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秋拍遭遇腰斬 谷底尚未到來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12-23 16:08:59 | 文章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藝術市場短期內難以恢復

  當然,當代藝術會在今秋出現大幅回調早已在許多人的預料之內。然而真正讓人心寒的,是此次秋拍中傳統板塊的低迷。

  甘學軍坦言:“我們事先已經預料到市場會受影響,但實際感受,要比預測的嚴重得多。”他指出,此次傳統板塊藝術品的成交價位,普遍比往年降低了20%~30%。而天價拍品的數量更是急劇下降。內地的秋拍當中,千萬元級拍品目前僅有匡時成交的八大山人《柏鹿圖》(1881.6萬元人民幣)一件,無論是與春拍還是與去年相比都遜色不少。

  甘學軍認為,這不僅僅顯示出投機性資金正在退場,更重要的原因是,買家的購買力已經大幅下降。

  比如,華辰此次重點推出的“積翠園藏畫”專場,網羅了自宋元以降,歷代名家的精品之作,文徵明的《競秀爭流》、仇英的《山水》、王翚的《倣王晉卿採菱圖》都在其中,而且拍品大多流傳有序,更有前輩高人巨眼鑒定題跋,為原作增色不少。

  然而拍賣現場,仍然是觀者眾多、應者寥寥。最後,幾件高價拍品紛紛流拍,成交率僅達61.98%。“如果在市場好的時候,這個專場應該不成問題。但這一次,有一些比較重要的老客戶,因為資金上或者企業經營上的原因,沒有到場。而新的買家,在這種市場氛圍中,也不像過去那麼熱情高漲,而以觀望居多,有些很好的東西,就是不伸手,我們也沒辦法。”甘學軍説。

  然而此次金融危機所打擊的,還不僅僅是部分買家的購買力,更是整個市場的信心。

  牟建平指出:“無論是藏家還是買家,購買慾望減退,觀望心理更重些,對市場未來走勢看不準,特別是對當前介入時機是否合適也沒底,導致投入的資金減少,出手謹慎了許多,以往的千金一擲很難再目睹。另一方面,由於賣家預感到市場不好,好的東西賣不出好價錢,産生惜售心理,很精的拍品在今年秋拍中也難得一見。”

  市場越是疲軟,藏家越是不願拋出精品。甘學軍將這種現象稱為“交易真空”。如果説買家謹慎是當前市場驟降的元兇,那麼賣家惜售則很可能成為未來藝術市場持續低迷的主因。也正是基於這點,他才認為,藝術市場的“谷底”會在明年春天。

  中國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字畫鑒定委員宣家鑫也認為:“明年藝術市場的拍品數量將會陸陸續續減少20%~30%,而成交金額,也將在今年秋拍的基礎上,進一步減少10%~15%。”

  “中國的當代藝術、瓷器、書畫,整體已經走入拐點。這個拐點的週期估計在1到2年。而且這次的金融風暴,它可能不像過去的遊資型,而是呈‘L’形發展,也就是説,低迷期可能會持續幾年、十幾年。而藝術市場的發展曲線也可能如此。”宣家鑫説。

  明年是藏家的大好時機

  然而,在如此悲觀的前景下,宣家鑫仍然在積極買入近現代及古代書畫精品。他認為,在買家普遍産生恐慌心理的情況下,對於真正有眼力和財力的收藏家來説,恰好是一個機遇。

  在最近的秋拍當中,他先後買進了多件張大千、徐悲鴻等名家的作品,共斥資400多萬元人民幣。這個價格已經比過去低了大約20%。

  華雨舟的想法也與宣家鑫不謀而合。他的華氏畫廊每年都會購入一些20世紀中國油畫精品。但在過去幾年的拍賣會上,常常因為競爭激烈,無法購入心儀的拍品。而今年秋拍當中,他明顯感覺拍賣會上的競爭減弱了許多,他也得以用非常合理的價格,買到了幾件市場上為數不多的油畫精品。

  “其實明年的時機還要好。”宣家鑫説,“在藝術品市場中,買家往往有一種從眾心理。這次佳士得古書畫專場上,最高價的一件作品是國外藏家買去的,而且價格還不低,説明他們比國內買家有前瞻性。”

  因此宣家鑫建議,現在有實力的買家,可以挑選一些古代和近現代書畫中的精品、稀品買入,而且最宜選擇名家的代表作,而非應酬之作。這樣的作品,將會成為今後幾年中,資本最好的避風港。“等到這波金融危機過去以後,它們帶來的回報將會達到5倍、10倍。”除此之外,由於相關規定限制拍賣,幾乎沒有經過任何炒作的高古瓷器,以及歷史、文物價值高且行情較為健康的高古佛像,都是適合收藏和投資的“安全”板塊。

  此次北京瀚海推出的“中華宗教雕塑藝術瑰寶”專場,雖然成交率不高,但幾件重點拍品大都順利成交,且成交價格都高出了拍前最高估價。其中一件明代的“西方三聖佛”估價僅600萬~800萬元人民幣,成交價卻高達918萬元人民幣;而另一件估價68萬元人民幣的15世紀“自在觀音”,也以134萬元人民幣成交,幾乎比估價高出一倍。這也是此次秋拍中,少有的未經“打折”的藝術品,牟建平評論到。

  當然在市場走低的情況下,流入市場的精品數量也會減少許多。這就需要買傢具有專業的眼力,來辨別優劣。

  “這次秋拍中,有些很明顯不靠譜的近現代書畫大師的贗品愣是幾百萬元成交了,倒讓我很納悶,説明當前國內有些買家還很業餘。”牟建平説道,“拍賣是講究‘藝術’的,現場調度烘托也很重要,這裡面暗含‘貓膩’,外人很難看出其中真真假假,既需要多看,也要練就一副‘火眼金睛’。”

  牟建平説得含蓄,宣家鑫卻一針見血:“這兩年官窯瓷大熱,其實真正的官窯數量極少,而且都有編號,現在市場上能夠看到的‘官窯’,可以説80%都是假的。當時行情好,魚目混珠,現在冷靜下來了以後,價格就開始下跌了。這次在香港佳士得拍出最高價4690萬元人民幣的清乾隆禦制粉紅地粉彩軋道蝴蝶瓶,如果在過去幾年,能拍到7000萬到8000萬元人民幣。”

  然而牟建平所指的“真真假假”還遠不止拍品本身:“香港蘇富比、佳士得推介日韓和東南亞當代藝術,只能看作是一種補漲行為,過度炒作也要小心風險。就像股市一樣,補漲的往往力度有限,跟晚了就只能被套。”

   上一頁   1   2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世界華人創新設計大賽聲明
· [專稿] 798藝術區展覽及活動資訊
· [專稿] “魏境”魏海彬作品展
· [專稿] 08年強潤偉陳克雄聯展
· [專稿] 青年油畫家張海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