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 繪畫

亞明:中國畫——獨立於東方的意象繪畫藝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1-20 14:30:33 | 文章來源: 新華書畫

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優秀文化傳統的國家。中國畫在東方以至世界藝壇,獨樹一幟,具備特有的民族風格和完整的理法體系。

在大量的出土文物中,我國六千年以前新石器時代産生的陶器上就繪製有生動的圖案、繪畫,從工藝中獨立出來是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戰國時期,就顯示了當時文化的可喜面貌。

作為獨立成幅的作品,我們今天還有幸能夠看到出土的兩千多年前的楚、漢帛畫,能夠欣賞東晉時期王羲之的書體、顧愷之的畫意。這個傳統延續發展了幾十個世紀,産生了無數的藝術珍品。秦漢至清,兩千三百年間,見於記載的畫家,就在萬人以上;當代,從事中國畫創作的人,就更難詳盡其數了。歷代中國畫作品,除在國內有極豐富的收藏外,同時散落于全世界的很多國家和地區,這批珍貴品,在人類藝術寶庫中,放射著奪目的光彩。

中國畫,向大海一樣浩瀚無際,我只想就其歷史的梗概、理論和技法,説明她的本質,她的獨特風采。

春秋戰國是我國思想領域十分活躍的一個時期,呈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那時眾多的學者、名家留下的著作中,最早表達了關於美學的思想。孔丘“遊于藝”“繪事後素”以及“詩言志”等見解,都是為了闡明文藝的社會功能。老子所論“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反映了他的樸素辨證觀點。莊周的論畫則偏重主觀作用,強調畫家的品格和激情。他在“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的論述中,第一次提到了“意”字,“意”是要求陳述一事之明確性和它的厚度……所有這些,都對後來的藝術門類,包括繪畫在內的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起著極大的啟發作用。

魏晉南北朝在我國繪畫史上佔有突出的地位,可以説是繪畫發展的關鍵時期。漢末動亂之後經濟逐漸回升,封建禮教統治的基礎瓦解了,知識界有了個性解放的要求,思想上再度活躍起來。人們趨向於個性、人格、操守、風度。在繪畫美學領域,顧愷之提出了“以形寫神”和“遷想妙得”的論點,把傳神看作藝術的最高要求;王麌提出“書乃吾自書,畫乃吾自畫”的主張,強調了作者主觀因素的重要,謝赫《畫品》中提出的“六法”(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曾被讚為繪畫“千載不易”的標準。“神”(精神)和“氣韻”實際是一體的,那就是神采、氣質和韻律。這一觀點的形成,應該説,就是中國文人畫的開始。繪畫發展到這時,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藝術部門。

魏晉之前,繪畫主要還是工匠從事的職業。我們可以從河南出土的戰國墓葬中的水陸攻戰紋銅鑒、宴樂射獵紋銅鑒、長沙楚墓出土的帛畫以及大量的漢畫像石中看到她的面貌。概略的線條傳統已經形成,反映著人們對於線的運動的美感嚮往,但獨立的繪畫理論著述還沒有産生。

魏晉至唐,是中國人物畫成熟、發展到昌盛的時期。前面顧愷之、謝赫關於神、韻方面的論述,也僅僅是指人物畫而言。以後隨著繪畫題材的拓寬,其含義也越來越豐富。唐代是中國古代非常令人嚮往的輝煌時代,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文化也較繁榮,不僅在我國歷史上,而且在亞洲歷史上,都起過巨大的作用。文化領域中詩歌和書法的高度發展,也深深地影響著繪畫。在一定意義上説,詩歌、書法、音樂等,對中國的繪畫起著先導的作用。詩歌、音樂對繪畫的影響早在先秦時期,書法對繪畫的影響可以追溯到秦漢。尤其對山水、花鳥畫的獨立和發展,有著格外密切的關係。所謂中國畫三味——畫骨、樂韻、詩魂,以及把繪畫稱作“無聲詩”等都是説明書法、音樂、詩歌對繪畫的深刻影響。

山水、花鳥畫的成熟和發展,是在唐以後的五代到宋,至此以後中國畫進入了長足的發展時期。那時到現在,也將近十個世紀了。宋代中葉以後,中國畫出現了一個新的轉機,這就是魏晉時期啟蒙的文人畫,在理論和實踐上日臻成熟了。詩、書、畫的結合,是她的形式;意象,則是她的本質。從蘇軾到趙孟頫到“元代四大家”(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這一體系逐漸在中國畫壇佔據了主導的地位,影響了以後數百年,直至現在,還有它的活力。人們不得不驚奇地看到,他們所主張的某些藝術原理和技巧奧秘,正是現代東方以至西方國家所竭力追求的東西。

1   2   3   下一頁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相關文章
· 水天中:中國畫價還很便宜
· 對話水天中:中國畫價還很便宜(圖)
· 中國畫“大”而“工”逼退“寫意”
· 傅抱石:一生為中國畫而生
· 盛世祥光---魯樵中國畫精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