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提切利封筆作來上海 烏菲齊博物館首次來華

時間:2010-03-05 19:17:01 | 來源:新華書畫

資訊>展評>

 

義大利烏菲齊博物館珍藏首次來華 昨天于上博拆箱布展

波提切利《三博士來朝》(局部) 記者 劉行喆 翻拍

昨天下午,在上海博物館的二樓展廳中,上博和烏菲齊博物館的人員小心翼翼地從三層特製的運輸箱中取出了一幅創作于500年前的木版油畫。這幅名為《三博士來朝》的油畫是即將於3月10日下午開幕的“烏菲齊博物館珍藏展:十五世紀——二十世紀”中體量較大的作品,而同時它也是文藝復興的領軍人物波提切利的封筆之作——直到波提切利去世之時,這幅畫作仍有一些部分尚未完成,若細查畫作的背景人群部分,你或許可以看出18世紀時美第奇家族曾指派專門的畫家模倣大師的顏色筆觸添上的幾筆。此次展覽是以收藏文藝復興時期畫作而享有盛譽的佛羅倫薩烏菲齊博物館的展品首次來中國大陸進行大規模、成系統的展覽。烏菲齊博物館館長親任策展人,選取了跨越五個世紀、出自五十幾位畫家之手的82幅作品,你可以觸摸到它的野心——展示一個全面的烏菲齊。

波提切利、提香、丁托列托……

説到烏菲齊,或許你會想到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和《春》,提香的《花神》或米開朗琪羅的《聖家族》。沒錯,這些作品確實早已成為烏菲齊的名片,然而它們從未被允許離開義大利。據此次展覽組織方之一、中意博聯執行總裁康健所介紹,它們大多體量巨大,而且時代久遠,十分脆弱,因此會對運輸上造成極大的困難。

在昨日的拆箱現場,早報記者目睹《三博士來朝》從精確層疊的木箱中取出,為了保持500歲高齡的畫作“狀態”,還額外添置了恒濕系統。據介紹,此次參展的82件繪畫珍品已分兩批空運安全抵滬,目前正在進行緊張的布展。而其中,那些大名鼎鼎的名字也將出現,波提切利、提香和丁托列托各有一幅作品參展。

記者在布展現場看到,整個展覽分為風景、靜物和肖像三個部分。除了三位大師的畫作以外,還展示了眾多16至20世紀義大利、荷蘭、法國和德國畫家的重要作品。展覽將從3月11日持續至6月6日。

這些,即使在烏菲齊也看不到

據介紹,由於烏菲齊博物館的場地有限,而且展示的作品變動不多,因此,有眾多的畫作精品從未得到展示的機會,包括此次來到上海的《三博士來朝》。在這幅畫作中,波提切利畫的是三位來自東方的博士來到聖母面前慶祝聖靈誕生的情景。有意思的是,在這幅畫作中的眾多人物其實很多都是當時權貴人物的畫像,其中包括美第奇家族的成員。而由於時間久遠,誰是誰早就淹沒在歷史塵埃之中了。

除此之外,在肖像部分,兩幅近代畫家的自畫像也從未展出,其中一幅出自著名畫家巴郎。實際上,很多知名畫家以自畫像被烏菲齊收藏為榮,而烏菲齊也以超過1600幅收藏成為全世界收藏自畫像最多的博物館。

更有意思的是,如果你有興趣,你還可以在這裡進行一次美術史探秘。因為此次的展品,有一些畫作的作者身份仍然存疑。在烏菲齊的收藏品中,有一部分作品知道肯定是出自那一時代的幾位頂尖畫家之手,但卻無法確認到底出自何人。比如,在此次上博的展覽中,就有一幅畫作在開箱的時候,發現背面同時署有提香和喬凡尼·貝利尼的名字。這些神秘的署名是鑒賞留名還是收藏記錄?只能留待觀者自己判斷了。記者 蔡曉瑋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