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新東方精神II—承啟"于亞洲藝術中心盛大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0-25 10:37:16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這場以「新東方精神」為主題的大展,近30件精采的作品展示于畫廊的三大展場空間。首先一進入展場即被王懷慶(1944)兩件充滿極大視覺強度的裝置作品〈縱橫〉及〈雪中送炭〉所吸引住,這兩件為其剛于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的展覽參展的兩件重要作品。沉浸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深邃,王懷慶在創作中精簡的提煉出自我追求的美感元素,詩文意境、歷史陳跡、古典傢俱、建築構件,都是不斷深化的藝術滋養。其中〈雪中送炭〉將中國木造建築構造的殘件散置,從看似紊亂的章法賦予即將重生的希望,或許也是一種重新組裝傳統與歷史的企圖。

接下來看到的是李錫奇和蘇笑柏同為以中國漆藝作為繪畫媒材的作品,這兩位皆是受到荊楚文化影響的藝術家,不約而同的選擇並在某種程度上昇華了中國傳統的大漆,不論是對漆藝的材料、工藝,或色調等上都展現出各自的獨特理解。李錫奇(1938)的〈風起水涌〉系列以荊楚文化的金彩艷紅,充滿觸感的黑漆質素,再以風生水起的易理蘊含,金石篆刻的章法佈局,甚至融入了書法元素,充分顯示出藝術家在長年創作中對民族文化的深入思考及體悟,而其反覆強調的“本位”概念更是對中華民族文化的一種回歸。蘇笑柏(1949)的作品直觀下呈現出一種極為單純與純粹的氣質。近年來藝術家通過對中國傳統漆藝的研究,從材料和物性切入,突出了物與工藝的文化特性,並且彰顯了作品的文化象徵內涵。僅有紅黑兩種主色調的〈女兒紅〉作品,看似簡單的佈局,除呈現了濃厚的東方文化意蘊外,更予人一種淡淡的懷舊情懷,彷彿沉澱著「女兒紅」長時間貯釀的歲月,越陳越香。

展場中間主墻面的一件大尺幅的尚揚的作品絕對是震撼了全場觀者。深具東方儒者人文關懷的尚揚(1942)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檢視與憂心,是其〈董其昌計畫〉系列持續深化的緣由,旨在喚醒人們在過度科技文明的麻痺中,重新思考「天人合一」的永恒生命。此次展出的〈董其昌計畫-No.31〉作品是藝術家這個系列的最新力作,不論是從畫面的圖像、構圖、技法,及多種材料的使用,和作品本身所呈現的磅礡氣勢和東方文人畫的意味,除了顯示出尚揚對人類生命與存在關係的敏銳觀察,更體現了其對傳統文化的深厚涵養及格局。

主墻面另兩件非常極具視覺亂真效果的作品〈刮刀〉和〈殘荷〉,則為星星畫會的重要發起人及中國80年代最前衛的藝術家之一毛栗子的創作。毛栗子(1950)是此次新東方精神展覽中在創作中融入超級寫實的唯一藝術家,這次特別提供了其近幾年來以結合寫意抽象與寫實具象為主的全新創作。藝術家遊走于虛實之間的獨特方向,不僅展示了藝術家雄厚的寫實功底,更暗示了以較為意象抽象風格為主的東方美學中的另一種可能。在毛栗子作品旁邊的則為張方白(1965)標誌性的〈鷹〉系列作品,「鷹」可被視為是智慧、身分、地位、雄性、力量等的象徵,也是藝術家認為在目前日益物質化的社會,我們更需要這樣一個桀傲不馴的形象來重新喚起人們對意志、品質、精神的嚮往,進而回歸生命的本質。

相較于第一區較為偏複合媒材的作品,第二區展出的則為較為平面的繪畫作品,包括莊喆、楊識宏、譚平,及李磊作品。儘管這幾位藝術家作品本身的創作媒材較為單一,但在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卻也顯得更為純粹。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