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關注生態與家園 第四屆北京國際雙年展今日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9-19 19:28:21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致辭

2010年9月20日上午,歷經兩年籌備的第四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國家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美協領導、奧地利、愛沙尼亞等國駐華使節及美術界內著名評論家參加開幕式並到場祝賀。中國美術館披上盛裝,迎接中國美術界與世界交流的節日。

北京市副市長蔡赴朝致辭

生態環境問題是當今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在政治、經濟、科技等各個領域合力為解決全球生態危機運籌帷幄的時候,藝術界也在發出自己的聲音。用藝術形式呼籲人們保護、改善生態環境,維護、建設人類賴以生存的共同家園,是當代藝術家需要擔當的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第四屆北京雙年展敏銳把握到了這一點,以“生態與家園”為主題的第四屆北京雙年展搭建的就是這樣的國際藝術平臺,它成為2010金秋的北京迎來的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又一次盛典。

中國文聯黨組書記胡振民致辭

北京雙年展自從2003年創辦以來,已在2003年、2005年和2008年相繼成功舉辦了三屆,參展國家從首屆的45個增至第二屆的69個、第三屆的81個,本屆的參展國家已達85個。北京雙年展不僅參展國家的數量迅速增多,超過了在國際上久負盛名的威尼斯雙年展和聖保羅雙年展的發展速度。第四屆北京雙年展組委會經過一年多的緊張籌備,通過與一百多個國家的藝術機構進行詳細確認,以“生態與家園”為主題的本屆北京雙年展,將有85個國家的5百餘件繪畫、雕塑、裝置、影像以及綜合類作品在中國美術館亮相。其中喀麥隆(Cameroon)、哥斯大黎加(Costarica)、多明尼加(Dominique)、盧森堡(Luxemburg)、薩爾瓦多(Salvador)等國均是首次參展。

奧地利教育藝術文化部部長克勞迪婭·施密特致辭

第四屆北京雙年展的主題“生態與家園”獲得了國內外藝術家的普遍認同和響應。在外國駐華使館、中國駐外使館、國際藝術組織、國際策展人的大力協助下,陸續收到來自中國和世界93個國家的近4千名藝術家的應徵作品1萬2千余件。經北京雙年展策劃委員會的嚴格評審遴選,評選出參展藝術家共計535名,參展作品共計562件,國內(含港澳臺地區)作品164件,國外作品398件。圍繞“生態與家園”主題創作的藝術作品,在內容上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批判性的、警示性的,一類是肯定性的、讚美性的。前者側重於對破壞生態環境的惡劣思想和行為的尖銳批判,對生態危機嚴重性的深刻警示;後者側重於對保護生態環境的自覺意識和措施的積極肯定,對建設生態平衡的理想家園的熱情讚美。在形式上,參展作品仍以繪畫、雕塑形式為主,同時也吸納了一些裝置、影像等新媒體形式,更加多角度、全方位地表現了“生態與家園”這一內涵極其豐富的主題。

嘉賓為第四屆北京雙年展開幕式剪綵

除展覽規模擴大外,與往屆相比,本屆北京雙年展“新面孔”的參展藝術家也很多,多數國外作者都是初次來華展示自己的作品,很多國內作者是憑藉自己優秀新穎的主題創作初次入選。與往屆一樣,大展組委會將繼續設立最佳作品獎3名、優秀作品獎6名和中國青年藝術家作品獎3名,展前由特邀的國際評審團從主題性、藝術性、地域性等角度整體考量票選出獲獎作品,獲獎名單將在展覽開幕當天公佈。展覽期間,將於9月21日在北京飯店召開學術研討會,理性探索“藝術與當代生態環境的關係”。

展覽現場

主題展之外,另有智利特展和奧地利特展,將集中展示這兩個國家風格鮮明的當代藝術。值得一提的是,智利特展的12位參展藝術家,多位都是2.27智利特大地震的親歷者和倖存者,他們用攝影、裝置等形式記錄了地震引發的海嘯以及日常所見的生態危機,相信可以使觀者感同身受。居住並工作于奧地利的許多藝術家及其巨大的藝術潛力成為舉辦本次奧地利特展的基礎,這是一次能夠洞察奧地利最新一代藝術家的嘗試,他們的作品具有一種新興藝術的潛力,為我們了解未來的藝術發展趨勢提供一個角度。

1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