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藝術遭遇市場
藝術品市場大致可分為古玩字畫、當代藝術、現代藝術幾大類型,在海口,多集中在藍天路、華發大廈古玩城、東湖跳蚤市場,其中,東湖市場多以花梨木、海撈瓷、黎苗工藝品為主。
在海南古玩城內,僅書畫相關鋪面就有10來個。在藍天路、國貿等地,也存在一些書畫工作室或畫廊。
在藝術畫作背後,畫廊投資者的隊伍正在悄然壯大。不同於以往由藝術家主導的畫廊投資,這一波對於藝術的投資,更多的是一種由“圈外人”引發的文化創意産業。
田宇説,在藝術史上,從沒有做好一個畫家,同時經營好畫廊的,對書畫作品的投資,只能由有市場眼光的人來完成書畫作品到市場的全過程。
走在街頭,人們會發現許多店面也在出售書畫作品,但多是臨摹的“行畫”,這些“畫店”,準確地説,還不能稱為畫廊。
隨著市場的細分,高中低檔的各個作品在市場都能見到。有人也許買不起真品,找個贗品也能勉強欣賞一下。
當然,“工藝品與藝術品是有差距的,工藝品只在於工藝價值,而藝術品具有獨創性。”胡瑞蕓説,一些畫店出售的作品只是藝術複製品,甚至有部分來自聞名的深圳大芬村。
在收藏品方面,田宇、胡瑞蕓不約而同地提到,海南藝術市場偏重對花梨木、瓷器、黎苗藝術品,而對現代書畫作品有些缺失。
藝術與市場掛鉤,就要以商業的模式來運作藝術品,有時會遇到一些困難。胡瑞蕓同時也是海南丁紹光作品展組委會秘書長,她對藝術市場有獨特的見解。
“特別是近三年,藝術消費成倍增長,相關的店多了,由此引發市場不規範,特別是存在一些以次充好的現象,需要整頓。”胡瑞蕓説。
畫廊開啟新生活模式
有數據顯示,全國畫廊在5萬家以上,僅山東一省就有2000多家,其中北京有1000多家,上海800多家,一些中小城市和小縣城也是畫廊雲集。
在北京,畫廊一般設在資訊量與資金流量大的中央商務區。這一帶的畫廊,裝修豪華典雅、畫作品質上乘、價位高檔,其經營的目標是瞄準有購買力以及購買習慣的人群,而光顧者基本上是在京的外國人和有著穩定收入的白領階層,以及有實力的企業和收藏機構。
但在海口,書畫館則多是人跡罕至,“也有一點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味道”。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逐步提高,審美觀念的日益更新。近年,書畫以一種新的美麗元素漸漸進入尋常百姓家。
人們在裝飾居所墻面時,常常會選用一些水彩畫、中國畫或油畫。尤其是油畫,頗受人們青睞。
據介紹,現代家居比較適宜挂飾油畫,因為油畫色彩鮮艷,容易保存,風格上跟現代居家設計比較相融。再別致的裝修,要是整個廳房只有生硬的傢具,看上去都會像是缺少了一點東西。
在墻上添上一兩幅高雅的油畫,馬上可以讓廳房的裝修顯得生動起來。而且好的油畫不僅有觀賞價值,還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