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21噸龍泉窯瓷片驚現江蘇淮安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8-12 09:08:18 | 文章來源: 現代快報

11萬片青瓷見證明代龍泉窯興衰

在拍賣市場,龍泉窯瓷器是精品難求,一件龍泉窯瓷器價值百萬元。然而,近來由南京博物院和楚州博物館聯合組成的考古隊在淮安市楚州區河下古鎮發現了一處大型元、明龍泉窯碎片遺址,一下發現了11萬片21.8噸龍泉窯青瓷片,其中不乏龍泉窯中的精品瓷片,為官窯禦制專門用來獻給皇家使用的。據了解,這處遺址見證了龍泉窯青瓷如何從皇家貢品沒落的歷史,為明代洪武(朱元璋)至天順(明英宗)時期的漕運和龍泉窯産品的流通課題研究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

發現 市民哄搶文物引來考古隊

去年9月,淮安市楚州區接到匿名電話:楚州區河下古鎮竹巷街河道改造工程中,挖掘機在河道3米以下挖出了古瓷片,遭到了大家的哄搶。接到報告後,淮安市楚州博物館立即派考古人員趕到現場,開始搶救性考古發掘。南京博物館考古隊也火速趕到了事發現場。

經初步勘探,市民哄搶的都是龍泉窯瓷器,這處遺址很大,工地的平面形狀略呈“凹”字形,東西長17米,南北寬7.5米~9.7米。“雖然面積並不是很大,但堆積很厚,共有6層地層,其中,龍泉窯分佈在第5層,這些瓷片呈斜坡狀,由西向東,越來越厚,最厚的地方有1米高。”考古專家們發現,所有的龍泉窯瓷器都“體無完膚”,大多只有手掌的1/4大,這處遺址是人為造成的,應該是事先有意打碎,然後被扔在河岸的堤壩上。經初步統計,遺址出土的瓷片基本來自龍泉窯,除了極少數是元末的外,大多集中在明初至明英宗時期的。還有少數的瓷片一看,就非常潤澤光亮,雖然在地下埋了500多年,色澤看上去和剛出爐時無二,這應該是官窯禦製品。“我們共提取瓷片291袋,每袋重150~170斤,總重量至少有21.8噸。”一位考古專家介紹。

太炫了!35種器形9種釉

“太精彩了,我們原本以為龍泉窯都是青釉,沒有鬥彩那麼燦爛奪目,但是,我一看那成千上萬的瓷片,真的感覺太炫了!”一位還在現場整理瓷片的專家告訴記者,這次出土的龍泉窯瓷片足足有11萬片,器物品種之多,釉色之多,為江蘇考古史上罕見。

出土的瓷片如果修復起來,大多為碗,不過光碗的品種就分撇口碗、直口碗、唇口碗、花口碗、小底斂口碗;除了碗,還有碟子、高足杯、小盞以及瓶子、爐類等35種器形。而釉色上,雖然是青瓷,但是又分為好多種青,有青釉、翠青釉、青綠釉、淺青綠釉、青灰釉、淺青灰釉、青黃釉、茶黃釉、淺青釉等9種,還有粗釉。

“由於有些是御用品,紋飾上相當講究。”專家説,紋飾有100余種,如:嬰戲紋、兔與靈芝紋、人騎海馬紋、牡丹紋、菊花紋、牽牛花、蓮紋……部分團花紋樣上還印有款識,用楷書寫著“天字”“穎”“旺”“初”等,每種紋樣和款字都有固定搭配。

揭秘 為何如此多龍泉窯青瓷?

為什麼淮安有這麼多的龍泉窯青瓷?為啥都是碎瓷片呢?

專家介紹,龍泉窯青瓷産于浙江龍泉縣。明洪武26年(1393年)至天順八年(1464年),龍泉窯為宮廷燒造青瓷,通過漕運送到當時的京城,而古淮安(今楚州)是南北水運樞紐。“作為貢品,龍泉窯青瓷在這裡挑選,精品就送往北京,有瑕疵的,就地打碎,我們發現有的碎瓷片就是有一點點疤。”

專家説,楚州河下古鎮是當年全國聞名的重要商埠,也是龍泉窯産品的集散地之一,出土的少量的龍泉窯精品,應該是當時龍泉窯專門為朝廷生産的官器。

明皇帝為何棄用龍泉窯?

巧合的是,這批瓷器的時代下限是明英宗天順年間,它們很可能見證了龍泉窯最後的輝煌。西元1464年,成化皇帝剛即位,就在《即位詔》中下令,景德鎮和龍泉窯的禦制瓷器,燒好的即刻運京,未燒好的馬上停止。在此以後,龍泉窯再未接過皇家的大宗“訂單”,就此失去貢品地位。

專家説,“原因可能有兩種,首先是皇帝審美疲勞造成的。明代後來的皇帝在審美上發生了變化,尤其是後來的成化皇帝喜歡彩瓷,不喜歡素雅的青瓷;而這一點,艷麗的成化鬥彩就是明證。其次是,龍泉窯地處偏僻,在古代它被稱為‘浙江的西藏’,從杭州到龍泉,一箱物品往往要翻山越嶺,交通極度不便,成本太高。”

專家説,與龍泉窯的衰落相伴的是景德鎮瓷器的興盛。在接下來的五六百年,直至現在,景德鎮都是中國瓷器的第一重鎮。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龍泉窯瓷器首進京 故宮傳世瓷器同展
· 中國當代瓷器只能是國際市場的“地攤貨”?
· 西夏瓷器走出“深閨”示眾人
· 雲南典藏春拍 2猶太人1700萬拍走中國7瓷器
· 碎片比瓷器還值錢 這個展覽讓人大跌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