現”不同,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外國美術研究室主任王端廷此次研修是要開拓近20年義大利當代藝術這片陌生的領地,而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教授張堅所做的是補上國內關於20世紀初期美國的現代藝術批評和藝術史研究的“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