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華:在花鳥畫世界遨遊

時間:2009-06-13 14:03:33 | 來源:美術報 作者:楊鴻聖

資訊>展評>

陽光和煦,柳絮輕拂,幾隻小燕子正在樹枝上戲耍,四週桃花盛開。寥寥幾筆,滿眼和諧春天的景象躍然紙上……這是畫家張雲華無數繪畫中的一個畫面。

張雲華是一名人民警察,我與他曾是同事,我小他15歲,卻是忘年交,因為我倆興趣相投,性格相近,平時對畫事無話不説。張雲華對畫畫很投入,創作也很勤奮,多年來,張雲華致力於探索、研究花鳥繪畫技巧。他走的是自學之路,自謙為“野路子”,其實他對畫道十分專業。他懂得要畫好國畫必須要從書法入手的道理,因而在學畫時對行草書下了不少功夫,當然這也得益於他對唐楷、漢隸打下的童子功。而後走進《芥子園畫譜》,用線條和墨色造型寫意,抒發其胸中之境。

張雲華自號秀水釣徒,只因是喜歡釣魚的緣故,後來學畫,遂把“釣魚”之道運用其中。每當在攻克一種題材時,他就會靜靜地蹲點“垂釣”,無論從牡丹到梅蘭竹菊“四君子”,還是從魚類到鳥類、草蟲,他都要做到入腦入手才肯罷休。他的繪畫方法學的是沒骨和小寫意,但又並不局限於此,用他自己的話説是“借他山之石造自己之景”,因此對清代的鄭板橋、任伯年,近代的吳昌碩,現代的齊白石等諸多大師的作品,悟其用筆用墨、構圖與立意……反覆揣摩,尤其是海上畫派和當代孫其峰、王雪濤等大家的作品,不斷摹習,領悟其法,收穫甚豐。而一旦他在作畫時又往往不太墨守成規,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冥頑不懈地去追求自己夢想中的背叛與突破,用自己的筆墨語言畫自己喜愛的題材,使作品具有鮮明的個性與時代特徵。

張雲華的花鳥畫世界,盡顯和諧與情趣,美不勝收。他堅持用心作畫,使得畫面生機盎然。張雲華善於捕捉一花一物的天趣,融神于形。展卷細品,他筆下的花鳥,取象于平中見奇,運用條幅與方形構圖,韻味無窮。作畫時用線流暢、柔和、老辣而俊美,透出一股靈氣。其畫面那花與魚蟲之間,綴著或紅、或青、或黃的枝葉,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在秋日的陽光下,力顯一派祥和的氣象。他幾十載如一日,執著不息,努力不懈,在藝術道路上苦苦追求,用汗水澆注著璀璨的藝術之花。

懷揣愛心才能創作出祥和的作品,關愛社會、熱愛生活才能充實畫的內涵。謙虛好學的張雲華堅持用心作畫,他感情豐富而細膩,他以細膩的感情勾勒出時代氣息的畫面。無論是他那意韻深邃的大花鳥畫,抑或那些異態紛呈的花鳥、魚蟲小品,無不生動傳神地透射出一種強勁的震撼力。每當社會公益慈善活動需要,張雲華總是積極參與,無償奉獻。每年的擁軍活動、助殘活動等,張雲華定會潑墨揮毫,獻上愛心,表達一名書畫家的誠意。早在1998年,他就牽頭公安書畫家義賣書畫,然後將義賣所得的3400多元錢捐贈給福利院,曾被大眾媒體和專業報刊宣傳報道。今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社會各界積極行動,以不同形式參與抗震救災活動,張雲華不但捐款捐物,還捐贈了8幅書畫表達愛心。

常言道:畫如其人。張雲華的畫和做人,我感受是極相似的。張雲華,待人接物真誠直率,這種個性也往往在他的作品中自然而然地體現。他的畫是那種寥寥數筆便神靈活現,意境深遠,同時又體現粗獷大氣。有行家觀其畫後評價道:“他的畫用墨豐富,用筆簡練而傳神,這樣的花鳥畫家現在不多。”

張雲華從一名軍人到人民警察,工作很出色,畫藝也不遜色。十多年來,他已經畫出了許多成功的作品,取得過許多榮譽,其中獲得過中國美協和公安部舉辦的“衛士之光”書畫展優秀獎,畫作在十多年前,就被嘉興博物館、沈鈞儒紀念館等收藏。近年來,專業報刊上也時常有他作品亮相。這足以證明他的畫藝水準。

有美術評論家在評論中説:“張雲華曾經在傳統花鳥畫藝術的大海裏自修,且做到不盲從、不復古,堅持推陳出新,很不容易。”其實,推陳出新,尋找新的突破口是張雲華一直沒有放棄的追求,因為,自從進入國畫之門後,他除了研習繪畫技法,對畫理這一高深的法則始終在不斷探究。他多次説,通畫理才能悟真諦。事實也如此,我們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畫理對他的繪畫所産生的境界。

最近,張雲華出了一本畫冊,作為同道,真為他感到高興。相信這本畫冊的問世,不僅是張雲華繪畫事業中一個時期的小結和回顧,也是他在花甲之年採擷的藝術果實,更是給同道們一盤豐盛的藝術佳肴。


張雲華 鬧春圖


張雲華 香遠益清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