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藝術家演繹另類《山海經》周春芽力挺“小師弟”

時間:2009-10-20 15:10:51 | 來源:藝術國際

資訊>展評>

“古人會認為滿大街都是看不懂的怪物”

坦克變成大象、油田塔變成蝎子、直升機變成飛蟲……這些讓人匪夷所思、奇妙無窮的畫面並不是出自國際哪位動漫大師,而是成都藝術家邱黯雄原創的水墨動畫《新山海經》。昨日,在成都廊橋藝術空間舉行了一場名為“歸去來兮”的多媒體展覽,展覽的主角只有一人,就是曾經留學德國,目前在上海發展的藝術家邱黯雄,現場展出了他的《江南錯》、《新山海經》、《空中的》、《民國風景》、《山河夢影》和《明夷之歌》等6部動畫短片,本土藝術家周春芽親自擔任展覽的學術主持,並來到展廳為這個創意非凡的年輕人捧場。

《新山海經》解讀能源危機

昨日的廊橋展覽現場被佈置成三個獨立的迷你電影院,邱黯雄用水墨技法創作的6部動畫短片輪流在這裡播放,其中《新山海經》最吸引眼球。這部短片長達30分鐘,是所有參展作品中最長的,在比例為4:1的三屏投影螢幕上,一幅隱喻現實的奇幻的水墨畫卷慢慢展開:為了滿足日益激增的人口,那些地球上的超級都市不斷擴張規模,以此過度開採油田,最後引發了一場世界大戰。影片中油田探井變成了滿地亂爬的蝎子,坦克是伸著長長鼻子的大象,漫天亂飛的昆蟲是直升機,地上爬行的汽車是各種異獸,它們是從輸油管道吞進去的油桶直接吐出來的,這些奇詭的畫面看得人們瞠目結舌,同時在心裏也對地球的未來隱隱擔憂。除此之外,邱黯雄的《江南錯》、《山河夢影》等作品相對沒有這麼犀利,而是用帶有禪意和哲理的筆觸向中國山水畫致敬。


 

德國留學促其回歸傳統

在《新山海經》的動畫片出爐前,邱黯雄用一本自創的小冊子來解讀自己心目中的山海經。在這本冊子裏,可以看到一些極為幽默和貼切的名詞解釋,比如他把飛碟(UFO)命名為“幽浮”(西方空中有物,形似盤,漂浮不定,其狀詭異,人莫能識,其名曰幽浮);汽車(AUTO)命名為“敖駝”(阿美利坎洲始有獸,頭扁腹空,背甲似琉璃,眼大如炬,足蹬風輪,不食而飲油,日行千里勝於駿馬,今世人皆馭之,其名曰敖駝,又名奇轍)。邱黯雄説:“大家一直認為《山海經》裏的東西荒誕不羈,但可能是因為它用自己的理解方式來看世界的緣故,如果有一個《山海經》時代的古人到了今天,他會發現滿大街都是看不懂的怪物。”邱黯雄表示,自己當年留學德國,讓自己找到了中國人的身份,從那時起開始覺得中國文化非常厲害,所以促成了自己把當代藝術的創意融入到傳統文化之中。

周春芽力挺“小師弟”

70後的邱黯雄1994年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1998年赴德國卡塞爾大學藝術學院學習,成為藝術家周春芽的同門師弟。此次展覽,周春芽也為校友和師弟“紮起”,擔任展覽學術主持。周春芽透露,早在18年前他就與邱黯雄認識。當時邱黯雄的畫色彩是黑黑的,但很有力量,在1996年中國美術館舉辦的成都油畫展上很突出,他説:“這個年輕藝術家創作的影像作品《新山海經》在當代藝術界異軍突起,作品觀念和想像力出乎意料,加上表現手法是中國傳統水墨風格,我想只有留學多年具有國際視野、又對中國傳統筆墨有深刻領悟的人,才能創作出這樣的作品,他的成功其實是中國元素的成功。”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