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來自異空間的資訊——宮島永太良上海慈善畫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3-09 14:26:48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水・金・地・火・木・震驚的FLOWER,2000年,161cm×100cm,布面丙烯,2張1組・著作《發現美術館》中刊登

 

來自異空間的資訊——宮島永太良上海慈善畫展

展覽時間:2010.4.2—4.11

展覽地點:上海美術館

策展人:肖小蘭

主辦單位:上海市慈善基金會,上海市美術家協會

支援單位:上海美術館

協辦單位:上海大學美術學院

 

2010年4月2日至11日宮島永太良的個人慈善畫展將在上海美術館舉辦。

宮島永太良是一位出生於60年代的日本當代藝術家。1999年開始在畫廊舉辦各種個人畫展,同時多次參加各種大型展覽和藝術活動。雖然與很多當代藝術家一樣,其早已突破了所謂藝術家的傳統意義,創作涉及文學、音樂、設計、繪畫等多個領域,近年來更致力於藝術與慈善事業的緊密結合,遂成為了一位具有社會廣泛影響力的社會活動家,然而宮島永太良依舊認為繪畫才是最能表達自己的方式,是他朝思暮想而永不放棄的人生旅伴。

本次畫展為期10天,展覽的展品不僅梳理了宮島永太良近十年的創作歷程,也把其近期的作品作為最重要的展示部分,共有100件作品參展。可以大致分為六類:1,宇宙心象; 2,多彩的抽象旋律;3,意象中的風景;4,生活中的詼諧;5,物體感覺;6,詩意中的空間和時間。宮島的繪畫,常常令人驚訝。他幾乎不受任何繪畫流派甚至繪畫技法的影響,而這些流派和技法在當今世界已累積為沉重的遺産,浸染著藝術家們。他的繪畫題材來源於兩個方向,一是生活中接觸最多、隨手拈來的日常物品,二是仿佛始終凝固在童真時代的奇譎的想像,兩者時常融合在一起,製造出非常感性而又意趣叢生的畫面。這有些類似人類原始的藝術思維——生活中最熟悉的物品和現象,都被視作有靈性的東西,然後憑藉自身的意志與情感,對這些東西進行直解式和幻想式的表現。事實上,宮島的心靈世界十分豐富。在為策劃上海美術館畫展時,宮島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鍾。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宮島採擷了許多與其關注方向相一致的元素。不僅以漢字的形式直接出現在作品中,豐富了表現形式,更重要的是明確表述了宮島對中國文化的崇敬。

2010年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38週年,又逢上海世博會舉辦之際。宮島永太良先生作為中日文化交流的承載者,在這次個人慈善畫展上不僅將為我們帶來了當今日本畫壇一股嶄新的畫風,也將其對世人的獨特關懷帶到了上海。宮島先生也希望通過促成此次“宮島永太良上海個人慈善畫展”,以增進中日兩國美術界的交流,讓更多的中國藝術家及美術愛好者了解畫家及其作品,並對中日兩國民間文化交流及中日人民的友誼作出貢獻。這將是宮島先生藝術活動邁向世界舞臺的第一站,主辦單位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和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對本次畫展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全力支援,同時在畫展組織籌辦過程中上海美術館也給予了大量的專業建議和工作上的幫助。這一切本身就已經可以成為一個中日文化交流的典範。

我們也期待著這樣的交流,並希望借助宮島永太良的展覽,嘗試著基於未來性的洞見,努力超越當今世界上的文化差異,從而拓展出關於文化及其觀念領域的全新天地。

 

錯覺,2009年,193.9cm×259.1cm,布面丙烯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