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對中國當代油畫的幾點思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11-24 14:39:49 | 文章來源: 雅倡藝術網

  Ⅰ關於現象學方法論

  存在主義對於繪畫的理解,是對真而不是對美的把握。與傳統現實主義正好相反,不是從物到作品,而是從作品到物。在作品中事物以其不同於日常生活有用性的物性而存在,即是説“存在者的真理本身置入作品”。

  怎麼置入?當然是通過藝術家,所以畢加索説:“我不創造,我只發現。”也許,“存在者的真理本身”這一説法顯得晦澀,不如海德格爾另一更為直接的表述:“藝術就是真理的生成和發生”——真理本身是可能被懸置的,但生成和發生的過程卻很值得研究。

  這正好是存在主義和現象學之於藝術的連接處。

  從現象學方法看,所謂繪畫是繪製時由人和自然共同生成的,是觀者、思者、畫者在用筆用墨用色的過程中,和自然深藏之真理相互開啟的結果。既然是相互開啟,對象的自在持存性和堅固性、自我的先驗自明性和確定性,都值得懷疑,都處於在場的改變過程之中。

  在這裡,企圖以確定的主體去發現既定的對象(甚或真理),並以此來解釋繪畫創作中心、物、眼、手的關係,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心並不是純然自在、正確無誤的東西,它不能不為集體無意識、知識型構、慣性意識形態和文化工業資本所左右。繪畫不只是人和景物的關係——即便如此,在人和自然溝通的背後,仍然是人對社會的反抗與順從。藝術如果不在現有事物中譴責現有事物(馬爾庫塞),如果不通過讓異化顯明化極致化而使之走向反面(本雅明),如果不以非藝術、反藝術的方式來否定獨裁大眾化或大眾化獨裁(阿多爾諾),就不可能達到真正的創作自由。

  因此,我們不能放棄存在主義對於自由的嚮往。藝術在顯示自己自由的同時也揭示了他人的自由,因而是對存在的挽回和對自由的保衛。藝術必須介入生活,介入的目的乃是為了揭露生活的異化,從而捍衛個體自由。

  在自由遭遇的重重苦難面前,僅僅由現象學方法導引出天人合一的浪漫描述,是十分虛偽的;如果還把這種元敘事局限在“美”這樣一個古典藝術美學範疇,那就更加荒謬。如果以此來討論藝術本體和繪畫性,如果以此來討論林風眠代表的在野的藝術傳統,如果以此來討論學院、學術、學者和中國當代藝術的關係,我想除了憤世嫉俗之外,就只剩下了自娛自樂。

  Ⅱ關於創作的主體性  

對於數字技術帶來的視聽複製手段的巨大變化,無論怎麼估計都不過分。但不管機械複製、製造的圖像如何充塞人類交際交流空間,也不管數字化、電子化的虛擬世界如何加速擴張,數象或圖像作為傳達媒介,始終是人類符號活動的一部分。在單向度的符號活動中,人類不再能夠直接面對現實世界,因而藝術必須以人類心靈與身體的全部功能,衝動、想像、情感、思維以及眼的發現、手的創造來建立人類與實在溝通的橋梁,並不斷重塑我們對於實在的概念。由此繪畫因其個別身體的手工作業自有其存在的價值。但這只是一個基礎,因為繪畫即是作為手工圖像,同樣體現了人類把世界符號化的能力。這是一種集體的生存能力,是文化傳統對個體心理的形成。從人類和自然的關係看,它是主動的;但從集體和個體的關係看,它又是被動的。因此繪畫需要一種動力性機制來反撥符號系統的慣性和惰性,讓人真正重新去直面眼前的世界,從而保護個體生命和實在對象的直接聯繫。只有這樣,繪畫創造才是可能的。

  無論是面對文化資本操控的圖像時代,還是面對慣性意識操控的繪畫傳統,繪畫的創造性都離不開個體生命的自我意識。自我意識的變化是當代繪畫研究的核心問題。

  在現代主義時期,主體和客體、自我和對像是二元分離的,主體、自我的完整、正確與自信,構成了現代畫家的英雄人格,因而現代藝術的批判是對傳統、對社會亦即對既已存在的客體、對象的批判。其問題意識是對象化的。

  然而在今天,由於經濟全球化及文化傳播方式的變化,現代主義精英意識正在改變。當你直面問題時,問題不僅是對象化的,而且是主體化的,因為你就在問題之中,就是問題的一部分。當今世界如此之多的社會問題、文化問題和精神問題與每一個人都有關係。我們和客體、對象的關係,由於有問題的共同性、共生性和共犯性,不再可能是二元分離的。當代藝術中自我意識所發生的變化,也就是主體的問題化,亦即主體的對象化。這其中既包含主體性的消解也包含主體性的尋覓,而主體意識的重建只能實現于不斷直面問題和反省問題的過程之中。

  主體既有問題,其內在結構就不可能是完整的、正確無誤的和完全自我界定的。因此當代藝術的根本要義在於,通過反省自我來揭示問題並揭示問題的遮蔽者,即那些用宏大敘事和終極意義作為權力代碼的操控性力量——國家政治、文化資本、慣性意識和知識型構等等。從此一意義上講,當代藝術只能生長在荒原、野地、邊緣、底層和另類之中。居於學院而沒有“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心態,是很難真正切入當代藝術的。

1   2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全國青年美術家提名展
· [專稿] 謠——張煒個展
· [專稿] Image Tunnel電影放映活動
· [專稿] 以身觀身──2008中國行為藝術文獻展
· [專稿] 牛房倉庫藝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