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深圳首家藝術生活超市誕生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2-12 08:40:44 | 文章來源: 深圳商報

藝術與百姓生活用品設計結合,拉近了藝術與普通生活的距離。

因為融入了眾多藝術名家的作品,普通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家居裝飾産品變得與眾不同,吸引市民對這些産品産生濃厚的興趣。

新年伊始,深圳藝術市場又有大動作。深圳首家藝術生活超市日前出現在“深圳22藝術區”。這個由格豐藝術機構最新推出的“Art365藝術生活超市”源於“讓藝術走入生活”的理念,希望人人都買得起藝術品,分享藝術般的生活。

據負責人李金珍介紹,藝術生活超市由藝術書吧、授權産品館、油畫倉儲、水墨倉儲、版畫倉儲、攝影倉儲六大藝術空間組成。油畫倉儲、水墨倉儲、版畫倉儲、攝影倉儲裏擺放的都是藝術家的原創作品;授權産品館則主要是名家作品的衍生産品,如記事本、馬克杯、花瓶等日常生活家居用品。

記者在現場看到,相比于原創作品倉儲前的冷清,授權産品館內則十分熱鬧。因為有了張曉剛、岳敏君等當代藝術名家的作品,這些普通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家居裝飾産品變得與眾不同,吸引了眾多市民,不論是老人還是小孩都對這些産品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藝術生活超市的市場空間究竟有多大?藝術衍生品對整個藝術産業鏈的發展有何意義?記者昨日採訪了消費者、藝術生活超市的策劃者和産業經濟研究專家。

“高端路線”轉向“平民路線”

與以往動輒幾十萬上百萬元的藝術品相比,藝術生活超市走的則是“平民路線”。“藝術生活超市面向的是日益增長的大眾消費群體。‘買得起的藝術品’不但可以做家居的裝飾欣賞,還具有保值的功能,能為擁有者帶來收益,同時又能讓生活充滿情趣。”李金珍告訴記者,“以往藝術市場都喜歡走高端路線,現在應改變市場策略,藝術品應該面向普通百姓,讓跟生活有關的藝術類創意産品走入平常百姓家。”

在這個特別的超市裏,油畫、國畫、攝影、版畫、雕塑等原創作品都以倉儲的形式向大眾開放。每個倉儲都分門別類地挂著代表性藝術家的作品,市民可以像參加展覽一樣隨意參觀和體驗。雖然價格大都在三四千元左右,最高的價位也不超過3萬元,但來原創作品倉儲選購的市民卻寥寥無幾。對此,李金珍的説法是,以往的藝術品都是面向藏家的,藝術品畢竟區別於日常必需品,藝術生活品的市場還需要慢慢培養。她相信隨著經濟、文化和大眾審美的不斷提高,藝術和生活將會越來越沒有明顯的界限,當“藝術要融入生活,生活要藝術化”的概念漸漸深入人心後,這個市場會慢慢熱起來。

生活用品變得“品位不凡”

相比之下,授權産品館則“人氣”頗旺。映襯著齊白石畫作中大大小小櫻桃的食具,雕刻著劉國松國畫的茶具,印著周春芽作品的鋼筆、檯燈,印有岳敏君“大笑臉”的徽章、馬克杯……這些原本普通的商品,因為藝術家作品的出現頓時顯得品位不凡,吸引了各個年齡層次的市民。“原來,藝術與生活是相通的。”在看完這些商品後,市民李先生説,名家的作品通過記事本、茶杯、花瓶等生活必需品走入家庭,既能令生活充滿藝術品質,也能提升整個家庭的藝術氛圍。

記者在現場看到,因為有了藝術作品的“包裝”,這些産品的價位比一般的産品高出許多。一個印有張曉剛作品的環保袋標價近80元,一個有著齊白石畫作的保溫瓶則近400元。儘管比普通的産品價位高出近一倍,來參觀選購的人還是絡繹不絕。一個五六歲的小孩被印有岳敏君“大笑臉”的馬克杯吸引住了,纏著母親要買下來,雖然杯子上百元,但這位母親還是欣然買下。很多市民表示,這些産品富有特色和品位,雖然價錢上貴一些,但放在家裏顯得有檔次,令整個家居空間充滿了藝術感。

藝術衍生品市場漸有起色

目前,許多藝術名家作品已被授權應用到各種材質各種用途的居家與辦公用品,從屏風、咖啡杯、茶壺、蠟燭燈、花瓶到筆電、手錶、滑鼠墊、挂畫等 ,這些藝術衍生品的應用範圍幾乎涵蓋了生活的各個方面。

“Art365藝術生活超市”的策劃者、格豐藝術機構藝術總監黃瀧認為,藝術授權是一種商業簽證,把藝術名家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符號融入到日常用品中,不但能增加市場佔有率、帶動整個藝術産業鏈的發展,同時還讓藝術更多地走進市民生活,培育這座城市的藝術氛圍。

但令黃瀧感到遺憾的是,國內目前藝術産品授權並不發達,藝術衍生品的市場還需要培植。黃瀧告訴記者,藝術生活超市裏大部分衍生産品都來自日本和南韓,雖然這些藝術品的原作者都是中國藝術家,但藝術授權業發達的日本和南韓已搶先一步獲得了産品開發的授權。他認為,中國應該積極開發藝術産品,將藝術作品的價值融入日常用品,起到一個文化植入的效應,增加産品的文化附加值,從而形成文化品牌,進一步地促進産業發展。

目前,格豐藝術機構已經自主開發了部分授權産品,如帶有深圳本土藝術家韓世驊、陳海,廣州藝術家田流沙作品的記事本。黃瀧説,下一步將面向全國範圍進行藝術品的開發,但重點還是開發深圳本土藝術家的作品。“爭取把深圳的後續力量調動起來,以帶動深圳文化藝術産業的發展。”

企業合作産品開發有待加強

儘管十分看好藝術衍生品的發展前景,但黃瀧也向記者表示,一項産品的開發涉及到産業之間的整合、産品的開發生産成本以及企業之間合作等問題。“一項産品的開發是個週期性的過程,對於藝術産品授權業並不發達的中國來説,産業鏈條上各個環節的資源整合還存在一定的難度。”

“藝術授權是國際通行的藝術産業商業模式,藝術衍生品的開發對於推動藝術産業和傳統産業相互融合、促進傳統産業的升級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深圳大學産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魏達志教授認為,將藝術名家的作品用到器具上,走入千家萬戶,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普及文化、提高市民生活品質的作用。但藝術衍生品的開發也同樣面臨授權是否規範、目標客戶群的設定是否準確等問題。“總之,衍生品這種終端産品是否能在産業鏈條的發展中起到積極作用主要看其在市場上的覆蓋面和拉動消費的作用,這一切都必須要通過市場的檢驗。”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