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克森·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又譯傑克森·波拉克,1912年1月28日-1956年8月11日)是一位有影響力的美國藝術家以及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運動的主要力量。1月28日是他的生日,谷歌在全球的首頁,以他的作品作為Logo,對他表示紀念。
傑克森·波洛克(J.Jackson Pollock 1912-1956)簡介:
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畫家。是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在世界範圍裏新美國繪畫的象徵。
波洛克是抽象表現主義的先驅,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以其在帆布上很隨意地潑濺顏料、灑出流線的技藝而著稱,他的作品往往具有難以忘懷的自然品質。
波洛克1912年1月生於美國懷俄明州的科迪城。早年在紐約學生聯盟學畫時,對默西哥畫家西蓋羅斯、奧羅斯科有極大興趣,後又追隨H·霍夫曼的畫法。1912年1月28日生於懷俄明州的科迪城,1956年8月 11日在紐約州駕車失事喪生。他最初對雕塑感興趣,曾在紐約學生聯盟隨T.H.本頓學畫。但他感興趣的是D.A.西凱羅斯、J.C.奧羅斯科的作品。之後又迷戀H.霍夫曼的畫。
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為聯邦藝術計劃部工作。1943年舉行個人畫展,從此得到美國現代派美術收藏家P.古根海姆的資助。 1945年波洛克從紐約市遷往郊區長島,開始了他的行動繪畫的創作。《整整五潯》(1947)是用油彩和鉛在畫布上創作的,頓時名聲大噪,毀譽不一。 1946~1950年的作品或者用優雅的線,如《藍色無意識》(1946);或者在畫面厚涂繁複的色彩,如《灼眼》(1946)。1951年,他的畫風突然變得平靜、柔和,出現暗示具體物象的模糊輪廓。這期間,他的部分作品是黑白的,如《黑與白·第5號》(1952);部分是色彩佈滿整個畫面的滴流畫,如《集中》(1952);還有厚彩作品,如《氣味》(1955)。波洛克在成名之後陷入極端的矛盾和苦悶之中。他對自己的行動繪畫似乎失去信心,幾乎停止創作。在失望之餘,他的精神狀態變得異常,常常酩酊大醉。
1930年開始移居紐約,進入美國現代畫家本頓所領導的紐約藝術學生聯合會學習。這時他所作的大多是小幅風景畫,1938~1943年間,他的第一批參展作品顯示了某種摹倣畢加索、米羅、甚至馬宋等畫家的性質,除了運用象徵和發揮超現實主義的幻想之外,手法是半抽象的。
1943年開始舉行個人展覽,得到美國現代派藝術收藏家古根海姆的資助,從此波洛克在美國和西歐名噪一時.1945~1946年間,波洛克從紐約遷往郊區長島,開始他的行動派繪畫創作。
波洛克行動繪畫的創作過程很奇特,他先把畫布釘在地板上,然後用棍棒澆上油漆,隨著畫家自己的走動,任其在畫布上滴流,他説,他的創作是潛意識的衝動,“當我畫畫時,我不知道在畫什麼,只有以後,我才看到我畫了什麼。”
波洛克的油畫有著令人愉悅的美,是因為它們與自然界不規則的事物一樣符合分形法則。所謂分形,就是部分與整體具有同樣的形狀。當我們觀察海岸線時,會吃驚地發現海岸線的一部分與整個海岸線具有同樣的形狀,這就是分形,大自然中到處充滿了這種分形藝術。
波洛克的行動繪畫的作畫過程:
波洛克的行動繪畫的作畫過程一般是:把畫布釘在地板上,圍著畫布像踏著舞步似地走動,用棍棒蘸上油漆,任其在畫布上滴流。他還摒棄畫家常用的工具,並且將沙、玻璃碎片或其他東西摻雜在顏料裏面,使其成為稠厚的流體。他聲稱,預先不知道畫什麼,而是經過一個認知的階段後,才看到了自己到底畫了什麼。波洛克的行動繪畫,是為了擺脫手腕、手肘和肩膀的限制,便於畫家表現無法自控的內在意識和行動。在這方面,波洛克的抽象表現主義或行動繪畫是繼承了超現實主義的表現潛意識的觀念和自動主義手法的。
波洛克的作品,反映了美國民族不墨守成規、勇於進取、不斷開掘宏觀世界和內在意識深處的精神,也表現了他們在高度工業化社會中的憂慮、焦灼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