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宗頤 硃筆荷花
1月16日,深圳美術館,我與敦煌·饒宗頤敦煌學藝展開展。這顯然不是一般的展覽,在國學熱浪紅遍南北之時,這個展覽主人或者説他的名字已經超越了展覽本身的意義。開幕當天,已至耄耋之年的饒公在開幕時親臨深圳,真學者、偽學者和饒宗頤的粉絲、國學的粉絲、敦煌學的粉絲和那些熱愛藝術的粉絲瘋狂了。
這位常常被別人拿來與王國維及陳寅恪相比的大學者,在這次展覽中展出了80多幅書畫作品的同時,還把他歷年來關於敦煌的學術著作全部列入展出內容,為這個展覽添加了厚厚的學術籌碼。
上世紀50年代,當敦煌學在中國還少人問津的時候,饒宗頤已經開始了對敦煌學的研究。而身處中西交融的香港,又使得他的研究具有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上世紀60年代,饒宗頤遠赴法國巴黎科學中心研究敦煌經卷,在經卷的背後及拖尾部分有一些畫稿,這些畫稿在敦煌經卷被發現後的百年之中,一直被人忽視,直至饒宗頤發掘出來,這就是後來著名的敦煌白畫。從上個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饒宗頤先生就開始探索用敦煌白畫的技法進行創作,因而從他手中産生了一種有別於宋代李公麟和元代趙孟頫的秀麗形色的白描畫。他在追尋這種唐代技法的時候,利用了漢晉書法的線條,所以他所描繪的敦煌白畫,就自然而然帶著一種書法的氣息。
這個展覽除了展示他與敦煌姻緣,還展示他與中國改革開放前沿深圳的關係。上世紀80年代,饒宗頤曾多次應邀到深圳講學,所以他在展覽的現場一直説:“我與深圳有著很深的緣分。”開幕現場,饒公還把自己的繪畫作品《硃筆荷花》和書法作品《至勤禪師偈五言聯》贈送給深圳,聯中寫道:“青山原不動,浮雲任去來。”
季羨林曾經説過:“近年來,國內出現各式各樣的大師,而我季羨林心目中的大師就是饒宗頤。”饒宗頤是中國讀書人的一個理想化身:文史哲藝涉獵廣博,詩書畫樂造詣高深,凡甲骨、敦煌、古文字、上古史、近東古史、藝術史、音樂、詞學等,均有專著,出版書40種,學術論文過300篇。饒宗頤1917年出生在廣東潮安的一個大富之家,父親饒鍔既是當地首富,又是一位儒商。饒鍔早年參加過柳亞子等人創辦的文學團體——南社。饒宗頤少年時代就顯示出非同尋常的天賦,18歲就繼承父親遺志,編寫完成《潮州藝文志》。他與錢鐘書、季羨林並稱中國學術雙子星,無論是先時的“南饒北錢”,還是現在的“南饒北季”,饒宗頤坐鎮南方,始終是這個時代文化路標式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