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紀念聞一多誕辰111週年 其印章及手稿現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1-24 16:44:10 | 文章來源: 中國新聞網

為紀念聞一多先生誕辰111週年,湖北浠水縣聞一多紀念館23日宣佈,聞一多先生在西南聯大時的自刻印章和四頁面《九歌》手稿已由該館徵集收藏。

據了解,聞一多先生在西南聯大任教時,曾以治印補貼家用,雖多為名章,但件件皆為精品。此次由其故鄉紀念館收藏的這枚印章為紅褐色石料,長1cm 、寬1cm、高1.3cm,朱文,印文為“聞一多印”,邊款為“時在西南聯大家驊(聞一多原名)甲申(1944年)秋自刻”。此章經聞一多先生三子、中央美院教授聞立鵬鑒定,確認係聞一多自用印章。

另件藏品四頁面《九歌》手稿,是聞一多紀念館從福建廈門穆先生、趙女士夫婦手中徵集收藏。史料記載,1946年,聞一多因路南彝族原始歌舞《阿細跳月》等觸發靈感,曾將《九歌》改編成十場歌舞劇本,當時名為“《九歌》(古曲翻新)”,最後修改稿題為《九歌古歌舞劇懸解》。

趙女士介紹,其父著名音樂教育家趙諷與聞一多是生前好友,同為雲南民盟支部成員。當年,聞一多先生將剛剛寫成的《九歌》手稿交由趙諷作曲,但不久即遇刺犧牲。由於戰亂紛飛及多次搬家,趙諷保存的手稿遺失僅剩其中的四頁面,故謂為珍貴。

湖北浠水縣是聞一多先生的故鄉,該縣聞一多紀念館館長王錦華表示,這兩件館藏珍品對於緬懷紀念聞一多先生、研究其篆刻和編劇藝術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