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鬱風:風回富春山

時間:2009-04-03 10:33:42 | 來源:東方早報

資訊>展評>

鬱風繪畫作品

年輕時的黃苗子、鬱風與張大千、呂恩

在書店看見一本名為《風回富春山》的小書時,才想起——鬱風先生離開我們快兩年了。

“你的白髮透過夕陽鑲滿了金邊,漂亮而叱吒一生的英雄到底也成為了一個啰嗦的老太婆。你自己瞧瞧,你的一天説之不休、走之不休的精力,一秒鐘一個主意的煩人的勁頭,你一定會活得比我們之中哪一個都長。那就説好了!大家的故事就由你繼續説給後人聽了……”按照黃永玉的説法,鬱風應該是這群歷經滄桑的文化老人最後的代言者。可惜的是,老太太兩年前就再沒有辦法講述屬於他們的故事了。

王悅陽

2007年4月15日,一個看似普通的日子,由於深夜聞知先生的離去,一下子灰暗到無以復加。多麼可愛的老太太,愛笑、愛説、愛美、愛生活、愛文化、愛朋友……91年的生涯,老太太過得那麼真,那麼純,令人羨慕!

鬱達夫的侄女,鬱華的女兒,黃苗子的夫人……這一切已經讓這位老太太不平凡起來,何況她還能畫畫,會寫作,還有演戲,設計服裝,策劃展覽,用西班牙文唱《鴿子》……幾乎無所不能!更何況,她的身邊,有著魯迅、夏衍、茅盾、郭沫若、潘漢年、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林風眠、傅抱石、葉淺予、丁聰、曹禺、吳祖光、馮亦代、楊憲益、張瑞芳、戴愛蓮、王世襄等一連串名字。

翻開《風回富春山》,那麼多朋友、親人、晚輩的回憶、感動、思念,洋溢在字裏行間。然而,最令我動容的,卻是書的序言,那是鬱風在2006年5月寫給自己的四妹的:“我要告訴你的只是這兩天突然有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新感覺,也許是由於這兩天不舒服嗓子説不出話,膝腿酸痛無力,而眼看著比我大的苗子比我強多了,他很早起來就趕活,寫不完的稿,還不完的字債,還不斷地聽電話、接待客人……這個以前從來沒有過的感覺就是:我會早于他離開這個世界!”

“再精彩的演出也有謝幕的時候!大概是快到了謝幕的時候了,我不能想像這個家沒有了我會是什麼樣子。一切都會習慣的……”

別看老太太活得如此可愛天真,仿佛從不曾老過,其實,聰明的她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明白……對於自己曾經的苦難與不幸,她幾乎不曾傷感過,即使在那特殊的年月裏身陷囹圄,她依然能用肥皂盒子養草自娛,還拿省下的手紙在“草地”上搭“蒙古包”,用肥皂的彩色包裝紙拼貼出一幅《冬梅圖》。老太太從沒對那段歲月有過怨言,哪怕是一兩句“狠話”。鬱風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聯想到她去世前的那段歲月,病痛時刻折磨著老人,但她卻依然故我,連續動了三次大手術,她卻笑稱自己是江湖無人不知的“鬱三刀”,在病房中大講笑話,並堅持認為自己“現在的聲音很像梅蘭芳”;還為親友們探望時帶來的好看的花畫速寫;甚至連線頭都還沒拆,就跟著老朋友黃永玉夫婦去了次湘西鳳凰,還高興地説:“我過年再來!”可惜的是,願望再也沒有實現。只差十天,被她視為“最後謝幕”的“白頭偕老之歌——黃苗子鬱風藝術展”,老太太還是沒能趕上。可有誰想到,天生愛熱鬧的鬱風,最終以這次盛大而溫馨的展覽,讓生前所有的舊遇新知為之相送了人生最後一程。

老太太其實挺“橫”的。建國後,作為美協負責人的鬱風經常去齊白石老人家求教,偶爾畫成了一幅老人作畫神態的速寫,極為傳神。明知齊白石喜歡,她卻堅持不送,無奈的老人只得在畫上題下;“鬱風女士藝精,為白石寫像甚似,然非白石所有”……丁聰先生的夫人沈峻奶奶曾告訴我,有一回,老太太邀請她去家裏吃“正宗的上海餛飩”,沒想到上桌的卻是一塊塊面疙瘩。身為“老上海”的沈峻很納悶,“這怎麼是上海餛飩呢?”但鬱風卻堅持強調,“這是我在最高級的商場買的!”後來,沈駿才知道,原來愛逛街的老太太買了速凍餛飩之後,拎著塑膠袋在王府井逛了整整一下午,徹底忘記了餛飩的事,以至回到家的時候,那些餛飩早就化開粘在一起了……在平時的一些小事上,老太太也“橫”得幾近摳門,然而,每逢捐款,最起勁的還是這位老太太。在擔任中國美術館展覽部主任的日子裏,以“挂畫人”自居的鬱風從不肯放棄每一個細節,如何挂畫、如何佈置都要嚴格按照她的意思辦。

老太太一輩子熱愛著生活,愛遊山玩水,愛聊天聚會,愛所有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年過八十依然“竹杖芒鞋踏青山”,走遍了大江南北;90歲的生日紀念,居然是去保利劇院看“多媒體話劇《琥珀》”;91歲在病床上,還唸唸不忘要再去一次住了近十年的澳大利亞看一種名叫Jacaranda的紫色花樹……這就是鬱風,對待生活總是那樣大大咧咧,對待藝術卻是那樣孜孜不倦。因此,每每看她那一張張色彩繽紛的繪畫,那一篇篇感情濃烈得化不開的文章,總會覺得是那樣細膩,那般真摯,那麼動人!老太太正是把自己的一輩子,投入到了這紛繁複雜的世界之中,因而在她的筆下,在她的眼中,在她的嘴裏,這個世界永遠是那麼美好,那麼燦爛,令人心生感動。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