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 繪畫

訪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主任蘇新平教授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8-12 16:06:49 | 文章來源: 藝週刊

蘇新平

版畫是中國歷史與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收藏文化和藝術市場上不可或缺的品種構成。她表現形式多元,獨具裝飾性和現代感,極易與現代生活、居家藝術相得益彰。然而,具有人文親和力和適宜價位的中國當代版畫藝術,在市場上卻並不活躍。中國當代藝術拍賣市場為何難見重量級版畫作品?難道版畫與當代藝術水火不容?帶著疑問,記者採訪了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主任蘇新平教授。

中國版畫的前世今生

所謂版畫,是指藝術家運用刀、筆或其他工具,在金屬、石板、木板等不同板材上,進行繪製、雕刻、腐蝕等方法的製版過程,再通過印刷而完成的藝術作品。不難看出,版畫是藝術與印刷技法相結合的産物,以其獨有的表現方式為人們打開一扇通向藝術王國的窗口。

關於中國版畫的起源,可追溯到殷商時期鏤刻于龜甲、銅器、陶器等的文字符號。上世紀前中期,版畫曾十分流行,一度化身為社會宣傳和政府推廣的藝術形式。此後,由於改革開放、觀念更新,版畫在語境變異和視覺革命中,開始了材料技術和精神內涵的重構,實現了由傳統形態向現代形態的轉換。

蘇新平告訴記者,版畫變革、演化的總體趨勢是由單一、封閉、附屬型,向多維、開放、自主型演變,由一般性政治宣傳、淺層次反映生活走向個體內心深處的世界,版畫在關注現實的過程中形成了一種精神文化品格。在版畫的發展重組中,學院版畫走在了最前沿,以學術性、探索性、藝術語言的純粹性為特徵,挑戰傳統審美模式,把中國版畫推向了新階段。堪稱中國版畫的“中流砥柱”。

可以説,不斷挖掘的新材料和新工藝,使版畫的版種、版材得到空前拓展。從傳統浮水印木刻到“三版”(銅板、石版、絲網版畫),中國版畫製作趨於成熟,已漸發展為全方位、多版種的藝術品類。一批優秀版畫家的作品以其精良的製作技藝、獨特的思維和文化內涵,在全國版展以及國際版展中彰顯光彩。5月27日開幕的第九屆中國銅板、石版、絲網版畫展,將中國的“三版”精品迅速傳播,這些藝術思想活躍、形式語言創新的作品在一定意義上象徵著“中國版畫的時代創新”。

版畫與當代藝術的不解之緣

因轉型而切入當代,因裂變而形成多元格局,事實證明:版畫的革新是合乎規律的常態發展。在中國著名當代藝術家中,有不少人正是學版畫出身,如方力鈞、徐冰、劉煒等。甚至有人説,學版畫的比學其他畫種更容易往當代藝術、當代觀念的方向走。作為學院藝術教育的版畫樣式,與具備現代精神和現代語言的當代藝術,究竟有著什麼樣的聯繫呢?

這得從版畫的歷史説起,在明清時期,版畫曾作為文學的一種附屬品形式出現。到了抗戰時期及解放戰爭時期,版畫則成為有效的政治宣傳形式,這就使版畫具有突出思想觀念的特性,能給人以理念的衝擊。蘇新平認為,時至今日,版畫的製作往往需要一個團體來完成,藝術家在製作過程中需要和技師、工人合作,這樣的工作方法使創作者的思維方式更加開放外向。而當代藝術的當代性,恰恰表現為開放、合作和互動。因而接觸過版畫的藝術家能更容易融入當代藝術的領域。

從版畫走向當代藝術,蘇新平本人正是中國當代藝術界中成功的實踐者之一。出生於內蒙古的他以其樸拙的繪畫風格、敏銳的現實透射力及富有創造性的表現形式活躍於世界當代藝術舞臺,他的創作多以中國當代社會現實的進程為前提,通過提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當代性基因,再運用版畫的藝術手法,表達具有其個人符號特徵的文化情懷。在創作過程中,蘇新平運用過多種藝術樣式,不僅有版畫,也有油畫和裝置。但他告訴記者,即便是他的油畫作品,也仍然有著鮮明的版畫風格,版畫已成為他藝術語言的基礎。“受過嚴格的版畫訓練,對從事當代藝術有益。”蘇新平説,版畫的嚴格訓練使他的藝術生涯受益無窮。前期的嚴密構思、嚴謹的創作步驟,最適合以觀念創新為特徵的當代藝術。同時,版畫藝術使他練就了把握黑白大塊面對比的造型能力,這就形成了他特有的藝術語言。

可複製=沒價值?

蘇新平認為,版畫表現的題材可以很廣泛,形式語言也十分豐富,各種版種的版味、印痕和肌理,都潛藏著獨特的趣味和精神內涵。挖掘版畫的潛力,應充分發揮版畫本體語言的藝術魅力、作品內涵和形式美感,發揮版畫現代感、裝飾感和複數性的特長,認真研究版畫的審美價值,在作品中充分表達某種心理狀態和思想感情。

中國版畫經歷過漫長的歷程,其藝術價值在國際上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5月14日的深圳觀瀾國際版畫雙年展被稱為是“中國版畫在國際藝術領域表達話語權的新舉措”,中國版畫在與國外版畫的同臺競技中顯示出別樣的活力。對此,蘇新平表示,中國版畫隊伍的品質一點都不差,中國版畫藝術在創造性與審美性上已能與國際藝術接軌,只是缺乏社會普遍群體的認識。由此可見,真正推動中國版畫創作的力量除了靠表現技巧和思想表達上的鑽研,還需要讓更多的人喜歡上版畫,這樣才能最終給版畫的創作者打一劑強心針。也就是説,雖然中國版畫的技法及主題很重要,但中國的版畫要發展,還應“走向大眾”。

的確,有著長久歷史的中國版畫在中國藝術品市場上並不受青睞,中國版畫的市場價值表現與國外市場有著很大落差。與國內備受關注的油畫與國畫比較,版畫的市場分量與價格也存在著巨大的差距。而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中,版畫與油畫是可以相提並論的,版畫一直是歐美國家藝術品市場中銷售量最大的畫種之一。據了解,在歐洲,版畫是進入家庭的,堪稱最具大眾性的藝術品。這主要是由於版畫可以相對重復印製,價格比其他藝術品相對低廉,適合許多有藝術需求的家庭收藏與裝飾需要。此外,隨著當代印刷科技的發展,版畫也具有強烈的現代感,這符合當代消費者的欣賞習慣。

而目前,中國版畫既沒有進入日益增多的對藝術有需求的家庭,更沒能廣泛走進眾多收藏家的視野。據分析,導致中國版畫市場不溫不火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版畫的“複數性”不符合藏家要求的“唯一性”。大多數人認為版畫只是一種複製品,或者是油畫原作的“拷貝”版本,沒有多大價值。但是,蘇新平告訴記者,版畫雖然可重復印製,但印製的過程中有著藝術家的創作參與和定額限制的信譽保證,也可以呈現出稀缺性與收藏價值。

名家限量版畫或成收藏新寵

蘇新平説,許多富有藝術造詣的藝術家用版畫進行創作,這些版畫作品已經被收藏界關注,版畫的發展空間將會越來越大。這是因為,名家版畫有著原作的風韻,由於受到“複數性”的限制,其價位相對較低,但因為是名家真跡,也就兼具了收藏價值與投資價值,因而成為原版藝術品的補充。隨著名家原作的不斷升值,其限量版畫的市場價格也會隨之提升,這就使名家的版畫作品呈現出具有巨大的升值空間。

此外,版畫有木版畫、銅版畫、石版畫與絲網版畫等版種的不同,各版種又因製版與印刷技術的不同而産生不同的藝術效果,因此版畫可以表現的題材十分豐富,因此對收藏者來説,必要的鑒賞力和前瞻性也十分重要。由於版畫的印製過程是一項非常複雜的技術性工作,因而每件作品一般都有印額的限制,這也就決定它的收藏價值。如畢加索、米羅等人的版畫原作動輒上萬美元,有時在拍賣行甚至能以數十萬美元的價格拍出。

就如巴菲特所言,“如果你想等到知更鳥報春,那春天就快結束了”。當前,國內一些拍賣公司與畫廊已捕捉到市場走勢,他們通過組織拍賣、展覽與策劃等活動,已使許多收藏者開始了解、接納並關注版畫藝術。當然,在版畫收藏中,除了關注版畫作者的名氣之外,收藏家也十分看重版畫作品本身的收藏價值,如作品的觀念、感情、題材、表現形式等。

進入21世紀,藝術已成為真實生活的一部分,擁有享受藝術權利的人們對精神文化産品也日趨個性化、多元化和多樣性。因此,開啟中國版畫進入市場的通道,讓中國優秀的版畫藝術融入社會、溝通大眾,無疑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特殊的歷史意義。雖然目前版畫在中國當代藝術市場中還不是炙手可熱的收藏資源,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人們審美水準的不斷提高和版畫創作的風格多樣化,那些既有學術性、裝飾性又有現代藝術感的版畫作品,總有一天會進入中國的尋常百姓家,成為人們日常的投資品種。如同蘇新平説的,“中國版畫市場當然有潛力,這毫無疑問!”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相關文章
· 蘇新平:展覽注重語言的獨立性、當代性
· 蘇新平:從具象飛躍到意象的諸神殿堂
· 蘇新平:重返社會的個體之路
· 寄語空寂的遠方—蘇新平訪談錄
· 自我的審視與外化的關照—關於蘇新平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