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魂•畫魂
在濟源人看來,張靜無論如何也算得上功成名就的人。早已是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的她,又擔任王屋山書畫研究院副院長,在濟源,她要房有房,要車有車,且地熟人更熟。加上周邊的焦作、洛陽、三門峽等,上上下下都看好她的書畫,幾呼天天都有人找到府來求她的字畫。
但誰也沒有想到,去年初,已近“知天命”之年的她,卻又毅然從王屋山書畫研究院副院長的位置上走來,又隻身一人來到北京,加入到“北漂”的航列。雖然不到兩年的時間。在京城,她接觸到更多的書畫界同行和大書畫家,取他山之石,博眾家之長,眼界一下子開闊了更多更多。她別夫離子,住在北京租來的一間小房子裏,條件雖然遠遠不如家裏舒適,但越是艱苦的環境,越能激發她的創作慾望,越能讓她與梅花的魂魄進行心靈的溝通,一幅幅梅花圖從她的畫筆下奔涌而出,躍然紙上。
正如齊白石不僅僅畫嚇,徐悲鴻不僅僅畫馬一樣,除了梅花,張靜的山水畫、人物畫和其丨它花鳥畫都深受藏家的喜愛。她的菊花品種多達數千,花形、風姿各不相同。她的系列菊花圖多達五十余個品種,且各有品名。菊花在她的筆下花枝舒展,花蕊百態,色澤艷麗,葉脈清晰,更有魚蟲鳥雀、竹、蘭、籬笆點綴其間,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她的《不與牡丹爭富貴》集五種菊花與一圖,各展風姿,婀娜搖曳,色彩斑斕,姹紫嫣紅,花間伴襯著山石、翠竹,石巔又有一對小鳥棲息,喁喁私語,相親相愛。全圖形象逼真,寓意深刻,構圖新穎,形神兼備,有筆情墨趣,充滿詩情畫意。看張靜的菊花,你便禁不住會想起《紅樓夢》裏《畫菊》的詩句:“詩余戲筆不知狂,豈是丹青費較量。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然出幾痕霜。淡濃神會風前影,跳脫秋生腕底香。莫認東籬閒採掇,沾屏聊以慰重陽。”她水墨中見精微嚴謹而清雅淡逸,顯示出文人情趣的風格,意境空靈,余味無窮。可見是畫家平時觀察入微,案牘上信手拈來,妙趣自成。
張靜的人物畫多以歷史名人為題材,然後通過畫筆去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人物的文化內涵。她創作的《陶淵明採菊圖》,有兩幅不同的構圖,都是在菊圃旁,或提菊籃拈須,或採菊聞香,都凝神眺望,遠方南山淡淡隱現。詩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表現得安寧、飄逸,顯露出畫家的美學情趣和追求。
她創作的《達摩一葦渡江圖》雄渾大氣,濤濤江波上,達摩赤腳踏在細細的蘆葦上,一手托缽,一手舉著禪杖,目光炯炯直視前方,禪意在胸,神情堅毅。畫面把人們帶進了佛教的歷史,細膩傳神地表現了人物的神態和堅定的信仰。
她的山水畫追求大氣磅薄,雄渾天成的氣概,使人很難想像到這出自女畫家筆下。她創作的《太行秋色》以遙遙相對的兩山構圖,山壁陡峭,刀削斧剁;山頭層林盡染,秋色斑駁陸離;兩山之間的峽谷深不見底,雲霧蒼茫,數只雄鷹在峽谷間振翅翱翔,姿態矯健而渺遠。她的筆墨通過對景物特徵的強調,及自然物象的神韻把握,虛實對比、色澤變幻等,來體現山河的壯美、壯觀、喚醒人們的山水情懷,抒發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偉大抱負。
京城給張靜提供了施展才華的更大舞臺。《國畫研究》、《翰墨典藏》、《投資家》、《文化河南》、《大眾閱讀報》和《人民書畫藝術網》等媒體都報道了她的事跡、刊登她的作品。今年2月,“中國書畫第一經紀人”李愛陽先生更是慧眼識珠,特聘她為深圳長樂書畫院特聘畫家,並在《讀者》雜誌上發表了她的作品和簡介。今年5月,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曾經受到過周恩來總理單獨接見的日本友人秋岡家榮先生特邀她參觀上海世博會日本産業館。在日本産業館舉行的招待晚宴上,秋岡家榮先生特意把張靜送給他的鐵骨紅梅圖帶來展示給大家。與此同時,她還擔任中國書畫評估圖錄年鑒社美術主編、北京清源閣畫院副院長、深圳長樂書畫院特聘畫家等。
中國傳統文化給梅花注入了厚重的內涵。而喜梅、愛梅、畫梅的張靜,則用自己手中的畫筆,大氣派、大思維、大境界,也最大限度地詮釋了她的梅品和人品,她的人生之路則更是對梅品、梅韻、梅魂的最好詮釋!
蘇清傑: 資深記者、教授、中國老子文化公益發展基金管委會常務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