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金融危機來勢洶洶 藝術市場下滑新藝術家上位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11-24 14:42:22 | 文章來源: 雅倡藝術網

  夏末秋初,涼意剛剛爬上鼻梢兒之際,金融風暴的寒流早已登陸中國並且來勢洶洶。

  2008年的秋天之於中國藝術界也可謂多事之秋。各大拍賣場“噩耗頻出”。

  先是,倫敦佳士得“當代藝術夜場拍賣”中,“天價王”張曉剛的《父親和女兒》無人問津。然後在國內,香港蘇富比10月4日和5日的秋拍上,47件中國當代藝術品,僅成交28件,成交率59.57%,總成交額1.17億港元,不到最低估價的一半。諸多中國當代藝術大腕的作品遭遇流拍,方力鈞的7件拍品有6件流拍;岳敏君的代表作《飛翔》也流拍。另外,一些當代藝術知名人物的作品成交也不理想,如蘇新平4張作品有3張流拍;劉小東4張作品有2張流拍;徐冰4張作品有2張流拍;最慘的是馬六明,作品全部流拍。其他如張洹、季大純、郭偉、毛旭輝、朱偉、申玲、邱志傑、毛焰、劉國松等均有作品流拍(以上數據統計自:雅昌藝術網)。

  10月18日開槌的菲利普斯夜場拍賣,中國當代藝術無人問津。這次夜場拍賣中一共有4件中國當代藝術家作品,分別是張曉剛2002年創作的《血緣系列:男孩》,估價為20萬至30萬英鎊;曾梵志2004年創作的“亂筆”系列的《小女孩》,估價為40萬至60萬英鎊;岳敏君的雕塑作品《當代兵馬俑NO.7》,估價為50萬至75萬英鎊以及嚴培明1992年創作的《無題》,估價為10萬至15萬英鎊。這4件作品被安排在全場中間的時段位置拍賣,但是最終都沒有逃脫流拍的厄運,4件作品無一成交(以上數據統計自:中國證券網)。

  11月中旬,中國嘉德國際拍賣公司的中國油畫及雕塑專場,原定於9點半開場的拍賣,入座率不到一半。拍賣率為51.96%,總成交價2585.7萬元,近半作品流拍。下午的“中國油畫及雕塑(下)”專場,成交比率54.16%,總成交價2606.7萬元(以上數據統計自:東方收藏)。

  是否遇冷

  流拍是正常現象

  張穎(華夏時報文化生活部主任)

  受全球經濟影響,投資藝術品市場的收藏人資産大幅縮水。因為炒作藝術的藏家又是相對固定的人群,所以“天價”作品屢屢流拍。一年前,各大拍賣會的成交率幾近100%,而今年的成交量僅為50%到60%。現在,不僅中國當代藝術拍賣會門可羅雀,傳統藝術也遭冷遇。在今年秋拍會上,董其昌的作品也遭遇了流拍。但是,50%到60%其實是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正常成交率。在藝術市場過熱的五年前大概就是這個情況。

  岳敏君(1962年出生)的作品局部。有藝評認為“大腦袋”風格已成為上一代藝術家炒錢的工具。

  肖喆洛(1983年出生)的作品。有藝評認為80後新銳畫家更關注個人感情,更少標榜政治、社會元素。

  畫廊:開始“薄利多銷”,我們還好

  林冬(某畫廊工作人員)

  各個畫廊在當前環境下受到的影響是不一樣的。目前看我們畫廊還好。雖然受經濟下滑影響,對藝術品有需求的少數人群正在縮減他們的預算,但是畫廊方面可以轉向“薄利多銷”策略。其實有相當數量的人把藝術收藏看做是比較穩健的投資方式,這也是一部分支撐力。不過也聽説很多小畫廊由於資金週轉不好開始易主。藝術圈周邊的産業,比如藝術媒體,有的確實也因為沒有宣傳經費活不下去了。

  老富倒閉新富起 中價作品更加火

  呂岩峰(中國美協)

  同樣受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很多與美國息息相關的行業受到強烈衝擊。然而,遠離美國銀行、金融投資公司,又沒有購買美國不良資産的一些民族工業、基礎設施行業在這次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中並沒有受到太多影響。有些行業反而比從前要更好些,像現在很多批發市場、打折商場就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繁榮。這些行業中誕生的中産階級現在也開始關注藝術投資市場,於是把中等價位的小畫家作品炒“火”了。這些新秀由於沒有那麼大的名氣,作品大概幾十萬一幅。這個數目對於一般人來説雖然也不小,但是相對“天價王”(張曉剛、方力鈞、岳敏君等)動輒幾千萬的天價還是要少很多,所以廣受中産階級的喜愛。

  某些作品可能從100萬跌到5萬

  劉太乃(藝術市場評論家)

  美國第三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的現象可能會在“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出現。幾年來“中國當代藝術”過度炒作本來就應該有所調整,現在又逢金融巨浪,看來是躲不過了。接下來我們可以看到,不少藝術家的作品價格會從過去的100萬元人民幣跌到5萬元人民幣,甚至乏人問津。“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將出現數十個猶如雷曼兄弟股價無量下跌的個案。

1   2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謠——張煒個展
· [專稿] Image Tunnel電影放映活動
· [專稿] 以身觀身──2008中國行為藝術文獻展
· [專稿] 深圳市第四屆創意十二月系列活動
· [專稿] 中國文化可以衝擊西方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