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紀念陳獨秀誕辰130週年書畫展在南京隆重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05 17:54:09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江蘇省歷史學會、江蘇省甲骨文學會共同主辦的紀念偉大啟蒙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旗手、中共主要創始人及前期領袖陳獨秀誕辰130週年書畫展,日前在江蘇省老幹部活動中心隆重開幕。

參加開幕式的有來自北京、上海、南京、西安、香港以及陳獨秀家鄉安徽的一百多名陳獨秀研究專家、藝術家與各界人士。原江蘇省委副書記顧浩、香港名士楊克平、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陳鐵健分別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高度評價以書畫藝術形式來紀念陳獨秀的創舉,展現以獨秀精神研究獨秀的魅力。他們指出,陳獨秀一生(1879-1942)跨越了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是一位在近代中國政治和文化史上貢獻巨大、影響深遠而又複雜多變、充滿爭議的人物。其所守定不變者是進化、民主、科學、愛國和社會主義五大根本問題,始終如一,至死不渝。他常能高瞻遠矚,把握時勢發展趨勢,相信人類社會進化永無窮期。堅信包括馬克思主義及領袖人物在內,沒有“萬世師表”的聖人,沒有“推諸萬世而皆準”的制度和“包醫百病”的學説。

推倒一時豪傑,

擴拓萬古心胸。

1903年,青年陳獨秀所寫的這十二字座右銘,是他終生奮進的寫照。苦難過早地奪去了他的生命,然而他勇於思考,棄絕盲從,永不停滯,與時俱進的精神,將薪火相傳,長留人間,成為建設和諧中國的寶貴精神資源。香港楊克平先生説,今天的中國雖然仍需努力,但她已相當可觀,且來之不易,這其中有陳獨秀一份不可抹煞的功勳。我雖不是共産黨人,但我堅定的支援陳獨秀研究事業。我雖不是大資本家,也願為此貢獻綿薄之力。楊先生説著就哽咽了,令在場的人們為之動容。

原江蘇省委副書記顧浩、原江蘇省社科院院長宋林飛、中國書協副主席著名書法家言恭達共同剪綵,揭開書畫展之序幕。

陳獨秀誕辰130週年本在2009年 ,但去年舉國傾心於六十大典,斯人斯事排不上隊,只得今年由民間來補慶,故稱遲到的紀念。經江蘇省歷史學會陳獨秀研究課題組、江蘇省甲骨文學會同人艱難的籌備,得社會各界鼎力相助,共襄義舉,而終如願。

書畫展以弘揚獨秀精神—科學民主為主題。全仗陳獨秀人格魅力的感召,全國各地竟有160名學者與藝術家奉獻書畫佳作200多幅。原中組部副部長毛澤東秘書94歲高齡的李銳自撰詩云:“高山仰止一奇峰,建黨為求天下公;歷史終還真面目,獨秀精神貫日虹。”原中國書協主席沈鵬以行書書聯:“推倒一時豪傑、擴拓萬古心胸”; 江蘇省甲骨文學會會長徐自學以甲骨文書聯:“美酒飲到微醉處,好花看在半開時”; 中國書協副主席言恭達以草書書聯:“此骨非饑所困,一身為人類之橋”;中國書協黨組副書記陳洪武以行書書陳獨秀“除卻文章無嗜好”詩。這些藝術精品從不同側面禮讚了獨秀精神。而陳獨秀家鄉的藝術家們熱情更高,紛紛提供佳作。著名國畫家韋遠柏當年在江津見過陳獨秀,他將對陳獨秀的崇敬之心融入大幅山水畫,更是別具一格,惹人注目。陳獨秀的外孫上海學者吳孟明寫了一首陳獨秀歡喜以之贈人的唐詩。北京的雕塑家李湘生專程送來她親自創作的陳獨秀三尊塑像,成為展廳的熱點,人們紛紛在塑像前留影。

尤為可貴的是,安徽省望江縣文物局與南京收藏家薛永福為此展提供了陳獨秀精美的墨跡。先是望江文物局的朋友專程送來一幅陳獨秀贈吳幼卿聯:“金樽銀燭銷春雨,象管鸞笙護紫雲”。這副對聯是1983年望江文物局在文物普查中發現並徵集于吳幼卿孫輩手中。據説吳幼卿在辛亥革命結識陳獨秀,交往甚篤,故得陳贈此聯。薛永福先生參觀書畫展後受其感染,立即將其珍藏的陳獨秀當年在南京獄中寫給他的祖父薛太生的對聯拿來挂在展廳的前端,其聯為:“好書不厭百回讀,嘉樹新朱十畝陰”。薛先生在聯前敘説著其祖父與陳獨秀的友誼,陳獨秀在南京獄中五年,其祖父經常去看望陳獨秀,並時不時送他點酒水之類的禮品,清貧的陳獨秀無以為報,就送了這副對聯給他祖父,此聯已成為他薛家的傳世之寶。還有一條幅,是1940年3月29日陳獨秀致黃粹伯的論學書札,上有黃粹伯小楷釋文、陳鐘凡行書識語、胡小石行書題署,組成一幅精美藝術品。此條幅1948年11月裝裱。文革中被抄並胡亂地堆塞在南大南園的一個樓道裏,十幾年無人過問,直到1980年被人發現並交南大校部,校部經中文系發還黃粹伯家屬,黃氏家屬又返贈中文系,致成中文系鎮係之寶。這次供展的是高倣品。這些真跡顯示陳獨秀不僅是個偉大的思想家,也是個傑出的學問家、書法家。

當天下午舉辦了陳獨秀研究座談會。晚上則有書畫筆會,書畫家紛紛揮毫,直至深夜意猶未盡。

展覽為期三天,觀者絡繹不絕。有當場慷慨解囊者,有向現場書法家索字者,也有相約到外地巡展者,更多的是觀賞者、解讀者,也有感嘆而落淚者,足見陳獨秀依然活在人們的心中。

與朋友分享此事: 分享到搜狐微網志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