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溥儀外甥來深辦畫展,追憶童年與溥儀往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1-24 19:27:05 | 文章來源: 南方都市報

王昭畫展的海報靜靜地張貼在何香凝美術館的外墻上。對於許多深圳人而言,這個名字很陌生。然而,在這個陌生名字的背後,卻隱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皇族記憶。

王昭,原名完顏昭,1950年生於北京。父親王愛蘭,原名完顏武賢,清末滿洲正紅旗都統衡桂之子,金王朝世宗皇帝27代世孫。母親愛新覺羅·溥韞娛,清攝政王載灃之女,宣統愛新覺羅·溥儀之六妹。父母均為當代著名畫家,曾任北京國畫院畫師。

11月23日,王昭個人畫展在深圳何香凝美術館開幕,除了帶來了自己與母親的作品,也帶來了他與舅舅溥儀的陳年往事。

皇族記憶

因為舅舅,害怕上歷史課

1950年9月5日,愛新覺羅·溥韞娛生下了第三個孩子,也是家裏的第一個男孩。對於這個外孫的到來,溥韞娛的父親載灃十分高興,親筆寫下王昭這個名字。

然而,直到小學三年級之前,王昭對自己的家族身世還並不十分清楚。1959年的一個普通的日子,正在上課的王昭被媽媽叫了出去,媽媽告訴他今天不用上課了,家裏東北來了一個親戚,讓他去見一下。這個被王昭喊為舅舅的親戚,就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 溥儀。

51年過去了,王昭對於這次與舅舅的初次見面仍然記憶猶新。對面的溥儀個子很高,很瘦,戴著一副眼鏡,一身制服,手裏拿著一支煙。此時的溥儀剛剛從東北撫順的戰犯管理所獲釋。

在王昭的心中,舅舅溥儀被釋放後的初次見面十分激動,不停地和家人道歉,表示“我對不起你們”。對於這段話,王昭當時並不理解。直到隨著年齡的增長,聽到家人講起溥儀當年的往事,王昭開始對皇帝這個詞逐漸有了概念。而這也讓王昭一度對歷史課感到了恐懼。當歷史老師講到大清帝國衰敗時,提起末代皇帝溥儀,順手指向了王昭,“這個人就是他的舅舅”。為此,王昭後來甚至不敢去上學。

記憶中的溥儀:他從不敲門

從溥儀1959年被特赦到1967年因病去世,王昭與他共度了8年時光。在王昭的記憶中,溥儀經受過良好的傳統教育,他出口成章,作詩不用打稿。每次到王昭家裏,看到正在作畫的王昭,溥儀也忍不住和小王昭一起寫寫畫畫。

王昭記憶中的溥儀愛吃炸醬面,性格很直爽,喜歡開玩笑,煙癮很大。因為從小在皇宮生活的影響,溥儀平時到家裏從來都不敲門,每次開門都是用腳直接踹開。最早的時候,溥儀還經常撞到門上,習慣了有人開門的日子,他一直認為門是自動會開的。儘管看上去很瘦,但是溥儀經常拉著王昭的爸爸掰手腕,他喜歡亮出自己胳膊上的肌肉,每次掰手腕他都不忘告訴大家,這是他勞動改造時鍛鍊的成果。

求學歷程

與普通知青一樣經歷插隊

與溥儀一樣,自幼受宮廷花匠調教的溥儀六妹溥韞娛受到了良好的繪畫教育,並有很高的繪畫技巧。而王昭的父親王愛蘭也在繪畫方面有很高的造詣。受到家庭環境的熏陶,王昭自幼就酷愛繪畫,並顯示出了很高的靈性。

儘管是皇家的後裔,但是王昭的命運也如同許多普通知青一樣經歷了插隊、招工到回城的歷程。1969年,19歲的王昭曾在延安地區插隊4年。1973年,王昭通過招工到了西安鐵路局成為了一名修路工人。在當工人期間,王昭不斷地畫圖投稿,終於被鐵路局的領導看中調到了地區做起了宣傳工作。不過,皇家後裔的身份也最終讓王昭得到了命運的眷顧。1979年,王昭的母親病重,在鄧穎超的關懷下,王昭被調回北京,進入北京畫院學習深造。

也就是在1979年,當時的中日友好協會會長、日本畫家平山鬱夫在北京舉行畫展。顏色鮮艷的日本畫引起了王昭的強烈興趣。此時,初露鋒芒的王昭被平山鬱夫看中,並有意收其為徒。

懷揣60元人民幣赴日學畫

1982年,王昭的母親病逝。王昭抱著母親的遺願東渡日本,開始了自費求學的歷程。求學之初,王昭只帶著9000日元,相當於當時的人民幣60多元。學習一年語言後,王昭進入日本國立東京藝術大學師從平山鬱夫,成為平山鬱夫首位中國籍研究生。

初到日本的經歷讓王昭歷歷在目。當時,他的舅舅溥傑攜妻子在日本治病。溥傑資助了3萬日元只夠從機場到保證人家中的計程車費。求學期間,王昭四處打工,他掏過成田機場的煙囪,做過苦力,為的就是能夠有朝一日可以學業有成。(南方都市報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網)

在平山鬱夫的指導下,王昭將中國的水墨畫與日本畫相融合,創造出了獨具風格的新東洋畫風格。1983年12月,日本藝術財團吉井畫廊在銀座舉辦了王昭的首次個人畫展。首秀獲得了成功,王昭的畫全部售出,累計收入1500萬日元,他終於還清了欠下的600多萬日元的材料費賬款,並將妻兒接到了日本。在海外取得成功後,王昭也經常回國進行文化交流。

儘管旅居日本多年,但在子女的教育上,王昭也沒有忘記祖國。兩個女兒在日本讀完幼兒園與小學後,王昭就將兩個孩子分別送到了英國讀初中與高中。但是當她們即將步入大學之際,王昭分別讓兩個女兒考取了北京大學歷史系與北京中醫藥大學,為的就是讓她們知道自己是誰。

2010年的王昭已經年過花甲,整整60歲的他在深圳迎來了自己的第60次個人畫展。在這次深圳展出的55幅作品中,除了王昭的作品,還有其母親與舅舅愛新覺羅·溥傑的書畫作品。“我來深圳的目的就是為了交流與切磋,希望通過我能為中日民間的文化交流搭起一座橋梁。”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