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 繪畫

新中國油畫 50年代激情澎湃彰顯民族風範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9-24 10:28:29 | 文章來源: 西安晚報

《開國大典》 1952年董希文

《地道戰》 1951年羅工柳

《齊白石像》 1954年吳作人

《劉胡蘭》 1957年馮法禩

自1949年建國以來,新中國美術走過了60年風雨歷程,取得了輝煌成就,油畫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近日,“向祖國彙報——新中國美術60年”大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啟幕,展出的作品中包括建國以來各時期推出的數百幅油畫代表作,引起了人們強烈關注。這些作品創作于什麼時代,具有怎樣的特殊意義和藝術特色?從本期起,我們將分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至今四期專題,對60年來畫壇誕生的經典油畫進行精彩回顧和解讀。

《開國大典》:共和國成立的藝術見證

董希文是新中國美術史上的重要油畫家,尤擅大型主題性繪畫創作。其作品善於汲取中國傳統藝術元素,風格明快,用色獨到,具有強烈的民族精神。《開國大典》創作于1952年,這幅巨制以強烈的色彩美和巧妙構圖,將建國初期蘊藏在人們心中特有的蓬勃朝氣和對建設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念展現得淋漓盡致。構圖上,畫家將毛澤東等開國元勳與人民群眾置於同一畫面中,突出舉國歡慶的意義;色調上,大面積的紅色地毯、柱子、燈籠、紅旗形成鮮明的主基調,與藍天、白雲構成了喜慶、隆重、明麗的氣氛,有力烘托了開國大典的主題。畫家還借鑒了中國傳統工筆重彩畫的技法,使人物臉部基本處於平光中,弱化環境色、光源色的影響,強調人物固有色的表現,使作品具有了雍容華貴的民族風韻,為中國油畫的民族化提供了寶貴經驗。1953年該畫在《人民日報》上刊登後引起轟動,被譽為“共和國成立的藝術見證”,並掀起了“油畫中國風”的藝術思潮。

《地道戰》:展現人民群眾的戰鬥智慧

羅工柳是畫家,也是革命者,早年從事版畫創作,成就不凡,解放後開始創作革命歷史題材油畫,作品風格樸實厚重。《地道戰》是他1951年為籌建中國革命博物館而創作的革命題材畫作,也是他50年代最著名的作品。抗戰中,羅工柳為躲避敵人曾鑽過老鄉的地窖,這一經歷使他萌發了創作《地道戰》的強烈衝動,以表現人民群眾的戰鬥智慧。此作以暗灰黃色為主色調,表現出敵明我暗的戰鬥環境及我方沉穩睿智的戰鬥精神;畫面中的紅色衣服,為這凝重的色調增添了一絲活躍氣氛;一道亮光照亮了昏暗的房間,也預示著戰爭的光明前景。畫面中間身形微屈的執槍女遊擊隊員與兩邊身穿黑襖的男隊員形成三角形構圖,使得畫面結構穩當。畫中人物各具姿態:有的持槍窺視窗外,有的趴在槽頭傾聽動靜,有的欲上梯偵察,從而營造出一種戲劇化的場面,從中也可窺見俄羅斯巡迴畫派對中國油畫的影響。

《齊白石像》:民族風韻的典範

吳作人是建國初期油畫畫壇的代表畫家,《齊白石像》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堪稱用西方油畫技法來表現民族風韻的典範。畫面中,畫家將白石老人的青灰色大袍作為主體,與暗紫色沙發、亮灰紫色背景一起構成了樸素、凝重、雍容的色調,極好地表現了白石老人厚樸博宏的精神世界。在灰色背景的襯托下,畫家重點刻畫了人物的面部與手,使其色調鮮明突出,具有虛實對比之妙,人物形象達到了形神兼備的境界:白石老人鶴發童顏、銀鬚飄散、目光深邃,表現出安詳端莊之態;左手食指、拇指還捏在一起,是長期執筆作畫養成的習慣,對該細節的把握顯示出畫家對生活的觀察之細。肖像畫之難,在於對人物內心精神世界的把握,所謂“蓋寫其形,必傳其神,傳其神,必寫其心”。從這一點來看,此作堪稱肖像畫的典範。俄羅斯普希金造型藝術博物館館長札莫希金曾這樣評價:“它足以和列賓的《托爾斯泰像》相媲美。”

《劉胡蘭》:營造傳神的悲壯色彩

馮法禩是老一輩油畫家中具有強烈現實主義精神的一位。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他積極投身於抗日救亡運動,創作了大量反映戰爭生活的現實主義作品,《劉胡蘭》是其中的經典之作。為創作此畫,畫家數次到山西文水縣收集素材,了解事件發生過程和環境細節,創作了大量素描習作,用了近三年時間才完成。作者以沉鬱而不失激昂的情緒,描繪了年僅15歲的女英雄劉胡蘭面對敵人的鍘刀寧死不屈的場景。此作構圖經典:劉胡蘭位於畫面顯要位置,似乎正在痛斥敵人的無恥兇殘;左下方群眾們滿懷激憤卻又無能為力;右邊敵人或低頭彎腰,或斜坐俯首,從視覺上均低於劉胡蘭的高度,突出了英雄高昂的革命氣概。色調處理上,該畫以暗灰藍綠色為主,烘托了殘酷的現場氣氛,也營造出傳神的悲壯色彩。作品展出後受到廣泛好評,被認為是借鑒蘇聯油畫創作經驗表現中國革命題材的一次成功嘗試。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江西將舉辦"走向新中國"油畫展 展多幅經典作品
· “基石——走過60年”油畫、雕塑、版畫作品邀請展
·  “董希文與油畫中國風”學術研討會
· 羅工柳:《胡一川油畫》序
· 從油畫到中國油畫
· 中國油畫的本土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