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看“從提香到戈雅——普拉多博物館藏藝術珍品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11-19 16:53:18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二、提香與威尼斯畫派的官能誘惑

  以提香為代表的威尼斯畫派是這個展覽的一大亮點,即使是在2006年義大利年舉辦的各項義大利美術展中我們也沒有看到這麼多義大利特別是威尼斯畫派大師的精彩作品。

  作為文藝復興從人性解放走到肉欲氾濫的見證,威尼斯畫派的藝術帶給世人的是世俗的快樂與官能的美感。提香、丁托列托和委羅內塞等威尼斯畫派大師的作品均具有這種品質。在普拉多博物館的收藏中,提香的作品多達36件,丁托列托委羅內塞的作品分別有25件和16件,由此該館成為威尼斯畫派的收藏重鎮。

  提香的《沉醉在愛與音樂中的維納斯》估價高達人民幣5億元,是這次展覽中投保最高的作品。此畫描繪的是一位豐滿健碩的裸女斜倚在床榻上,在他的腳頭一位衣著華麗的青年紳士一邊彈琴一邊扭過頭來凝視著裸女的身體。背景是窗外的園林,其中帶有大理石雕刻噴泉水流如注,孔雀和鹿群在靜靜地憩息,還有一對情侶相擁前行。將裸女畫在室內是提香的首創,這是提香眾多室內裸女中的一幅。值得一提的是,在現存提香的作品中,與這一幅畫主題相同、構圖相近的作品有很多幅,普拉多博物館還藏有一幅提香繪製的名為《維納斯與風琴師》的作品,與這一幅遠看起來幾乎沒有差別,兩者有著相同的構圖和背景,也有著相似的人物姿態與造型。只是後者中的彈琴者留有鬍鬚年齡稍大,而維納斯肩頭的丘比特被床沿的小狗所替代。有論者認為此類作品表現了視覺與聽覺兩者間的和諧之美,但如論如何,這都只是一個富於官能刺激性的場面,其人物的姿態神情帶有明顯的色情意味。看得出這樣的人物安排與情節設計頗得僱主歡心,因而提香一再重復地畫了多個“變體”,其中部分版本和具體細節的繪製由助手完成。正是由於缺乏唯一的獨創性並帶有“行畫”色彩,此畫在提香的作品中只能算是三流水準。

  展品中《菲利浦二世》倒是算得上提香肖像畫創作中的上乘佳作。這幅半身像將年輕的王子(此畫創作于他即位的四年之前)描繪得活靈活現,如睹真身。此時的主人公正為擺姿勢而屏住呼吸,似乎只要你打聲招呼他就會應聲回答。鮮紅的嘴唇、白皙中透著紅潤的臉色以及修剪得極為整潔的髮鬚被刻畫得極為細膩;兩隻手因襯托物的不同而呈現出稍有差異的膚色,扶在帶紅色臺布寫字桌邊的右手略顯紅潤,而緊握劍柄的左手則因黑衣的烘托頗顯蒼白。還有他身上帶有白鼬皮裝飾的華麗禮服也被描繪得極富質感。這是一位天資聰穎、氣質高貴的王位繼承人,但他故作嚴肅的神情中也透露出他謹慎多慮、不茍言笑的內向性格。

  丁托列托的《朱提斯和赫羅佛斯》取材于《舊約》中猶太少女朱提斯化粧進入敵營、用計斬下敵軍將領頭顱而拯救以色列國的故事。作為美德戰勝惡德的象徵,這一題材受到文藝復興許多畫家的喜愛。與卡拉瓦喬同類作品那鮮血噴灑、令人恐怖的畫面不同,丁托列托以優雅的人物形象(朱提斯和他的女僕被刻畫成兩個體態嬌弱、衣裝華麗的貴族少女形象)和富麗堂皇的居室環境賦予這個原本血腥的場面以鮮艷奪目的視覺美感。由此可見,威尼斯畫派享樂主義的酵母能將任何精神上的痛苦釀造成肉體上的快樂。

  三、魯本斯與巴洛克繪畫的賞心悅目

  自1519年查理五世(西班牙的卡洛斯一世)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開始,佛蘭德斯地區(今比利時以及荷蘭的部分領土)便處在西班牙的統治之下,這使得該地區與西班牙的文化聯繫變得十分緊密,西班牙王國對佛蘭德斯美術的收藏也因此極為豐富,在普拉多博物館中僅魯本斯的作品就有86件之多。

  本展覽挑選的是佛蘭德斯17世紀繪畫大師魯本斯、凡·代克和約爾丹斯等人的作品,他們恰好是歐洲巴洛克繪畫最傑出的代表,因此,這個展覽也是巴洛克繪畫在我國最集中的一次展示。

  巴洛克繪畫是威尼斯畫派享樂主義精神的繼承和發揚,是歐洲資本主義黃金時期物質極大豐富、生活極度幸福的真實寫照。快樂的激情、富有運動感的構圖、奔放的筆觸和絢爛的色彩是巴洛克繪畫的特徵,這類作品追求的惟一目標就是賞心悅目。

  魯本斯的作品體現了巴洛克繪畫的全部特徵,這位一生享盡榮華富貴、從不知憂愁為何物的繪畫能手喜歡描繪希臘神話和現實生活中的快樂題材,但為了滿足僱主的需要,他也創作一些基督教主題的作品,在這類作品中他以自己豐腴妖冶的妻子海倫娜·福爾曼作為塑造聖母的模特兒,而他在描繪下十字架後基督死去的身體時,其感情與他畫自己妻子的裸體時完全相同。即使是基督受難這樣的題材,他也會賦予畫面以一種豪華艷麗的視覺效果。

  魯本斯這次來展的作品有兩幅,分別是《仙女和森林之神》和《農神吞噬其子》。前一幅場面宏闊、人物眾多,後一幅情節緊張、氣氛熱烈。兩幅作品中均有一些細節沒有畫完,但都具有魯本斯繪畫的典型特徵。

  作為魯本斯的學生,凡·代克幾乎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成就,與魯本斯過分迷戀形式的作風完全不同,凡·代克能在描繪出個性化的外貌與華麗裝束的同時,揭示出人物隱秘而複雜的心靈。展覽中凡·代克的兩幅作品《聖母悼子》和《奧地利主教-王子費南多》無論是在人物形神的精妙塑造上還是在人物內心的深刻揭示上都遠遠高出上述魯本斯的兩幅作品。另外,魯本斯成名後開辦了規模龐大的“繪畫工廠”,招收了人數眾多的助手,現存署名魯本斯的兩三千幅繪畫中有多少作品在多大程度上出自他本人之手難以確定,而英年早逝的凡·代克(他只活了42歲)則是一位嚴謹認真而又有獨立主見的畫家,他的每一幅畫皆為親力親為之作。上述凡·代克的兩幅繪畫堪稱整個展覽中頂級精品。

  四、普桑與法國古典主義繪畫的莊嚴肅穆

  普拉多博物館的法國美術收藏相對較少,但為了展示歐洲文化不可分割的整體性,這個展覽仍然推出了以普桑、拉圖爾和洛蘭為代表的法國古典主義繪畫,力圖向中國觀眾呈現出較為完整的17世紀法國繪畫的面貌。法國繪畫是在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哺育下成長起來的,上述三位法國畫家都有在義大利求學生活的經歷,其中普桑和洛蘭皆終老于羅馬。

  17世紀當義大利和佛蘭德斯藝術家陶醉在巴洛克的極樂天堂的時候,法國畫家卻對源於古希臘的理性主義情有獨鍾,他們用從文藝復興羅馬畫派那裏學到的嚴謹樸素的語言描繪神話宗教人物、自然風光和現實生活,其作品別有一種深邃雋永的魅力。展覽中普桑的《聖西奇利亞》、拉圖爾的《手搖弦琴的盲人樂師》和洛蘭的《聖塞拉匹亞的葬禮場面》均顯示出他們各自繪畫在題材與手法上的特點,其中拉圖爾的“盲人樂師”堪稱技藝精湛、品格超群。

  “從提香到戈雅——普拉多博物館藏藝術珍品展”佳作精品,琳瑯滿目,限于篇幅,本文難以一一評述。在飽覽眾多大師奉獻給我們的豪華盛宴的同時,出於饕餮之心,我也感到越是頂級巨匠其來展作品越不是其一流傑作,倒是那些名氣稍小的大師其作品更能代表其藝術成就。例如,裏韋拉、蘇爾瓦蘭、穆立羅、凡·代克、約爾丹斯、拉圖爾和門格斯的來展作品均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展覽中的所有靜物畫皆出類拔萃、精彩無比。雖然未能請來普拉多博物館的那些鎮館之寶,我們還是應該滿足,對於總是通過印刷品了解西方繪畫的中國廣大觀眾,這個展覽值得我們仔細觀賞,認真揣摩。對參觀過這個展覽的我們,那些放射著人類文明與智慧光芒的藝術傑作將在我們心中留下永恒的記憶。

  主要參考文獻:

  胡安·J. 魯納編:《從提香到戈雅——普拉多博物館藏藝術珍品展圖錄》,馬德里普拉多國立博物館與西班牙國家對外文化推廣署,2007年。

  李軍編:《普拉多博物館》,外文出版社與光復書局,1999年。

  王端廷著:《西方美術史》,中國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3年。

   上一頁   1   2   3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盧曉川攝影作品展
· [專稿] 對畫空間——畫中有話
· [專稿] 撞花——歐洋意象油畫新作展
· [專稿] 中國:建構與解構
· [專稿] 《城市印象》攝影繪畫作品展開幕