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北京雙年展重視年輕藝術家 不等於排斥明星藝術家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10 14:37:08 | 文章來源: 藝術市場

常虹 《鄉村情》

    作者:孫玉潔

雙年展排斥明星藝術家?

在很多人眼裏,雙年展似乎和當代藝術、當代性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而同時,在人們的印象裏,説起當代藝術,不禁會那些風格時尚前衛、在市場裏頗有賣相的作品相聯繫,以至於在藝術市場的操作慣例裏,一向給人溫文爾雅的中國畫通常並不包括在當代藝術的板塊裏。所以,從2003年首屆北京雙年展將作品的主要類型定位為繪畫和雕塑時,包括媒體、業內人士等在內的很多方面,都在質疑它是不是太過保守,太不“當代”,太不像“雙年展”了。如今,彈指間,7年已過,雖然和國際上的很多著名雙年展相比,北京雙年展還很稚嫩,但是細心的觀眾可能會慢慢發現,雖然以繪畫和雕塑為主的特色沒有改變,但它也在漸漸地暗合著一些國際潮流,裝置、影像乃至綜合藝術開始出現期間。

藝術家常虹此次的參展作品《鄉村情》,就是一件備受好評的影像作品。古舊的青磚砌成一個小水池,池中是高清動畫短片,藝術家通過動畫、錄影虛實結合的手法,將青山綠水、工業都市等情景融會期間,藝術地再現了我國廣大鄉村地區的“留守兒童”與他們在城市務工的父母之間的相思之情。有意思的是,在影像之上,作者還別出心裁地放上一泓池水,幾隻紅色小金魚遊弋期間,和影像作品的圖像交相呼應。在現場,記者看到,很多觀眾都被這件頗有新意、製作精良的作品所吸引,大家都紛紛駐足圍觀。

“這件作品吸引我的不只是某一點,而是它的綜合效果。青磚、小魚、繪畫、圖像……不同層面的創作,傳達出不同的藝術效果。就故事本身而言,也很吸引人。”作為本次展覽的國際策展人之一的古斯塔夫松-羅格,他本人很是欣賞這件作品。接下來,這位策劃過眾多大型展覽的策展人,就“藝術與環保”“藝術家的社會責任”“雙年展的當代性”“雙年展和藝術市場”等熱點問題,接受了本刊記者的獨家專訪。

雙年展如孩童,叛逆也無妨

記者:北京雙年展一直堅持以雕塑和繪畫為主,你認為到底是特色、創新還是保守之舉?

古斯塔夫松-羅格(以下簡稱“羅格”):我和其他的策展人一直都在試圖摸索一個正確的方向。北京雙年展還很年輕,最重要的是要給他空間,讓他健康成長。如果有一天這個孩子長大了,進入了青春叛逆期,我想也沒什麼了不起的,那也是他的自我革新,值得欣慰。

重視年輕新人新作是特色

記者:國際上的一些知名雙年展,比如威尼斯雙年展,它和藝術市場的結合非常緊密,不僅自身能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而且藝術家在參展後,自身也往往從學術和市場等方面獲益匪淺,北京雙年展是否考慮這一點?

羅格:威尼斯雙年展是獨一無二的,它畢竟有6個月的展期,時間跨度大,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工作者和遊人;而對於年輕的北京雙年展來説,想要段時間達到這一點,是不現實的,這需要在展期、宣傳等多方面長期不懈地努力。對於雙年展來説,藝術市場是非常重要的,我個人也樂於在策展的時候予以考慮。

記者:為什麼在很多雙年展都能看到中國乃至藝術品市場上明星藝術家的身影,而北京雙年展卻很少看到他們的作品?是在刻意拒絕嗎?

羅格:我本人非常喜歡他們,比如張曉剛、劉慶和。事實上,早在上世紀90年代,我就開始關注他們。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夠和他們合作。北京雙年展重視年輕藝術家的基調從一開始就定好了,這也為藝術的傳承和延續創造了條件,這次的雙年展上就能看到很多精彩的新人新作。

全球水準,要靠作品品質説話

記者:我個人認為有一個展廳的展示空間裏放置的作品太多,所以很顯跼踀?您本人有哪些遺憾或是希望呢?

羅格:我很認同這一點,遺憾的是,因為尺寸的問題,很多優秀的裝置、雕塑作品無法進入。能夠讓每一件作品的魅力得以充分的展示,也是我對下一屆雙年展的希望。這屆的參展國家是85個,而我認為所謂“全球化”的概念,重要的不是數量而是藝術作品的品質,即使數目減少一些,而品質更高,還是可以代表全球水準。

藝術家本身不能解決問題

記者:藝術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但是通常在大災大難面前,和那些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衝鋒陷陣的軍隊醫生、慷慨解囊的企業家相比,似乎,總是通過揮毫潑墨來奉獻愛心的藝術家,其能量似乎顯得有些薄弱和滯後。這次雙年展選擇了“生態與家園”這個主題,在環保這個問題上,藝術家的社會責任有哪些?

羅格:正如你所説,軍隊、醫生在諸如地震、洪水這類緊急的自然災害爆發時,他們可以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作用非常大;藝術家則更適合去為節能、污染等人為行徑去長期教化,因為後者往往不是可以強制達成的,藝術家卻可以通過藝術的生動形式,來向公眾進行未來態勢的展望和預防。藝術家的主要職責是提出問題,思考未來,他本身並不能解決問題。

記者:你本人算是一個環保人士嗎?你所在的國度,政府有哪些重要的環保措施?

羅格:在芬蘭,盡可能地節水、垃圾分類,已經成為每一個公民的習慣。我和我的家人在做飯、洗澡的時候,都是想盡一切方法來節約水。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