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造化天工——吳作人寫生作品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8-05 17:36:51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裕固女盛裝

2009年8月10日,“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大家系列展”中又一重要展覽“造化天工——吳作人寫生作品展”將在北京畫院美術館舉行開幕式,展覽將持續到9月2日。此次展覽是由全國政協書畫室、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央美術學院、北京畫院等單位聯合主辦的。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北京畫院美術館通力合作,將吳作人先生一生中創作的美術作品進行專題性展出,展覽囊括了從上世紀三十年代吳作人旅歐學習期間的素描習作開始至八十年代的速寫《巴黎盧浮宮》寫生作品九十余幅。除展品外,展覽中還將吳作人“西行寫生”的場景進行復原,結合寫生活動展板、文獻、視頻等展品資料,共同呈現了吳作人先生的寫生歷程。

北京畫院策劃、組織“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大家系列展”活動已經成為北京畫院美術館建館以來重要的品牌展覽。同以往的“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大家系列展”相比,“造化天工——吳作人寫生作品展” 選取吳作人的寫生精品為主體,以寫生與創作的關係為策劃出發點,配合部分成熟的中國畫、油畫作品展出,強調了學術性、問題性。共同探討二十世紀美術大家寫生活動對創作的影響與意義,反思當下中國畫創作、油畫創作中存在的問題。為此,北京畫院專門集中學術力量在展覽同期編撰推出《造化天工——吳作人寫生作品集》;此外,在展覽開幕當天,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還將舉辦以“寫生與二十世紀中國畫變革”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從而使“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大家系列展”逐步成為集出版、展覽、學術研討會為一體完善的活動系列。

此次展覽聚集了吳作人創作的在美術史上産生過重要影響的作品。其中包括速寫《戰地值勤》、《戰地難民》等,這是在1938年臺兒莊大捷後,吳作人在中央大學和徐悲鴻的支援下,與中大藝術系學生孫宗慰以及在武漢的陳曉南、沙季同、林家旅等五人組成“中央大學戰地寫生團”,並被委派為團長,赴河南潢川等戰場進行寫生創作的。這些作品如實的記錄了當時抗日戰爭戰場的真實場景,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吳作人等一批藝術家多投身於描繪社會主義建設的洪流中。1954年始,他多次到黃河三門峽水庫建設基地寫生采風,創作了描繪黃河三門峽水庫建造過程的油畫作品《中流砥柱——黃河三門峽組畫之一》、《人定勝天——黃河三門峽組畫之二》等,也將在此次展出。此外還包括了“十張紙齋”的經典作品。吳作人先生在主持中央美術學院教學工作之餘,組織美院師生舉辦了“十張紙齋”晚畫會活動。美術家、文學家、戲劇家都參與其中,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人物畫像,紀錄了當時祖國人民的精神狀態和社會風貌。

就吳作人先生的寫生活動與藝術創作而言,他是二十世紀美術史中一位革新者和開拓者。在此次展覽中還以圖文並茂的寫生活動展板及寫生畫具等實物展示,全面展現吳作人先生的寫生歷程和所取得的藝術成就。

吳作人簡歷

1908年,吳作人生於江省蘇州市。1926年入蘇州工業專科學校建築系。1927年至1930年初先後就讀于上海藝術大學、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及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師從著名畫家徐悲鴻先生,並參加南國革新運動。1930年赴歐洲學習,先入巴黎高等美術學校,後考入比利時布魯塞爾王家美術學院巴思天教授畫室學習。入學第二年即在全院暑期大會考中以《男人體》獲全院油畫第一名,並獲金質獎章和桂冠生榮譽。巴思天教授稱讚他“既不是弗拉曼畫派,又不是中國傳統,乃是充滿個性的作者”。1935年回國後在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抗戰期間隨校西遷重慶。1938年率“戰地寫生團”赴抗戰前方作畫。1943年至1944年,赴陜甘青地區寫生,臨摹敦煌壁畫。1944年至1945年初赴康藏高原,深入少數民族地區,寫各色風貌,作大量寫生畫,舉行多次展覽。1946年,任國立北平藝專教務長,建國後一直在中央美術學院擔任教學和領導工作,並創作出大量為人民所喜愛的作品。吳作人生前曾擔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名譽院長、第一至六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七至八屆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參議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等職務,並且是法國政府和文化部“藝術文學最高勳章”獲得者、比利時“王冠級榮譽勳章”獲得者。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吳作人個展
· 吳作人的“有我”與“無我”——訪吳作人女婿商玉生、外孫商宏
· 大師齊聚回顧吳作人的“教與學”
· 錢紹武:中西合璧吳作人的畫和中國文化傳統
· 靳尚誼出席“吳作人銅像揭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