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雪梨雙年展蔡國強等九位華人藝術家參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6-02 13:44:51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雪梨雙年展是澳大利亞當代藝術界的兩年一度的盛事。日前,主題為“距離之美——動蕩時期的生存讚歌”第17屆雪梨雙年展在雪梨開幕,組織者期待今年能打破前年40萬人次參觀人數的紀錄。

  

此次展覽共邀請全球近160位藝術家參展及交流。“此次雙年展的目的即在於,將不同的文化類型平等地在當代藝術舞臺上展現,沒有孰優孰劣的區分。”談及展覽的主題,雙年展的藝術指導、國際策展人大衛·艾略特(David Elliot)説,“它既是指澳大利亞的位置,地理距離很遠。但更多的是指藝術,藝術如何作用以及如何與世界相連,我們生活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如果一旦有什麼問題的話,人們很難拯救自身。”艾略特認為,對他來説,他更看重的是藝術的境況,藝術家創作作品的空間感,他們所賦予作品的人生體驗,以及他們最終所呈現給觀眾的作品。這種距離感會有不同的質感,而這點很重要。

  據悉,此次展覽共有9位華人藝術家參展,其中有些藝術家曾與艾略特長期合作過,包括蔡國強,孫原和彭禹組合。在談到中國藝術家對西方藝術的影響時,艾略特表示,過去五年中國藝術家作品在藝術市場上産生了巨大反響,但從某種程度上講也可説僅是一種“泡沫”現象。他認為,他們試圖以傳統的中國元素、中國歷史為基礎,結合當代全球的社會現實,探討兩者之間的關係。而正是這種本土與全球元素之間的碰撞産生了眾多高品質的中國藝術作品。

  蔡國強給雪梨雙年展覽帶去了令觀眾感到震撼的作品《不合時宜:舞臺一》。這件作品模倣一輛爆炸的汽車在空中翻騰的過程,以突破時空限制的手法闡述了現實與夢幻、感性和理性之間的矛盾和困惑。

  中國藝術家沈少民在雪梨雙年展上展出了兩件“批判性”作品。在雪梨當代藝術館,他的永未完成的《盆景》系列新作,不僅揭示了盆景的製作過程,而且濃縮了人類控制自然的近乎虐待的做法。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