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2011年 國家畫院“做大做強”目標穩步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2-09 16:11:43 | 文章來源: 新華網

楊曉陽有大氣魄,做事都是大手筆。熟悉楊曉陽的人都這麼説,尤其是在他出任中國國家畫院院長以後,其大刀闊斧迎風破浪帶領畫院前進的身姿和務實求真的作風,更讓人心悅誠服。在走過輝煌而多姿多彩的2010年,迎來充滿希望的2011年之際,記者採訪了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從他真切中肯的回顧以及美好的展望中,不難看出他的信心和魄力。

楊曉陽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曾大膽提出了國辦畫院的五大職能:創作、研究、教學、收藏、普及交流。他還提出了“五個一”工程,即未來國家畫院的五大任務:第一,聘一批畫家;第二,建一批畫室;第三,辦一個大展;第四,伴隨大展,辦一次高層次的美術論壇;第五,留下一批精品。後來把“辦一個大展”改為實施中國美術發展工程,把“創辦一個論壇”改為實施中國美術海外推廣工程。“五個定位全面實施,五個工程都在推進。”努力拼搏了一年後的楊曉陽總結,“2009年是理清思路,調查研究。2010年就是穩步實施卓有成效的一年。”而對於文化部領導提出的國家畫院要“做大做強”的目標,楊曉陽也有著獨到的理念和理解,“我們的創作要引領時代潮流,應該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這就是我理解的‘做大做強’。”

聘一批大家

成立八個專業院,打破了四個界限,實現了全領域全覆蓋,標誌著國家畫院幾個思路的突破和全面實施,聘請一批大家的工作也實實在在推進,推進的也比較理想。

在文化部黨組“做大做強”的發展要求下,經過一年多的走訪、調研、討論、協商等大量的籌備和準備工作,2010年8月31日,中國國家畫院屬下7個專業院在京宣告成立,後來發展成為八個專業院,包括國畫院、油畫院、版畫院、雕塑院、書法篆刻院、美術研究院和公共藝術院,外加一個青年藝術院,共八個專業院。“這八個專業院的成立,標誌著國家畫院幾大思路的突破和全面的實施:一是打破了專業界限,改變了原先只有中國畫專業的局面,所有專業都呈現,實現了全領域全覆蓋;二是打破了離退休的界限,不分離退休和在職;三是打破院內外界限;四是打破國內外界限。”

楊曉陽表示,“四個打破”使得國家畫院已經聘請到140位專家,都是大家,其中不乏吳冠中、張仃、黃永玉等這樣的大師,組成了當下中國美術界實力最為強大的第一方陣。“2011年5月份前聘請的畫家將增加到300位,就基本固定下來了。”楊曉陽説,這300位畫家中,不包括青年畫家,因為七個專業院按照專業分類,基本是60歲以上的大家,這可能會挫傷青年畫家和青年理論家的積極性,經過研究國家畫院決定成立青年畫院。青年畫院不聘請人,而是在活動中發現年輕的畫家、理論家的創作研究和實踐,以及他們活躍的藝術市場,也就是説,從中發現人才,在不斷展覽中可以達到國家畫院青年畫家標準的,將不斷被發掘出來,將被推薦成國家畫院七個院的後備力量。

“七個專業院實行項目管理,基本的設施是有保障的,有基本的辦公場所、辦公設施、一定量的經費。”楊曉陽介紹,七個專業院在職和兼職的人都實行項目管理,每年有自己的創作研究和收藏計劃。每個院根據自己的特色進行自行管理,不實行一刀切。鼓勵每個院自行發展,希望每個院辦出自己的特色,在執行過程中探索。楊曉陽説,7個專業院的成立是中國國家畫院遵照文化部“做大做強”發展目標要求,進行不斷發展建設,健全專業門類、完善組織體制的重要標誌。國家畫院將以7個專業院為依託,以少而精的機構模式和專聘結合的用人制度,影響輻射至全國乃至全世界,真正做到“對內代表國家、對外代表中國”,以此帶動全國美術事業的發展,進而促進中華文化的繁榮與復興。

建一批畫室

擴建後的國家畫院兩條腿走路,充分利用社會和企業資源,合作的院外基地有很大突破,生機勃勃地發展起來了,以四個基地為代表。 四個基地補充了國家畫院的硬體,緩解了目前壓力,走出了跟社會結合、面向社會、利用社會力量為社會服務換得自己辦院條件的新路子。

據楊曉陽介紹,國家畫院的擴建正在規劃進行當中,由國家發改委立項,東面水廠的搬遷,北京市領導非常關心,國務院領導也經常過問。“目前正常推進,有望在短期內定位下來。”楊曉陽説擴建後的國家畫院兩條腿走路,充分利用社會和企業的資源,合作的院外基地有很大突破,生機勃勃的發展起來,以四個基地為代表:

第一是天津盤龍谷國家畫院創作基地,已經破土奠基,設計基本完成。將來建成的是一個江南園林式的院群,佔地近120畝,以7個相對獨立的院子組成的整體,有畫室、會客,具備小型的藝術沙龍性質,吃住行都一應俱全。7個院子之外,有4個特大的畫室,最大的是100米長,30米寬,中間沒有柱子,不拐彎,像 100米跑道一樣直接呈現出來,是世界上最大的畫室。為什麼做這麼大?就是為了全世界的藝術家們做一個畫室。兩個50米長,30米寬,還有一個30米長的畫室,一共4個大畫室。4個大畫室加小畫室,完全可以滿足國家畫院全體畫家的創作研究要求。離國家畫院是一小時十五十分鐘,離機場不足40鐘。這個基地的建成為國家畫院相對獨立、封閉、安靜的創作研究做了硬體保證,補充東面徵地慢帶來的困難。

第二個基地目前正在和企業聯合開辦一個國家畫院(國展)中心基地。將國展中心10萬平方米交給國家畫院使用20年。這個基地與盤龍谷國家畫院創作基地有很大不同,盤龍谷國家畫院創作基地是創作研究用,這個基地是創作、日常使用和面對市場,是國家畫院面對市場的基地。這個基地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也應該是世界之最。100平方米以下的畫室350個,國家畫院的300名畫家人人有份,還有其他公共管理部門。350間畫室之外還有6萬多平米可以做展廳、國際會議、藝術家沙龍、餐廳、影視、資料、拍賣等,關於美術和市場結合的所有功能基本上形成一個國際藝術城。每個人有100平方米的畫室,這麼多人集中在一起相當於國家畫院整體的辦公場所。有展示、拍賣、銷售的功能就和市場完全結合,有醫院滿足了畫家在那裏的日常生活,還有60輛車的奧迪車隊供畫家使用。尤其是外地畫家,被聘請為國家畫院畫家後,其創作、工作、衣食住行全部被包括下來。“10萬平方米已經簽定合同,正在設計,估計在年後開始施工。”

第三個基地是圓明園正覺寺,主要是面向社會長期展示國家畫院的藝術成果,無償提供給北京市社會各界群眾,這樣一來大家在參觀圓明園的時候,多了一項參觀畫展的項目,國家畫院也擴大了展覽展示的空間。

第四個基地是在巴黎國際藝術城買一套畫室。由茅臺酒廠出資贈送給國家畫院使用。

“四個基地補充了國家畫院的硬體,緩解了國家畫院在東面徵地沒有完成期間時,硬體使用的壓力,走出了國家畫院跟社會結合、面向社會、利用社會力量為社會服務換得自己辦院條件的新路子。”楊曉陽強調,跟“一批大家”一樣,社會影響力很大,這種做法在畫院的發展史上也是首次。

實施中國美術發展工程和海外推廣工程:

獨具特色的五大展覽成為2010國家畫院具有代表性的展覽,也代表了中國美術界最高水準,展現出我國美術創作領域的蓬勃生機。其方式、內容和理念等諸多方面的創新,也趟出一條中國畫展覽的新路子。

2010年,對於國家畫院來説,是努力拼搏的一年,也是豐收的一年,這一年裏,沿著畫院改革發展的總路線,國家畫院全體共同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績,除了七個專業院的成立、4大基地的規劃建設,具有代表性的五大展覽,也顯示出國家畫院的創新發展的勃勃生機,這五大展覽包括“中國風格•時代丹青”、“寫意中國”、“九成宮”、“東方欲曉”、 “寫意精神,古今對比展”, 這幾大展覽濃縮精品,特邀大家,都是中國美術界最高水準的展覽,展現出我國美術創作領域的蓬勃生機。2010年這5個展覽是最具特色的。總結這五大展覽,有著非常成功的三大特點:

一是選畫辦法與以往不同。選人不選畫。對於已經功成名就的大畫家,選人不選畫,就是説,選定這個人,他自己的畫什麼,完全由他自己作主,不再進行評選。“這樣就保證了每位被選中的大家都能把自己最具特色的作品拿出來展示,也有了充分表現自己最高藝術成就的可能性,(同時結合少量的選畫不選人)。”楊曉陽進一步解釋,比如九成宮書法大賽,是名家邀請和書法大賽相結合,最小的參賽選手只有10歲,小孩卻獲得一等獎。這種結合既是對大家個性和作品品質的保證,也使得新秀在不知名的情況下有了參加頂級展覽的可能性。對於小畫家和小書法家來説,只要憑藉自己的實力,也能在國家畫院的展覽上有自己的舞臺,這是個莫大的鼓勵,所以“選人不選畫”和“選畫不選人”這兩種評選方式,保證了國家畫院對於藝術家在年齡上的全領域全覆蓋。

二是強調學術性,強調展覽本身的研究性以及展覽方式的創新。楊曉陽説,比如上海的“寫意中國展覽”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中國寫意畫歷史八千年的回顧,使用圖文並貌,此外聲、光、電全部加入的形式,展示了中國八千年的寫意畫史,在理論上進行了梳理。第二部分才是展覽本身。展覽方式的創新、強調展覽本身的研究性,以及對於展覽的背景,展覽的選擇跟過去的只是展覽本身,有非常大的不同。“開幕方式極具獨特性,在開幕的兩個小時裏只能按照我們設定的方式參觀展覽。這種把表演、聲、光、電加入,加強學術性的方式非常吸引人,對於專題畫史的研究加進來也非常創新,在上海世博會期間,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受到很高評價。”

據楊曉陽介紹,此次安徽的展覽是從西安各個博物院調集100多幅古畫,跟當下的一百位畫家200件作品對比的展覽,這為學術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條件,也創出了展示方式的新路子。“能夠調集這麼多古畫在以前的展覽中是沒有見過的。”楊曉陽説,在展覽中間還不斷推出各種專題,對展覽的品質有很大提升。使觀眾不但看到當代人的展覽,同時對於這個畫的歷史、來龍去脈、學術價值,無論是普通觀眾還是專業觀眾,都有了新的認識和提升。

第三個特點是除國家經費支援外,創開了利用社會資金和地方政府資金的路子.

以展覽帶創作,以展覽帶研究,實施中國美術發展工程。 “中國畫院史” 已被立為國家重點項目,還有其他7個課題獲得國家不同級別的認證。‘口述歷史’ “新中國美術家”邀請展等項目,也正在穩步推進中。此外,中國美術海外推廣工程也有很大突破。

展覽不是目的。對於中國國家畫院來説,辦展的目的具有更大的使命和責任在身。以展覽帶創作,以展覽帶研究,實施中國美術發展工程,是國家畫院完成其眾多職責中的一個重要項。

楊曉陽説,推進中國美術發展工程中還有幾個項目:在做中國畫院史,已經立為國家重點項目,“在國家畫院的歷史上能夠拿到這麼高級別的研究項目也是首次,還有其他7個課題獲得國家不同級別的認證。還有一個‘口述歷史’節目正在製作,是新中國60年搶救60位老畫家的錄象資料,大概用兩年時間完成。全中國找不分專業的60位老藝術家,包括個人採訪、口述、創作、家人、學生等所有和他有關的資料都做視頻蒐集。”

“中國美術海外推廣工程也有很大突破。”楊曉陽説,現在和文化部外聯局積極協作,準備以海外的12個文化中心為依託,國家畫院組成不同規格的隊伍做不同規格的展覽。“我們準備以美國、日本和歐洲為支點向全世界輻射,將組成6大展覽,包括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書法篆刻、民間藝術等,在12個文化中心巡迴展覽。國家畫院的小型展覽可能做為一個品牌,不斷在海外展覽,同時也積極加入大型國際展覽,比如威尼斯雙年展,正在積極對接。”

楊曉陽還透露,在2011年還有一個項目是延續2010年的設想,就是“新中國美術家”,以省為單位,每個省選10到15位新中國成立以後的傑出青年畫家,60歲以內的,在國家畫院做邀請展。

在上任初期,楊曉陽就提出了國家畫院具有重大意義同時也充滿挑戰的五大任務,即聘一批畫家、建一批畫室、定期辦一個大展、辦一次高層次的美術論壇、留下一批精品,一年過去了,五項任務進展很全面,推進很順利。此外7個專業院成立了,兩大工程方案的制定體現了畫院的自身職能。二年的收藏也更規範,挽救了多位大家的精品收藏,中年實力派收藏也穩步進行。

結合文化部領導對國家畫院“做大做強”的要求,楊曉陽對“中國國家畫院”這一品牌有著深刻而獨到的認識,他在對畫院職能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結合國家畫院的實際,在上任後提出了國家畫院的“五個一”,即當時確定的未來五項任務,這五項任務包括:聘一批畫家。打破年齡界限、單位界限、離退休和在職的界限,只論學術、作品高度,任人唯賢;建一批畫室。擴大畫院規模,新建一批畫室並實行流動管理,以方便全國各地的優秀畫家集中活動、研討、教學;定期辦一個大展。這裡的“大展”區別於院展等其他展覽,是國家畫院舉辦的、代表國家最高層次的展覽之一。初步確定三年一屆國家藝術節展覽,還有上海、南寧展等每年一屆,並持續辦下去;伴隨大展,辦一次高層次的美術論壇。通過論壇,深入探討中國美術發展的一系列問題,並通過高端視角,為國家制定美術發展政策提供決策上的依據,也為學術的提高積累資源;留下一批精品。這就是説,國辦畫院要定期地給國家留下精品,畫院每一個畫家要留下精品。現在不但要展覽、有研究成果、傳道授業,還要給國家留下可收藏的作品。通過對這批被聘畫家的引進、使用,組織主題創作,發揮個人特色,為國家留下一批值得傳諸後世的精品力作。

為更好地將國家畫院的這五項任務真正落到實處,楊曉陽當時還決定成立7個二級研究院,並初步擬定《“中國美術發展工程”方案》和《“中國美術海外推廣工程”方案》並已開始推進中。

“五項任務進展很全面,推進很順利。”楊曉陽説,收一批精品的工作進展也很順利。去年國家畫院給國家搶救了上百幅老先生的精品和遺作,價格遠遠低於市場價格,非常來之不易,補充了國家畫院的收藏,成為國家的固定財産。

除了這些重大的活動,一年來常規的工作也很多。“畫院的內部改造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楊曉陽向記者透露,一是硬體工程的改造,比如水系的清理、凈化、迴圈,辦公設施的提高,人員的補充都在進行。據悉,國家畫院今年共接收4個人,都是博士,調入13個人,很快在人員結構上有了調整。“如果在三年內65人都到位,國家畫院專聘結合的力量就非常大,就真正成為美術的國家隊”。楊曉陽説,這樣就實現了專聘結合,老中青三代藝術家結合,院內院外結合,國內國外結合,打破了專業的界限,人員的力量就非常大。經費在不斷爭取國家經費的同時,利用社會力量的力度越來越大。 “國家畫院通過一年的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績,完成文化部對國家畫院的定位,‘做大做強’,在三五年內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美術類型的國家隊,我們是很有信心的。”楊曉陽表示,國家畫院代表國家對美術制定規則,制定標準的單位,也就是説,對外代表中國,對內代表國家。“我們要努力向著這個目標邁進毫不動搖。”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楊曉陽平穩的語調中掩飾不住他對國家畫院的事業堅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一股大氣、豪氣、英雄氣油然而生。祝願2011年的國家畫院將譜寫更多精彩。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